基于整本阅读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策略研究
2019-09-10张春燕
张春燕
【摘 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正处于持续不断的改革之中,教材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整本阅读”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影响着名著导读教学的进行。本文我们就基于整本阅读的相关概念,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让学生能够学好语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整本阅读 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07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而“单篇短章为辅,整本阅读为主”是阅读的关键。对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而言,教师务必要基于“整本阅读”的相关理念来对相关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的空间,促使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以更好发展。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所面临的困难
目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如学生的阅读时间缺乏、阅读能力不足、阅读积极性不高等。正是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绝大多数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極为局限的,教师在课内一味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读完名著”和“如何搞好导读”两个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把握,或是节选出一部分内容来让学生进行精读细品,或是以书本背景知识的介绍来让学生对主旨进行深入探究,或是围绕开始来进行“狭义”名著导读。这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全部需要建立在学生自己已经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之上,主要是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阅读思路,加深阅读理解,教学重点围绕的是“读后导”,对于“读前导”和“读中导”并未进行涉及,故名著导读教学没有深入到“传道授业”的层面之上。
二、基于整本阅读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策略研究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践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如何面对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文本,并对“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进行兼顾,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清楚,进行名著导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整本阅读”,要彻底杜绝“不阅读”和“假阅读”的现象出现,要积极改正“泛阅读”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得以更好地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兼顾“读前”、“读中”、“读后”的名著导读策略。
(一)以读前导来促进“整本阅读”
当学生面对一本未曾读过的名著之时,其并不能在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阅读,而教师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的问题。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对学生实施“读前导读”,消除学生对名著的畏惧感,缩短学生与名著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从而学生才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进而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名著的“整本阅读”。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正式开始名著导读教学之前,先可以通过电影、话剧、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了解,再让学生对名著进行“整本阅读”,然后让学生比较“读前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名著”与“实际读到的名著”存在哪些异同。又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可以用“评书式设疑法”来向学生讲解名著,用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待到关键之处便祭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几个大字,让学生在“欲罢不能”的状态下去对后续剧情进行猜测,令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名著来印证或校验自己的猜测,使学生能够得以更为自然地对名著进行“整本阅读”。
(二)以读中导来增强“整本阅读”
“整本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方法,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时必须要教会学生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法可遵”。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名著篇幅长短、内容难易程度、日常教学任务安排来对阅读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把握好整本书的内容,广泛运用精读、跳读、速读、默读等方法来对书籍内容进行深入,积极使用多种资料来对阅读进行有效辅助,并在阅读后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和心得分享,从而“整本阅读”才能得以更为顺利地实现;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极具个性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牢牢抓住“人物”、“情节”、“环境”这三大要素,自细节入手来对名著进行阅读,并迅速完成从细节到整体的迁移,从而“整本阅读”才能得以更为成功地实现。
(三)以读后导来提升“整本阅读”
学生进行完名著的“整本阅读”之后,“整本阅读”的过程并未结束,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施以总结性引导,“整本阅读”的效果才能提升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读后导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修正阅读理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确保学生能把握好书籍的主要内容、挖掘出书籍的艺术特色、领悟到书籍的思想内涵,从而学生才能对名著进行再提炼、再重组、再创作,进而学生才能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本阅读”。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注意事项
语文教学目的构成较为复杂,除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发展语言、增长知识,还要让学生活化思维、健全人格、提升修养,故教师务必要落实好名著导读。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进行“整本阅读”,其必须要注意遵循“以课本为主,但不局限于课本”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教师要以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来展开名著导读,借此来激起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对相应的名著进行“整本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当考虑一些与课本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名著,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借此来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帮助学生更为彻底地落实“整本阅读”。这样,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才会变得更具现实意义,教师才会不被内容有限的课本所约束,而学生也才会将从课本中获取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整本阅读”之中。
总而言之,“阅读”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名著的整本阅读”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知道应该从读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去对具体策略进行研究,努力兼顾好“读前促进”、“读中增强”、“读后提升”这三大方面。此时,学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搞好名著的“整本阅读”,持续不断地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会.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教学将何去何从[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
[2]左文娟.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考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