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效课堂建设”中的总结与反思
2019-09-10郭玉琼曾光彪
郭玉琼 曾光彪
【摘 要】问题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在当学生激情不再高涨、组间学习成绩差距增大时,找准时机,重新组建学习小组,确保组内团结协作,组间不失去竞争力,更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校课堂 小组建设 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76
我校推进新课改已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个阶段,我对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上都有一些感受,现就问题导学和小组学习两方面作一点总结和反思。
问题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通过提问的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导学式更是通过创新问题情境,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当学生脑海里有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做目的性明确,注意力容易集中。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主动接受知识,学习与思考同时进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问题导学模式是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這个过程中,由于问题的刺激作用,学生在接收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会立马尝试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在自己不得其解后会带着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边讨论边思考。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高度思维水平。随着问题解决过程的逐步展开,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使问题解决方法在延伸拓展应用中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形成。
“问题导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因此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必须的、是基本的学习单元。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小组建设好,我认为它是决定高效课堂实施成败关键的一个环节。推进课堂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2017年秋,我校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向高效课堂推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我深刻理解和体会到课堂改革的必要性。率先在我所担任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班推行课堂改革。通过1年多的课堂改革实践,小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们团队的小组经过了两次重建。
第一次分组,仅根据“学生的成绩、男女比例”,将学生分成9组,组长由我自主任命。随着小组的产生,小组的考核机制随之产生,作为对各小组成员的日常学习和行为规范的标准考核的依据。组内成员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互帮互助。每组成员都充满着激情,整个班上,可以用斗志昂扬来形容,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所以在第一次月考中,后进生的进步很大,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到了第3个月时,同学们的激情减弱。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重新分组。
第二次分组,决定实施“双向选择分组”。组长由学生自愿报名产生(共9名)。全班共58名同学,分成9个层级。组员选择和自己不在同一层级的组长填小组组合报志愿,组长再选组员。经过再一次重新建组,各小组再一次恢复斗志、激情昂扬。新建的小组经历了期末考试,直到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又感觉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所减退。
我们在这两次分组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分组前后呈现的问题具有共性:(1)组间的问题:学生的动态发展,使得各组成员学习成绩发展不平衡。随着组间差距日益增大,组间竞争力逐渐削弱,部分小组失去斗志。(2)组内问题:在小组互助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导致组内不够团结,组内互助逐渐减少。
所以,我们必须在当学生激情不再高涨、组间学习成绩差距增大时,找准时机,重新组建学习小组,确保组内团结协作,组间不失去竞争力,更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把小组建设成为团结、协作,有凝聚力,有斗志的小集体。能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