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机械类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双创精神”教学浅谈

2019-09-10文渊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素养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中国,在“双创”背景下,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业创新”融入日常教学,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核心素养;双创精神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突出,在机械专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根据自己所学所看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理念转变

中职学校学生的核心素质,是指中职学校学生适应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具备的必要素质和关键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中职学校学生的核心素质,关系到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中学专科学校发展方向的关键。培养和发展中职生核心素质,是落实德育基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中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同时迫切需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索学生的政治角色、社会责任、人格品质和素质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可能,重视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生活的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理念,学生的进步不仅在于年级,而且不能局限于课堂思维,不能局限于每个学生的亮点,使每个学生更加聪明,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教育时代的新使命。

二、学生需求的转变

中职学校现象已经成为中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厌学表现形式多,学会应付负面情况,不求进步;上课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身体在教室外面,课堂演讲,玩手机,课堂上不感兴趣听老师讲课,课后热衷于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对阅读和学习不感兴趣,到处闲逛,无所事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学基础文化课,不懂,专业课不愿意学,实际操作不认真学习,不想做,站在一边,站在车间混时间。这些现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并且现在的中职教育未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堂获取知识外,也可以在课外或通过网络获取,在电脑或手机上轻轻一点,想要的知识内容马上就会出现,有些知识老师还没教学生就已经学会了,如果完全按照书本和教学计划进行,学生大多都会出现厌学现象,如果不给予他们爱的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很难开展,因为他们还没有为受教育做好准备。

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中学职业教育必须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兼顾爱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技能、学会生存、学会就业、学会创业,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中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发生了很大转变,应付自己很难,对治别人的问题就更不容易。师父的境界是能正确的帮助别人,而那是最艰难的艺术,生活中是学生的长辈、榜样也可以是朋友,在学习上是答疑解惑的好老师,在技术上是能手是标杆,这样的教师学生肯定会追随、尊敬甚至崇拜,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四、教学手段的改变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打游戏是因为玩游戏没有压力,而父母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学习,把成绩搞好。孩子们每天都沉浸在学习的压力中,没有时间放松。玩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自己。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他人合作。游戏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论你做得好不好,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批评或嘲笑。在激烈的比赛中,激情在身心得到适当的放松,忘记了吗?研究生活的烦恼,获得片刻的安宁。每一个在有压力的时候都想放松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应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引入网络课堂、微型课堂、大型网络公开课和模拟软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现教学各环节的数字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从而使学生学起来又像游戏一样的交互性,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在课外也能很好的学习。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的真实产品引入课堂,将产品生存过程分解为具体项目,让学生像游戏升级一样完成,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立體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从生活背景开展学前教育,渗透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注重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将新知识引入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探究活动中组织互学互鉴,渗透核心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教学的难点。学生通过看、摸、比、放、想、做、说等多种操作活动,培养了核心素养和创业精神。

再次,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应该将过程考核与毕业就业紧密联系,中职其实也可尝试着像大学一样采用学分制,不完成课程项目坚决不发毕业证和等级证、推迟安排就业等,这些有力措施会促使学习更加认真学习,使混毕业证等现象大大减少,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周长生.为不教而教[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注:本文系湖南省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教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ZJZB2016162)。作者简介:文渊(1976-),湖南省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素养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