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初探

2019-09-10张巍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对心理资本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当代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评价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初步构建了当代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模式。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构建新的模式。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普遍开展,普及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理念和知识,解决了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推动了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但若想将此项工作进一步更有成效的推进,并真正意义上提升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还需在课程教学上进一步改进,因为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教师观念仍有误区

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一些心理课授课教师在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一些教育者将心理教育视为问题教育,注重心理问题的知识普及和问题解决,而不强调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对提升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更加普遍和现实的需求,导致教师花费了很大力气,但学生觉得不太受用。

(二)教学内容有所偏离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为目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大多存在较多的理论内容,过于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教材内容中编写的案例也常常过于反面化,突出心理问题,忽视自身心理资源和使用,忽略从积极视角去引导学生看待和重构那些暂时的“心理问题”,这对于易受影响的学生而言并不是很好的内容选择,与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初衷也相处甚远。

(三)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合班授课,人数较多,教室桌椅不能活动,教师则多以心理知识的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分享讨论等形式,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少能关注到学生当下的情绪体验以及内在的真实需求,不利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心理资本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转变

随着Luthans提出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以来,相应的研究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是可以开发的,并且可以增强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心理资本理论的指导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当仅仅是传授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或是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其重点应在于有效地测量、开发与培养其自我效能、乐观、韧性以及希望等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

(一)更倡导积极建构的教育视角

教育理念是高校开展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教学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提倡人本理念,以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教育宗旨和目标。新时期下,心理健康教育要紧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摒弃之前以问题为中心的,侧重诊断和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高职生的发展特点和内心需求为核心,以学生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和积极的品质为出发点,用积极建构的视角来解读学生困惑以及行为,通过积极而正面的引导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更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而在社会改革与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而心理资本理论提倡个体运用内在力量,克服以及预防心理冲突和矛盾。内在力量,也就是个体所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潜能,因此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资本的开发,从内而外地帮助学生解决其现在身处或者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对个体而言还是社会来说,这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更重视个体独特的心理优势

心理资本视角下看待学生,认为每位学生都具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倾向,因此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及时了解高职生的发展状态、心理需求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站在新的起点上创设自己新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和指导学生分析和整合自身发展过程中宝贵的内在资源和心理能量,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提升学生们的主动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的帮助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实现自我。

(四)更提倡开展互动多元的课堂

相比之前传统的讲授式的教育方式,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应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让学生增加体验,从体验中自我总结和成长。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状态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单纯的讲解收效甚微,针对心理状态改变的特点,学校的心理课程除了知识的讲授以外,可以运动更灵活多样的技术,比如绘画技术、沙盘技术、团体辅导技术、心理剧技术、意象对话技术等各种丰富的心理技术,从活动中增强体验,发展更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和教师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機会将上课时的学习和体会不断增强和内化,更有利于学生持续提升心理健康。

三、心理资本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一)课程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能够乐观面对挫折并积极改善当前环境的积极心态,因此,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应该是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原则,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主动干预,注重学生内在的自我发展,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挖掘潜能,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培养自信、乐观、有韧性和希望感的积极心理品质。利用心理资本可测量、可开发的特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心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设计

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以心理资本为核心,可围绕“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方面展开,依然运用传统心理课的主题式章节设置,但需摒弃传统心理课不同主题中对消极心理状态的强调,而是要充分挖掘在不同主题下学生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力量,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取向。

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可与传统的“认识自我”的章节相对应,更加注重對自我的积极认识,鼓励学生学习在已有经历中提取成功经验,在“乐观”方面可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的章节对应,鼓励学生对挫败事件合理归因,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在“韧性”方面,可对应“压力应对”引导学生挖掘自身资源,提升面对挫折和逆境的韧性,在“希望”方面可与“生涯规划”、“生命教育”章节对应,强调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认同;建议增设一个最后的“整合”章节,将积极心理资本融合在学生的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中,也促进其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心理资本,提升积极心理状态。

当然,也可尝试完全打破传统的原有的心理课主题式章节设置,以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为模块,将原有的各个主体融入到四个维度中来,这样的方式目前还没有,可以进行大胆创新实践。

(三)教学手段

Luthans等人曾提出PCI模式用于开发心理资本,即通过体验成就、榜样示范可以提升自我效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通往目标的途径来提升希望;通过调整自我信念、合理归因来提升乐观;通过调节负性情绪、坚定信念来提升韧性。陈跃男(2017)从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功能和主要方式出发,明确提出可以以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为目标,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引入“心理辅导技术”构建“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例如采用团体辅导的“活动”+“体验”+“分享”的方式以不同的模块或者不同的主题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自我思考”等方式,加入个体心理辅导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反思到自我内在成长;当然也可采用绘画技术、沙盘游戏、心理剧、音乐疗法等更具有参与性和疗愈性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只是要确保不要流于形式,要确保这些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除了课上的互动式教学,也可考虑增加第二课堂,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心理社团活动,提供课上和课下的

(四)课程评价

课程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是由课程的目标所决定的,因此改革后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评价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指导思想上,要更加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针对不同学生的潜能和优势的差异而激励其心理资本总体或者某个单独维度的发展,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个体的成长。在评价的主体上,要更加多元化,可适当增加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的部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课程评价在操作层面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比如建立个人心理成长“档案袋”,在课程的不同阶段由学生撰写阶段性的《个人成长报告》并分别在课程的开始、期中、期末进行相应的《心理资本量表》测试,使教师能考到学生的内在差异和成长变化,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变化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再单纯注重知识的学习,而是真正在意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希望等积极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也更有利于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首先具有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并具有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自我实现的美好希望和行为韧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做到人学生为本,尊重和支持每位高职生的心理差异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助人自助。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学、心理资本理论、相关团体辅导活动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其个人的心理资本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准,同时还要在课程的实践和操作上通过开展教研会议、课堂观摩、教学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心理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晓凤.心理资本视角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2]王志贤,张纪霞,钱铮.心理资本视角下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4(2):27-29

[3]褚淑格.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92-93.

作者简介:张巍(198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心理健康教育
在职支教经历教师之专家引领、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