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实践探讨

2019-09-10张璇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控制要点建筑施工

张璇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至今,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中也越来越普遍,这项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建筑在使用过程的不均匀沉降,保证了施工质量及建筑的使用安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通常造成后浇带的一些病害。因此,对后浇带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对后浇带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对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控制要点

一、导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比较常见,通过解决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问题,可缓解温差收缩的不良影响,减少裂缝发生率,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及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容易出现变形的缝隙进行提前预留,这项技术与建筑工程结构的沉降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后浇带进行保存,进而通过混凝土填充技术将其封闭处理,解决伸缩缝的问题,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后浇带施工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这个技术一般用来解决结构沉降的问题,大多用于高层主楼或底层裙楼中;收缩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用于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的情况中;温度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用于由于温度变化出现工程结构下降的问题中。

三、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一)后浇带的设置

1.选择合理的后浇带宽度以及间距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应选择适宜的后浇带宽度以及间距,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通常情况下,在设置后浇带间距时,应以超过30m、40m为最优,另外,在后浇带宽度设置方面,应控制在705-1005m之间。除此以外,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将基础裙房与主楼进行分离,使其处于不同区域,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2.选择后浇带最佳位置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位置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建筑工程后浇带有多种形式,应综合考虑不同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后浇带形式。在后浇带施工位置选择方面,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分析,然后选择适宜的后浇带形式,在建筑工程说明文件中,如果对于后浇带设置位置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则应根据工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后浇带浇筑控制。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很多建筑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在后浇带位置选择方面,应选择建筑工程中受力最小的部位,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二)后浇带断面处理

在选择好后浇带断面位置之后,要对断面进行处理,尽量将断面处理的和建筑工程结构相协调一致,比如可以设置成平直形、V形、梯形和企口缝等形式,保证两个断面在施工是时能够吻合接触。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断面一般处理成平直形。假如建筑工程墙体结构的厚度超过60cm,就可以将断面处理成企口缝。假如建筑工程墙体结构的厚度在30cm-60cm之间,就可以将断面处理成梯形。因此,具体处理形式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结构和质量。

(三)预设后浇带模扳和混凝土浇筑

在立面后浇带浇筑之前,需要先进行预设模板工程施工。预设模板施工时,应当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作为纲领性文件,严格依照设计图纸上的规定预设现场模板。模板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应该对于预设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检查,防止胀模、漏浆等情况发生。

平面后浇带的模板应与两侧的模板同时支设,由于平面后浇带的封浇时间至少2个月。为了不影响到结构楼板的正常拆模,应将后浇带以及其两侧约lm的位置作为独立拆装支撑为了保证平面后浇带质量安全问题,浇筑后浇带砼时应对后浇带模板进行检查,保障后浇带模板间不存在缝隙和松动不稳的情况,确保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混凝土的浇筑前应充分考虑现场的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浇筑方案,并且在现场浇筑时以其为指导性文件,这样才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钢丝网的强度有限,在振捣时不可过分强烈,造成钢筋网破裂、损坏等,同时也要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凝结后的质量。因后浇带的收缩补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与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间隔均较长。一般的在2-3个月以上,个别需要6个或更长时间。为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在结构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清理模板内的浮浆杂物的同时,可用掺5% 107胶的1:1水泥稀浆用刷子在裸露的钢筋表面上满涂一道以防止钢筋在这段时间内锈蚀。

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之后,要注意对后浇带混凝土的后期处理和养护。在后浇带混凝土凝固将挡板拆除之后,要对后浇带混凝土表面地砸毛进行处理,可以使用斩斧、钢杆等工具,将表面地砸毛沿形成线进行处理,并对其中的一些沙子和颗粒物进行处理。后浇带混凝土刚刚凝固之后,混凝土的强度还不是很强,因此比较容易对表面砸毛进行处理,一般砸深值为2cm-3cm。另外,待混凝土凝固很久之后,要注意对后浇带施工部位进行养护,后浇带施工并不是和其他施工同时进行,所以要想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完整性以及施工结构的整体性,就必须充分意识到后浇带施工部位养护的重要性,在后浇带施工技术使用之后,要及时将连接位置处理干净,防止在后浇带施工的位置出现积尘或积水问题。一般对后浇带施工部位进行养护是在两侧砌设砖墙即你选哪个挡水防护,要持续养护两周以上,同时在养护期间可以使用湿麻袋覆盖在上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提前做好規划设计工作,同时还必须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模板预设、混凝土浇筑、后期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工艺,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工艺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 (12):184+188

[2]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1+173

[3]欧宗瑞.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5 (09):117-118

[4]宋加兴,张金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 (03):221

猜你喜欢

控制要点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析
论述桥梁施工监理中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