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业人员对“区块链+审计”模式的态度研究

2019-09-10李肖钰刘星妤胡睿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区块链审计

李肖钰 刘星妤 胡睿

摘要:“区块链+审计”这一新模式对于财会、审计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攻克技术上的难关以外,改善从业人员的认知程度与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处于不同工作单位、不同城市的财会审计从业人员进行采访,根据访谈记录将其对区块链的认知与态度分类研究。结论是目前大部分从业者尚不认可区块链在审计上的大范围应用。一线城市、大型事务所从业者对其了解程度高,部分人认可区块链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审计质量等优点,但也有人从目前技术的局限和审计本身的工作性质出发,对其应用困境提出质疑。而二三线城市、中小型事务所与企业的从业人员了解程度不容乐观,对区块链技术存在警惕、抵触等心理。因此,推广区块链知识、减少从业者抵触情绪,并引导其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向高知识水平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型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区块链;审计;财会审计从业者;认知程度与态度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比特币的大热,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其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信息不可篡改等诸多特点与审计所要求的真实性、高效率等有着良好的契合度。“区块链+审计”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新模式除了要在技术上攻克难关,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中,财会、审计从业人员对区块链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应用前景是否具有科学的认知与态度十分值得思考。本文根据数名财会、审计人员的访谈记录提炼出影响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并以此分析目前从业者对区块链在外审上应用的态度。

二、影响财会、审计从业人员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见表1)

通过初步分析不同因素对了解程度的直接影响,最终得到不同因素对态度形成的间接影响。经过总结提炼,统计数据反映出来了以下几点财会、审计人员关于区块链在外审上应用态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就职单位所在地、单位规模、学习环境和专业背景。

首先从单位所在地角度分析,表格内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从业者中对区块链非常了解和有一定了解的受访者比例(40%和60%)要高于在二三线城市中的比例(0%和44 4%),这说明整体上来说一线城市有更多对该技术了解的从业人员。其态度倾向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中持不看好态度的受访者更多,主要集中在表示不太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受访者中。

其次是单位规模,在大型事务所中对技术非常了解的受访者比重(50%)要高于中小型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0%和16.7%)的比重。从其对应的态度来看,持不看好态度的人数要略微大于积极态度。

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看,其可作为单位所在地和单位规模因素下的细分因素。根据深度访谈内容,在大部分中小型事务所仍停留在通过公众号文章了解区块链知识的阶段,一线城市和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已经可以为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区块链实验室、相关技术软件和定期员工培训。拥有多样化区块链技术了解途径的大型事务所在职员工在知识层面就已经和只了解比特币、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从业者拉开了差距,了解程度的加深促使他们对该技术有着更全面的理解,以至于能从区块链技术与审计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并做出态度判断。

最后是受访者的专业背景影响,其同样可以作为城市级别和单位规模下的细分因素。一方面,就职单位在初次选择人才时候的标准不同,出于客观业务需要,一线城市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人才的学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整体数据情况看,目前开始接触区块链的大多是高端从业人员,其本身就职的环境就能够为他们在该领域的成长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相对其他受访者而言,他们对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上应用的了解程度更高。由于不同从业者所接触到的信息角度不同,这种专业背景带来的影响并没有直接带来明确的态度倾向,即两种态度都存在。

总的来说,以上所有影响因素都可归纳为工作环境带来的影响。站在外部客观的角度,财会审人员所处工作环境下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有可能对其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态度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站在内部主观的角度,我们无法完全排除每位受访者的主观心理对这件事情结论的影响,大环境背景下的区块链趋势或许会给受访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或正向,或消极。所以,尽管客观工作环境相似,但由于主观心理不同,了解到的区块链知识角度不同,最终得出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三、财会审计从业人员对区块链在外审上应用的态度

29%的受访者对区块链应用前景持积极态度。首先,传统手工审计过程繁琐精细,业务量大,持积极态度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在审计方面的应用可以极大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化繁为简从而避免众多人为错误。这是因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做到保质高效。此外,受访者认为区块链带来的工作性质的改变也可以引发审计人才的转型,从原有专注于应付繁杂的重复工作,到将精力运用在分析与创造上。同时,基于区块链上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可信度会极大的提高,如区块链技术中构建的审计智能合约可以进行实时审计,有助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然而,更多的受访者表示并不看好区块链在审计方面的全面应用。首先几名高知识水平的受访者認为,区块链仅是一种审计作业模式的创新,能提供给审计人员的仅是部分更加可靠的数据来源,数据的分析依然需要专业的主观判断。体力劳动上进行资产、存货等项目账实相对的实地盘点仍是不可避免的;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识别舞弊风险、进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判断等仍必须由工作人员进行。其次,从数据可靠性角度来看,受访者认为在未来即使运用分布式账本仍无法完全从根本上消除舞弊。同时,从审计本身工作性质方面来看,会计与审计本身并非完全中立,只要符合会计准则,完全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这些复杂审计很难被机器所替代。区块链对计算机系统相关配置的要求极高,目前区块链技术的耗电量高,浪费能源,安全性也仍无法保证。这些问题不解决,区块链必然无法被大范围推行。

部分中小型事务所、企业的受访者对于新技术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一方面,他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性价比不高的选择,对于那些难以负担正版审计软件的小型事务所来说,靠自已的力量引入区块链审计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事务所基层审计者工作模式僵化固定,不愿轻易做出改变。最后,受访者担心区块链推行后可能会带来失业问题,由于区块链能够取代大量单纯进行会计核算与账务审计基础工作,将会导致大量从业人员失业。

四、结语

总体来看,目前部分从业人员尚不认可区块链在外审上的大范围应用。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中小型事务所与企业的从业人员了解程度低,部分对区块链技术有警惕、抵触等心理,这势必会给区块链的推行带来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过于神化或过分排斥这一技术的应用都不是最科学的态度。笔者认为,虽然受限于其应用困境,区块链短时间内并不能给审计工作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但如若未来想要继续推行“区块链+审计”新模式,除了要能够在技术上解决速度、安全性、能耗等关键问题,关注从业者心理,宣传推广区块链知识、减少其抵触情绪,并引导从业人员改变其固定的工作模式,向高知识水平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型也是未来其成功落地至关重要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刘杰,汪川琳,韩洪灵,陈汉文.“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理想与现实[J].财会月刊,2019(08):3-10.

[2]柯洁婷,欧阳文杰.浅析区块链技术对于审计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199-200

[3]邓悦.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潜力[J].财政科学,2018(07):64-70

[4]卓拉浅.谈审计实务中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9):89-90.

[5]杨帆.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知识经济,2018(20):49-50

作者简介:李肖钰(1999-),女,汉,山西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专业。

猜你喜欢

区块链审计
保险企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方向选择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