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运动技能的研究与探索

2019-09-10国翠翠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

国翠翠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偏向于运动技术而非运动技能,对于球类等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在兼顾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开放式运动技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探寻适合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为以后的体育教学及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技能;开放式运动技能;技能学习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s more inclined to sports technology rather than sports skills.For the learning of open sports skills such as ball games,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changes of situational factors while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echnology.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s,this paper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tor skill formation process and open motor skill,and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thods suitable for open motor skill learning,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motor skills;Open motor skill;Skill learning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鲍尔顿最早提出了将运动技能分类为开放式运动技能与闭锁式运动技能。开放式运动技能是指在复杂、不可预测的情景下执行某些动作的能力。它的主要表现是:运动员在做出技术动作之前要事先判断周围情景的变化,再决策下一步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动作。如篮球运球过程中,必须判断对手的位置、速度、方向、过人空间大小,来决定采用何种技术绕过防守队员。在这一过程中对手的各种信息都是情景变化,正是这些情境的变化使得开放式运动技能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现有的研究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结合情景变化的开放式运动技能研究的深入尤为重要。

一、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

随着开放式运动技能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寻找适合开放式运动技能的研究方向。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发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Fitts等人的研究,将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划分为认知和定向、动作各部分建立的固定联系以及自动化阶段,即动作技能学习的起始阶段、巩固提高与完善阶段到高级阶段三部分。哈罗和辛普森按技能形成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知觉、准备状态、指导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行为、适应、原创7个层面或水平[1]。认知成分也是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哈罗和辛普森的研究中并没有提及。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描述也有多种陈述,如Sabin的七阶段说,C.Pone的三阶段说等[1]。认知成分在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运动技能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研究的不同,对于需要战术配合的、相对复杂的运动技术,需要的认知功能和认知发展的成分就会多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但即使是较有影响的认知理论,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该综合的分析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二、开放式运动技能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的运用

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最早是由柴娇等人提出的,将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过程划分为本体感知、环境外显、本体决策、本体应答四个阶段。以篮球传球为例,第一阶段本体感知就是让学生在传球之前感知到周围情景的变化,观察传球者的传球意图,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预判能力,这种预判能力来源于平时对各种情景的反复练习;第二个阶段环境外显是让学生对所处环境进行加工处理,抓住情景变化的规律,对于篮球运动员能及时躲避防守关注同伴位置打好配合;第三个阶段本体决策让学生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及时分析处理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第四个阶段本次应答也是决策的外显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熟练的技术,还要有根据情景变化及时调整技术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点。此外,在教学研究中,蒋士亚等人将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运用到了足球的教学过程中[2],并论证了在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只重视技术熟练程度的普通教学。这种结合情境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临场应对能力,开始从认知层面去研究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实证研究提供优良的理论支撑。

(二)开放式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的探索

开放式运动技能主要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努力的为学生创设情景因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日本的体育教学组织就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要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整体情景,然后再回到基本技术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称为领会式教学法。它将技术与比赛相互融合,更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运动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团队协作意识和認知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更适用于无技术基础或者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高水平的运动队并不适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根据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完善的设计,才能有效的防止技术变形或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来讲,如何在兼顾技术的同时又能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预判和决断能力,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技术、游戏、比赛在课堂中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练技术的同时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情景,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足球传球的教学中,加入传球比快游戏,三对三小比赛,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用四人隔网对垫取代双人对垫,这些便于控制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比正规的比赛更容易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的去创设一些可控制的情景,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来缩短反应时间,如篮球运球过人练习中,通过增加防守队员人数或调整防守队员水平来进行练习,这样的情景反复练习,在比赛中就能增强临场应对能力。

(三)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研究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手段不断完善,方法逐渐创新,越来越重视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这对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以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进行教学,以技术的熟练程度进行教学评价。这种教学和评价方法由于忽略了环境与技能的交互影响,使评价更偏向于运动技术而非运动技能。现有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探索更适合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蒋士亚等人在对足球运球过人技能的评价中,提出可以通过控制防守队员的水平来制定评价标准。例如在相同防守人数下,过人的时间长短来评价;或者通过相同防守人数,过人方法的多少来评价。这样的评价也只是为我们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一个思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而后任海雷在其硕士论文研究中根据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选取了45个网球正手击球的评价指标,并给每个指标制定了评价标准。罗闯在对中学篮球传球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选取了16个指标对中学生篮球传球效果进行评价,最终证明了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掌握运动技术,更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内隐性学习。这种以具体指标的形式对运动技能进行评价,更符合开放式运动技能特点,但研究指标众多,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容易操作和执行,且不能反应整项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而后刘振廷在其硕士论文中,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制定了篮球技能学习认知评价指标,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兩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更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缺乏实践研究。开放式运动技能评价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也应遵循体育教学评价的要求,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不仅要兼顾项目特点还要兼顾技术。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理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

三、小结

目前,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零散,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没有形成体系来指导体育教学。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运用也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教学方法手段依然老旧化。虽然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了体育教学测量和评价的重要性,但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研究的创新,例如将开放式运动技能与田麦久老师的项群理论相结合,从宏观方面制定测量评价标准,重视实验研究和教学案例分析,这样才能让开放式运动技能真正的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蒋士亚,张浩.开放式运动技能原理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13+5.

[3]罗闯.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在中学篮球传球教学中运用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贾齐,龚朝晖,杜晓红.对我国体育课程运动技能评价规则的破与立——以运动技能达成度的理解为中心[J].体育与科学,2015(1):23-27.

[5]柴娇,杨卓,任海雷.网球正手击球运动技能评价指标、标准及其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2):222-227,236.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质量
精心设计情景 引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田径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运用探讨
小学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游戏化案例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现状调查
善用评价策略,发展运动技能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