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运用探讨

2016-10-24欧健华

考试周刊 2016年81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田径教学

欧健华

摘 要: 技能迁移是田径运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田径项目学习受到共同技术原理的指导,不同项目之间的动作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不同田径技术在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有内在联系,因此,产生技能迁移这种现象。田径教学中理论教学应该安排在技术教学之前,然后选择专门的练习外加辅助练习方式,有利于迁移教学有效实施。本文就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田径教学 运动技能 迁移规律

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部分,大概包括四种类别,分别是走、跑、跳、投四种,奥运比赛中的项目主要包括47项,很多项目中都涉及技能迁移问题,对技能迁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对田径教学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为此,需要在教学和实践训练中深入分析运动迁移现象,从中寻找运动迁移规律,帮助教师很好地把握运动迁移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田径教学中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分析

在田径教学中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受到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其次受到运行技能难易程度的影响。

(一)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因素

有效迁移的产生需要充分学习作为理论基础,这种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相符合。例如一个刚学习设计的人设计新作品时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设计一个新作品时,遇到的困难远远小于前者。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果深入理解之前学习的知识,并且对所学知识有效吸收,在运动技能迁移方面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此外,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对技能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积累的经验越多,归纳总结水平越高,对知识的迁移可能性就越大,迁移效果自然越好。例如,田径运动项目中,就物体的抛射原理来看,不仅将其运用于铅球及标枪的投掷当中,在跳远、跳高等一些跳跃性项目中同样具有实用性。如果学生能掌握抛射原理,对跳跃及投掷等项目技能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运动项目难易程度的影响

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些由复杂到简单的项目更容易发生迁移,但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发生迁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复杂的项目中包括一些简单项目因素,但是简单的项目中并没有包括复杂项目的因素,因此,相比简单的项目,复杂项目更容易发生迁移。田径项目中,运动技能的迁移究竟是从简单的运动技能过渡到复杂的运行技能,还是从复杂的运动技能过渡到简单的运动技能?虽然运动技能的迁移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通过教学训练的大量实践总结能够得到,从简单的运动技能到困难的运动技能过渡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技能迁移。

二、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一)田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在田径教学项目安排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对整个项目运动技能的迁移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每一项技术之间的难易程度,不同技术之间的迁移方式及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身体素质安排教学,实现教学项目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注重顺序上的干扰,注重技能的整体功能作用发挥。对于跳高和跳远教学顺序需要合理安排。对于不同技能的运用,教师选择两个项目该将哪个放在前者时,需要考虑前一个项目对后一个运动的作用,如选择俯卧式运动还是背越式运动之前,需要考虑到两个项目的优势和弊端,由于背越式项目有利于学生低重心跑动和直腿摆动,对于跳跃式起跑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此,可以选择将背越式项目放在跳跃式训练之前。基础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提纲的要求安排技能迁移的顺序,减少训练中由于顺序干扰造成的技能技术不连贯现象,可以促进学生在田径运动项目中整体发展。例如教学跳远之前,可以将挺身式教学、走步式教学及蹲踞式教学放在一起训练,方便学生形成助跑和起跳等多方面技能。

(二)根据运动项目选择正确的技能练习方式

在田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动作,常常采用一些专门练习及辅助性练习巩固技能。运动技能练习中需要考虑动作之间的迁移问题,如果不考虑这方面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跳远练习中,可以采用跳箱盖或跳弹簧板的方式练习起跳,采用这种方式能提高腾空高度,帮助学生体会空中动作。但是采用这种练习方式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在于跳箱盖和平地起跳在肌肉用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如果学生在跳箱盖的过程中形成了习惯性动作,对他们正常助跑起跳会起到很大影响。所以,这一辅助性练习方式不宜练习太久。又如跨栏跑教学中常常会采用垫步切栏的练习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体会攻栏和起跨方式,并且对跨栏过程中两腿剪绞技术的掌握有很大帮助,但是垫步切栏的练习方式在跨栏之前有一个垫步的动作,这个动作对学生在快速奔跑中完成跨攻栏的动作有一定的干扰。此外,一些专门练习的项目之间存在技术迁移问题,例如,在跳高、撑竿跳及标枪等运动项目教学中会用到分解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整体教学难度,简化运动项目动作,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但是采用分解教学的时间较长,学生往往会忘记整个项目的完整动作,对项目技术运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一些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在体育练习中比较盲目,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对于任何运动项目的练习,学生都会盲目地尝试辅助性练习方式,并不知道自己尝试的具体依据,也不知道自己尝试想要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这一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通常缺乏计划性和灵活性,对于运动项目的练习不善于分析动作方向和结构要领,运动中显得很机械。虽然运动项目练习中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根据这种现象,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在练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此外,可以采用正确的练习方式和错误的练习方式让学生进行鉴别,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田径练习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从而实现运动技能的有效迁移。

田径运动项目很多动作组成有共同特征,不同田径技术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两者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从技能迁移方面来看,田径教学中,只有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合理安排具体项目的练习顺序,才可以避免不同项目之间的干扰,利用练习一种项目的机会提高其他项目的运动能力,对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有很大帮助。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根据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有效把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祥钰.技能迁移规律在高校田径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3(29):180.

[2]何永飞.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当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3(36):149.

[3]高健雄.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3(4):175.

[4]彭宏亮.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1(11):351.

[5]邓倩.从跳高跳远项目看运动技能的迁移现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172.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田径教学
精心设计情景 引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田径教学探讨
在小学阳光体育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
初中田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