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2019-09-10李静赵凡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修复技术土壤污染选择

李静 赵凡

摘要:所谓污染土壤修复就是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技术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转移、降解、转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或者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文章将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的三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然后论述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最后针对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为将来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选择;策略

一、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等无机物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所占比重高达82.8%,所以以下将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介绍了三种修复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物理技术将污染物从土壤介质中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玻璃化修复技术、冰冻修复技术、物理分析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真空/蒸气抽提修复技术以及热力学修复技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热力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实施周期时间短,各种污染物都可以进行处理,但是缺点是处理工程非常大,随之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处理成本也就非常高。(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化学手段来破坏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例如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目的。化学修复技术一般包括化学氧化技术、化学淋洗技術、化学改良技术、还原脱氯技术以及电动修复技术。与物理修复技术相比,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比较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化学改良技术中的固化———稳定化技术,这种技术被美国环保署称为处理有毒有害废物的最佳技术。(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运用有机物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共代谢,从而来降解有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两种。

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选择

众所周知的是,土壤修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土质处理技术,有时候土壤修复项目必须采取多种修复技术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必须结合具体土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土壤修复技术,不能太过于教条,导致土壤修复项目不能成功修复。对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类:(1)因地制宜原则。在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施污染土壤修复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现场项目的土质状况以及污染土壤的来源,针对具体的项目制定具体的土壤修复方案,在制定污染土壤修复项目方案时,要密切结合污染因素成因和污染物组成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修复方案,要符合因地制宜的修复原则。(2)可行性原则。根据不同的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必须选择可以满足条件的土壤修复技术。在制定污染土壤修复项目方案时,必须考虑项目的经济效应和技术可行性。有的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则不能选择费用较高的修复技术手段,在实际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还要结合土壤的治理工艺和经济承担能力,修复费用不能超过预算。此外,技术可行性是土壤修复项目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必须结合污染土壤的成本和预判治理效果,制定符合实际需要土壤修复方案。(3)保护耕地原则。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实施土壤修复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对耕地进行保护,避免修复处理后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土壤内肥料全部流失,造成土壤丧失生产供应能力。

三、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相关策略分析

(一)土壤污染修复中废水治理策略分析

在当前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对于修复药剂的使用要有科学合理的选择依据。在进行土壤修复时,固化稳定剂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重金属的特性,选择能够降低重金属迁移性质和降低毒性的药剂。当前控制水污染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在同等修复水平下,对固化剂的选择应选择能够持久的固化剂;(2)固化药剂的选择和使用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不能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3)在土壤重金属离子处理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尤其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雨季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时,要做好地表防渗措施,将取样的土壤、筛分过程的半成品以及加入试剂后的混合成分等工作区域要做好防渗措施。在土壤修复周边做好排水措施,将污水排泄到专门的管道,对于地表水引入专门的雨水排出管,将雨水排到市政管网。在药剂的使用中,避免试剂残渣和雨水混合,造成市政官网的污染。

(二)土壤污染修复中废气治理策略分析

根据实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的调查分析,可以将大气污染的技术防治手段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作业区,要加强挖掘过程中的管理,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将渣土车和车内的渣土及时进行覆盖。在装卸后要在专业的洗车区域将作业车进行清洗,此外,还要及时对洒落的污染土壤进行清扫,防止散发到大气中;(2)在挖掘挥发性较强的污染性土壤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挖掘方式和方法。尽量选用合适的装载机械,采用小方量的挖掘手段,尽量控制挖掘层次和挖掘深度,减少重金属污染土壤暴露在空气中的试剂;(3)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作业区,要设置一定数量的VOC检测器以及车辆尾气检测设备,在重金属土壤处理过程中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周边车辆尾气进行监测。发现VOC超标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后续重金属土壤处理过程中及时处理。车辆尾气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监测超标浓度,当检测浓度超标时,要及时上报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该过程中修复技术适应条件及选择原则做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并认为污染土壤的清理、挖掘过程可能会导致重金属土壤的二次污染,这对我们当前污染土壤处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污染土壤的处理过程,选择最合理最科学的修复方案。在处理污染土壤时,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药剂,并做好污染后的防治工作,修复现场规范施工,加强监管,避免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王连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7(05).

[2]黄文胜.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低碳世界,2017(15).

猜你喜欢

修复技术土壤污染选择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治理措施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