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2019-09-10司洪宽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战略转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司洪宽

摘 要:国有石油科技企业重组后,原有的经营运作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员工队伍等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发展战略需重新定位。本文以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组为例,围绕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分析了实施背景,阐述了主要做法,介绍了实施效果。

关键词: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院)是一所集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企业,主要从事海洋工程、海工结构物建造安装、海洋钻采、防腐、保温、焊接、特种材料等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拥有集团公司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涂层材料与保温结构研究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国内各主要石油、石化企业。

1 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实施背景

1.1 适应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

2007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施内部重组,工程院与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重组,重组后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工程院原有的经营运作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员工队伍等,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发展战略需重新定位。作为海洋石油工程服务企业的所属研究院,除要继续为中国石油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外,必须围绕海洋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提高对主营业务的技术支持能力,同时依靠特色技术,大力开拓技术服务市场,创收创效、实现企业的平稳过渡,需要迅速完成组织结构调整,及时开展规章制度、科技管理、质量体系等基础管理工作的梳理和重建。在这一过程中,强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实施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成为工程院适应和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紧迫需要。

1.2 应对企业转型中管理、技术创新挑战与风险的需要

在围绕“向市场转变、向经营转变”的基础上,重组后的工程院除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专业与技术服务能力外,要努力建设成集钻井、海工建造、船舶、等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基地、技术支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工程院面临新的科研攻关课题与项目,需提高新领域技术支持能力,大力开拓新的技术服务市场,在面对一系列新的技术创新挑战面前,管理创新的任务同样艰巨,伴随而来的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劳动用工等风险更加严峻,风险类型更加复杂,如何抓住机会和防范化解是工程院亟需解决的新挑战。

2 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石油工程研究院重组整合后,在战略转型中面对新的战略定位,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通过确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构建风险管控体系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控的制度、流程建设,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实施风险分类管理,着力加强了战略、技术创新、财务等重点风险的管控力度,对风险管控责任履行实施有效激励考核并以风险评估年度报告为主要抓手持续改进、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了风险,促进了企业发展,为海洋石油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做法是:

2.1 确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1.1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有效管控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从制度规范、工作网络和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全面、可靠、可控、可持续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明确分级授权,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内部运作,实现穿透管理,使流程规范化、制度系统化、授权合理化,达到执行有力、监管到位、抵御风险的目的。

2.1.2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原则

一是合规继承性原则,二是融合性原则,三是完整性原则,四是效率性原则,五是全员参与原则。

2.1.3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目标

围绕重组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抓住机遇,防范和化解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工程院成为海洋石油发展的技术研发、支撑基地。

2.2 构建风险管控体系的组织架构

2.2.1 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成立由院长任组长,财务、人力资源、科技规划、企业管理等职能科室成员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确定审核实施计划、风险管控重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相关标准和方法,审定风险评估报告,确定风险承受能力,检查风险工作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实现风险管控组织领导的保障到位。风险管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办公室,其职责是负责落实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和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

2.2.2 构建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分层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风险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工作从而实现在决策阶段风险管控的目标。企业管理部是風险管理的归口部门,正确领会决策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导各部门管理者开展工作,通过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实现风险管控的目的,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合。机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具体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报告风险体系实施运行情况,部门领导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计划,实际履行,执行命令。审计监察负责对风险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实施监督评价。

2.2.3 建立岗位风险防控指引,健全工作网格

按照风险管控的总体要求,结合工程院面临的各项风险,对机关5个部门、所属11个单位共29个主要涉及风险的岗位进行了评估,梳理出8个主要业务领域,123个风险源点,制定242项防控措施,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岗位防控指引》,建立措施到岗、责任到人的风险岗位防控工作体系,保障风险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

2.3 完善风险管控的制度建设,再造管理流程

2.3.1 规范推进风险管控体系“流程化再造”

实现业务流程“板块化”和“条线化”。工程院按照“最大限度的防范和化解风险”和“加强风险管控”的流程再造核心要求,对所有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根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管理流程按照最有利于风险控制的原则重新组合,共分为科技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合同与纠纷管理、物资管理、健康安全环保、运营监控和法律事务等12大板块,并将每一个板块划分为若干个业务条线,每一个业务条线又划分为若干个流程,其中包含业务流程185个,关键控制措施154项,挂接规章制度129项,保持了风险防控体系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2.3.2 将业务流程植入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

根据新的流程划分和布局,对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和完善,明确规章制度与流程的对应关系,增强规章制度的可执行性。在植入制度过程中,重点考虑业务流程中所有可能引发的风险,确定每个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目标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程序,并以制度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实现制度对业务操作、内部管理的科学规范和全面覆盖,充分保障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平稳性、可操作性,增强风险管控的针对性。

2.3.3 制定作業指导书,实现制度流程化

为保障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制订了作业指导书。①对每一个流程环节,明确规定各岗位职责;②以流程图的形式,将各个环节、岗位、操作程序按照流程的顺序贯穿起来,并对每一项操作程序均加以清晰明确的流程描述,便于岗位人员理解和标准化操作;③找准风险点及应对措施。对每项业务操作中潜在的风险点予以明示,标注风险程度,规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2.4 强化风险评估,实施风险分类管控

应用“明确标准、确定范围、反馈分析”的三步走方法,增强风险识别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工程院结合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各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风险评分设置了统一规范的电子评分表。在集团公司层面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工程院结合主营业务以及风险管理目标,把面临的22项风险按照分类,形成了工程院风险分类的框架。

2.5 搭建风险预警平台,加强重点风险应对

2.5.1 设立风险事件库,确立预警级别

工程院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组织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分工、业务性质及管理特点,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针对院战略重组以来发生的重大、重要风险事件,从事件发生的过程、造成的损失或影响、产生的原因、事件的处理以及为防止同类事件在此发生所采取的对策等内容入手,综合运用间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历史事件分析法、规章制度分析法等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评价,收集风险事件,建立风险数据库。工程院风险事件库共收集了51个风险事件,内容主要包括风险事件所属企业、对应风险、事件名称、发生过程、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影响、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处理,以及为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所采取的对策等。

2.5.2 实施重点风险管控

加强战略风险防控:一是制定符合工程院实际发展的战略,二是建立清晰的战略管理机制,三是实行动态化的战略管理策略,四是适时调整组织结构,体现工程院兼具科研和经营的组织体系特色。

加强技术风险防控:一是抓好科技立项工作,二是加强专家体系建设,三是抓好研发过程管理,四是提升项目长综合能力,五是抓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六是提升技术秘密管理能力,七是加强知识产权培训。

强化人力资源风险防控:一是明晰职责提高效能,二是强化绩效考核,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四是建立健全梯队模式,从而降低高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同时为内部人力资源价值提升提供了方法、途径和激励措施。

强化财务风险防控: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的引领和控制作用,二是加强成本管控,三是开展税收筹划。

2.6 完善绩效考核,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工程院持续强化流程和风险管控责任,建立权责明晰、执行有效、监督有力的风险防控体系运行责任机制,创新风险管理领域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建立三道风险管理防线,全员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各部门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中融入对风险的事中控制、事后整改要求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安监、监察、审计、法律等监审是风险防范的第二道防线,通过制定内控制度,监督内控制度的执行,协助业务部门化解业务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通过风险决策,平衡风险和机会,做到风险管理优化,有效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2.7 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工程院连续5年开展企业年度风险评估工作,编制风险管理报告,持续评估改进各项风险及管控措施,在2010年至2014年中,风险个数由最初的13项调增到22项,增加了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公共关系风险、质量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使得风险事件库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更加科学符合企业实际,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持续完善并优化各项风险管理标准,丰富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内涵,以权责关系为中心的管理责任得到全面落实;持续改进制度与流程的可匹配性,实现了制度与流程的紧密衔接和高度统一,提高了控制规范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持续推进多层级的培训,使得全员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风险理念和风险价值观有效融入了企业文化。

3 石油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

3.1 提升了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管控能力显著增强

有效加强了对各类风险的管控力度,风险管理成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控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了全局工作的持续改进创新,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全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风险理念和风险价值观有效融入了企业文化,制度的约束力与员工的责任意识得到持续巩固,实现了“设计有效,执行有力”的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目标。

3.2 重点风险管控取得显著成效

重点风险管控促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工程院实施局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46项,科研完成率100%;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有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科研成果通过天津市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风险管控使得工程院连续5年保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为工程院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

3.3 有力保证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有力保证了企业战路转型发展,工程院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连创新高,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均稳步提升,连续五年,利润年均增长12%。2014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比2009年增长28%、117%,为工程院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