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化可行性研究

2019-09-10李金泳郑环悦杨帆刘子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李金泳 郑环悦 杨帆 刘子

摘要:农产品电商化顺应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信息共享、绿色种植、在线交易、新鲜采摘、物流配送等,利用互联网流量概念与农产品生产销售相结合,从而拉动农民经济收入。本文从政府政策扶持、现代化技术提供必备条件、农产品电商化优势等方面进行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化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化;农村电子商务;襄阳市农业

一、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农产品渠道少、销售难,是长期以来农产品销售遇到的一大瓶颈,但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具有发展迅速、生长周期短、信息流联系紧密和全球化等特点的“互联网+”使得这一瓶颈得以突破。因此,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强劲趋势,推进有机绿色农产品走入市民生活是促进襄阳市三农经济发展的首要道路。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襄阳市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2个,乡镇服务站53个,村级1515个,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33亿多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襄阳市已对南漳县进行了一系列农产品电商化举措,尤其是大力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为了积极推进和正确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南漳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目前已经获得初步认可,县商务局、县扶贫办联合制定印发《南漳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拟于2018年至2019年度前,全县建设1至2个电商运营中心和配套的仓储物流中心,建设11个镇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电商扶贫试点村11个,拟建300个村级线上线下体验店,培育电商企业30家,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00人次以上,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南漳县的农产品电商化发展已成为襄阳市的领头军,为襄阳市有机农产品电商化奠定了基础。

二、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政策的扶持

2016年10月,《襄阳市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下发,将加快扶持农业电商发展,到2018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应用率达80%,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35%以上。意见还要求,到2018年,襄阳市培育1至2家在全国有影响力、各县(市)区培育1家以上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形成深入的合作关系。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和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创建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门户网站,培育特色农产品线上品牌。支持和引进大型网络平台企业在襄阳发展;组织5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家合作示范社与电商企业、超市对接。此外,还将整合利用商务、供销、邮政、交通、农业信息等农村现有资源,推进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和农村服务点建设;引导农业电商企业和社区便利店等传统商贸业合作,发展O2O.C2B等模式,鼓励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探索“放心农资进农家”模式。

(二)现代化技术为推进农产品电商化提供必备条件

第一,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以实现产品的高效管理以及合理地调配运输工具,提高运输效率。襄阳市物流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掌握运输车辆的装载信息,让那些尚未装满的车辆到最近的物流中转点装载更多货物。

第二,利用条码技术和现代化存储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产品的实时跟踪管理,降低产品物流损耗率,提高物流产品运输效率。襄阳农村地区成熟的物流体系使得物流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效的物流能够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增加利润产出。物流成本的降低能使农商的利益最大化,将更多地资金能够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

(三)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化独具特色

以保康县为例,把发展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县域经济转型深度融合,拓展绿色发展广阔空间。保康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保康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发展规划、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和激励政策,确保了农村电商建设全面铺开、高效推进。短短一年多时间,保康走出了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电商发展之路。

突出网络建设,筑牢农村电商发展基石。按照电商进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高点定位,指导承办企业大力建设电商进农村网络体系。先后引进苏宁易购、京东集团、武汉蜂巢公司等一批大型电商企业入驻保康,撬动社会资本8000万元投资农村电商。同时,引进湖北融誉公司,建设保康电商物流配送中心,配套相应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整合快递物流资源,实现了物流配送镇村全覆盖,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突出创新驱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中国有机谷”保康绿色有机农特产品为支撑,于2017年5月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全县60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200多款农产品实行了快速检测、全程质量追溯,植入二维码上市销售,提升了保康农产品的信誉和知名度。

突出实操应用,夯实农村电商人才支撑。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县教育局、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合作,全方位开展电商培训,培训各类人员3000多人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突出产品上行,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精心做好一系列特色农产品销售策划,通过淘宝、天猫、京东、供销e家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让保康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突出电旅结合,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将生态旅游植入电商元素,大力开发、推介旅游产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进程,带动了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楚国故里、灵秀保康”已成为世界认识保康的一张全新名片。

通过上述分析,襄阳市农产品电商化相对于传统农产品销售具有众多优势,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存在内外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完善电商化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黃龙江.湖北襄阳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

[2]黄龙江,王洪清.浅析湖北襄阳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5):171-172+181.

基金项目:湖北高校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襄享健康”,编号:201810519048。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淮安洪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长尾理论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经营模式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与模式创新探析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海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