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积极性的转化策略及分析

2019-09-10皮小宽

体育风尚 2019年6期
关键词:浅谈积极性学困生

皮小宽

某节体育课上,中职二年级商务英语班的学生在集队完成后进行常规慢跑热身,有几位女学生的脸上都出现了无可奈何的表情,不情不愿的在体委的带领下慢跑了起来,开始的半圈跑得还是比较积极,都能跟上班级队伍,慢慢的离我的视线越来越远,那几位女同学开始放慢了速度,甚至走了起来,等快走到我这边的时候就马上又恢复了慢跑,还故意表现出一副身体不适的样子,看到这种现象我什么也没说,有几个同学看到这种情况,便试着效仿起来。又经过了两节课,这些同学慢慢觉得对于他们的这种情况不会加以干涉,慢跑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出现了懈怠。

案例二:

中职二年级物流班的体育课,我首先对练习内容进行了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开学初就将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了分组,学生对同伴都比较了解),就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总有那么几位同学一到练习时间就偷工减料,“抽一鞭子动一下”,每次去进行动作的纠正,也是神情枉然的听一下,慢慢的这些学生开始游离课堂之外,整节课对老师的安排都是爱答不理的。

案例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没有统一的规定教材的,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因此学校基于学生情况,德育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如冬季三周的跑操,学生的礼仪操等,一般两到四周不等,其他时间安排运动项目的教学。

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项目,我们都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的。

我校是一所市直属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比较繁杂,约90%属于应届的中考落榜生,约5%属于转校生或社会适龄青年,约5%属于高中毕业生(大专生)。《体育与健康》在中职学校属于基础学科,我校每学期除了正常体育教学外,还设置了多个项目的社团、体育嘉年华、校园田径运动会等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但与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就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出现学生特别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但是就不喜欢上体育课这种现象呢?以上学生的情況,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学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会给老师惹麻烦,却也对老师的安排置之不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本应该是充满了朝气,敢于尝试,加上学校的类型,很多学生在三年级就开始慢慢步入社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大概的规划,如果学生按照现在的消极的态度,对自身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肯定,对自身的发展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废人。

经过中考的失利或者社会的磨砺,入校前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自我的肯定性偏低,因此很多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加上班主任也不像初中那样事事巨细,又不必时时见到父母,很多都是由学生自己处理,在一定程度让他们既兴奋又有些焦虑,兴奋的是他们能有自己做主的事情,焦虑的是长期的对自我缺乏肯定,对未知有种恐惧感,从而影响学习与人际关系,他们更加喜欢通过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和急于得到别人肯定的迫切,而在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设置的都是体育基础知识,无法满足他的积极性。

转化策略:

基于学生的自我否定,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为转化依据,让学生乐于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以及他人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更多的是形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

第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明确课堂上偷懒是不对的,更不能因为几个人的散漫带坏整个班级的风气。德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也是表明教师态度的一种途径,也许对个别学生的影响较小,却能够震慑整个班级,在整体安稳的情况下再重点对待。另外,要通过德育小故事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期待。

第二,改变教学形式。学生对课堂缺乏积极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课堂的束缚与一贯的教师指令。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思想,希望家长老师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自己,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自助式教学”的形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所谓“自助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层次分成若干组合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内容,选择同一内容的学生分为一组,共同学习。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讲解练习的技巧,练习的方法,并指导其他小组学生完成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小组的练习进行必要式的引导,在小组交流中适当总结。

这种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只有产生兴趣才会去接受它,然后通过小组组内和组间的交流,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自信心,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让学生渐渐融入集体。

参考文献:

[1]周红.如何转化初中体育学困生[J].学园,2014(22).

[2]王开叶.浅谈体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长三角(教育),2013(02).

[3]张安民.如何转化体育学困生[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4]黎红金.浅谈体育学困生的转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03).

[5]陆惠娟.浅谈对“体育学困生”的转化[J].科学大众,2007(10).

猜你喜欢

浅谈积极性学困生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时尚&建筑”的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