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2019-09-10黄璐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院校

黄璐佳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而高中生源却在大量减少。在一般二本院校尚不足以入学生法眼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更加堪虞,生源总体质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上述背景下,同一学校相同班级的学生,入校分数相差很大,兼且学生之间的智力区别和兴趣差异,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上课,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新型教学方法,成为很多英语教师的使命。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已经实践了30 多年。该教学方法考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和个人因素,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区分差异、 适性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进教育公平。

1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当的发展,让每个公民都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90 后、00 后独生子女,生活在父母亲人的溺爱里,学习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养成了独特的个性和自我的性格。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与生俱来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差异化发展目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当此情形,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必须改变,探索适合新时代高职教学的智慧之策。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不同起点的学生各得其所。

2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2.1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教书育人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一切学习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自身条件”。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无数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培养人才这件事上,都遵循顾及受众个体差异、提倡差别化对待的理念。这些观点说明,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要分析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的实施要基于分层而制的原则,教学效果的考核要贯彻教与学的全过程。

2.2 分层教学的实践需要

中国的高职院校有1400 所左右,从国家示范、国家骨干等优秀高等职业院校,到普通高职、民办高职,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超过本科线,低的学校仅140 分左右(满分750),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距很大。如果强行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纪律差距很大的学生放在一起,照顾差生就很难再顾及学有余力的学生,照顾优等生就会让学习本来就差的同学雪上加霜,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的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认真听讲,要随时中断教学、维持课堂纪律以应付学校的教学督查,要把极其简单、基础的知识重复之后再重复。几乎所有老师都认同职校学生难教、职教老师难当,因此,教学改革和分层教学成为职校教师的不得不为之事。

2.3 分层教学的利弊比较

相比传统的集中讲授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势所在,但也不是全无短处。在查阅资料并全面分析分层教学全过程的基础上,概括出此方法的利弊如表1所示。

当然,分层教学的优缺点远不止上表所列的那些。对现代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来讲,效果提高一点点,就需要教师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因此,既然分层教学有不少优点,那么,有条件的学校不妨一试。

3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的路径探讨

分层教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有过不少实践。影响比较大的有杨文尧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黄晓颖的《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王先荣的《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陈丹萍的《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贾红瑜的《因材施教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费兆彩的《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等。通过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的实践路径和典型模式。

3.1 学情分析是基础

学情分析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分层教学的依据。学情分析包括对学校情况、学生情况的分析。学校情况包括语音室等教学设备、英语教师水平、信息化教学条件及其他教辅资源。学生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英语基础。将学校和学生的调研数据汇总,得出校情和学情分析结论,从而确定学生的分层原则和课程的分层教学方案。

表1 分层教学的利弊归纳表

3.2 班级分层要合理

班级分层要考虑教学时长、教学安排、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成本、课表编制等因素。分层时,任课教师要考虑学生高中英语的学习情况,也要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组织纪律性、学习积极性等,合理设置分层指标和权重配比,科学划分层次和学生人数。以150 人的学生群体为例,按照A、B、C 三个层次来分的话,A层约占总人数的4/9,主要筛选智力良好,基础扎实、语法尚可、阅读速度快、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B 层约占总人数的3/9,主要筛选智力一般,拼读单词尚可、学习基础一般,态度一般、自律可控的学生。C 层约占总人数的2/9,主要筛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均较差的学生。对于综合基础好的学生,班级人数多一些,教学内容难一些;对于各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班级人数少一些,教学内容简单些。

3.3 教学目标差异化

通常来说,教学目标来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取自于课程标准。但是,无论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标准,都是规定严格的条条框框,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动态要求不一定匹配。为此,教师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现有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评价分层,并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对应的教学目标,为他们规划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与之相对应,教师需要分别准备多套不同的教学资料,选择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组织有效,让学生学习轻松愉悦。

3.4 考核评价应多元

分层考核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设计不同的平时作业、评分标准和评价办法,让考核评价更有针对性。为了尽可能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试卷的编制应同时满足3 个层次学生的考核需求。其中基本题占70 分,提高题占20 分,拓展题10 分。为了结果公平,分层评价应采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双元评价模式,将平时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等全部纳入考核评价范畴。

4 结语

分层走班教学在高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中实践已久,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拉近了群体学习水平,统一了课程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存在教学安排复杂、教师工作量增大、课程考核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对差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等问题,分层教学依然是教学改革的必由趋势。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其他形式的教育,其基本功能都是鼓励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差异性和联系性相伴共存,个性化和特性化趋势明显。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学方法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适性发展哲学原理和学生学习真实意愿。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结合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采用分层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分层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雨林的分层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