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步器摆动量的测量和计算
2019-09-10朱海明
朱海明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
0 引言
同步器是一种加装了一套同步装置的结合套换挡机构,其同步装置可以使汽车在行驶过程换挡时不发生齿间冲击[1]。同步器摆动量来自于配合间隙,齿套和齿毂花键配合要求滑动自如,又要求有一定的位置约束,摆动量正是评价这种配合的量化值。
为追求空间最大化,同步器的设计越来越在轴向尺寸上压缩,这会影响到摆动量的可控性,脱挡、抖动都会牵扯到摆动量,有必要在制造、测量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1 使用专用检具测量同步器摆动量的方法
摆动量的检测,以往大都采用平板加百分表。将装配好的同步器放置在平板上,用手固定齿毂,另一只手扳动齿套,使齿套一端翘起,在设计规定测量点直径处,用百分表测量翘起端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并且不同产品可以通用。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零件没有固定位置,测量点直径误差较大;其次,齿套用手抬起,一端测量点和另一端支撑点两点连线无法保证通过花键圆心,同样也带来较大的测量点直径变动量;第三,齿毂内孔端面如有凸台,突出于外花键端面,同步器放置于平板时,齿套齿毂的内外花键端产生高度差,影响花键配合长度。以上3点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作者采用专用检具测量,如图1所示。
图1 测量摆动量专用检具
检具采用芯轴、平台、压板固定齿毂;齿套放置于两个刀口型支撑点上,可以作上下来回摆动;由于齿毂、齿套端面分别固定在两个平面上,能保证齿毂齿套花键端平齐,配合长度不会交错,从而提高测量精度;百分表用支架固定,能保证测量点精确位于设计要求的测量直径处。
2 使用专用检具测量方法的计算模型
两种测量方法,支撑点不同,摆动方式也不同,测量结果是否一样呢?第一种测量方法,以往有人论述过。以下将详细讨论采用专用检具测量摆动量的计算模型。
2.1 配合形式为大径定心的计算
作者首先用花键大径定心的形式,对标两种测量结果是否一致。
测量摆动量时,齿套和齿毂的状态可以用图2表示。其中点O为检具的两刀口型支撑点,点A为齿套向上摆动时内花键大径与齿毂外花键大径的接触点,BC为齿毂外花键大径d1,DE为齿套内花键大径d2,AC为配合宽度h,而点B为下端齿套与齿毂的接触点。因为当向上扳动齿套时,点A先接触,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但如果向上扳动的力继续作用,齿套下端大径之间仍有间隙,齿套将沿OC方向偏移中心点,最终与齿毂大径在点B接触。在这一过程中,齿套将有脱离支撑点O的趋势,会造成测量误差。所以测量时必需确保齿套和支撑点没有间隙。同时检具可作进一步改进,将手工扳动齿套的力改成机械力,这样测量时施加一个定量的力,避免人为误差。
图2 同步器装配后形成摆动量
将示意图简化,得图3,角β=β′,求出β,就可计算出摆差量,并且β角小于1°,cosβ值接近1,为便于计算,可认为OB=OE。并且,如果将线AD、OC延伸相交于点F,因cosβ接近于1,可以认为OD=OF;OB=OE,这样计算过程如下:
BF=OF+OB=OD+OE=DE
FC=BF-BC=DE-BC=d2-d1
∠FAC=β′=β
得出摆动量为
即:
(1)
图3 摆动量计算
下面举具体实例,验证以上公式与平板加百分表的测量方式结果是否一致。
齿套参数[1]为:模数m=1.75 mm,压力角α=20°,齿数Z=48,大径d2=φ(87.5±0.03) mm。
齿毂参数为:模数m=1.75 mm,压力角α=20°,齿数Z=48,大径d1=φ(87.4±0.025) mm,齿宽h=(16.8±0.10) mm,测量半径r′=46 mm。
根据平板加百分表测量方式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ΔLmax=0.91 mm;ΔLmin=0.29 mm[2]。
计算使用检具测量方式的摆动量最大值:取d2=φ87.53 mm,d1=φ87.375 mm,h=16.7 mm,代入以上齿套、齿毂参数可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最大和最小摆动量相差在0.05 mm左右,与摆动量0.4~1 mm的要求相比,误差可以接受,所以可以认为两种测量方法都可采用。在批产阶段,建议采用专用检具测量,检具测量具有操作简便、测量一致性好的优点。
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影响摆动量的3个因素,即间隙、齿套和齿毂配合宽度以及测量半径。
利用以上模型,同样也可以推导出小径定心的摆动量计算公式。
2.2 配合形式为齿侧定心的计算模型
2.2.1 分圆齿侧间隙Δs的计算
现在同步器大都采用齿侧配合,下面重点讨论齿侧配合时摆动量的计算模型。
在讨论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花键配合是不存在啮合关系的,在计算摆动量时,齿套与齿毂有接触点,但与齿轮啮合点不是同一概念。
下面以一款产品的一/二挡同步器总成作具体分析。
齿毂:模数m=2 mm,压力角α=20°,齿数Z=39(缺21齿),M=86.098~86.252;实际齿厚最大值smax=3.877 mm,实际齿厚最小值smin=3.80 mm;作用齿厚最大值svmax=3.922 mm,作用齿厚最小值svmin=3.847 mm。
根据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标准GB/T 3478.1-2008[2]可知:
作用齿厚、齿槽最大值:
svmax=s+esv,Evmax=Emax-λ
作用齿厚、齿槽最小值:
svmin=smin+λ,Evmin=E
实际齿厚、齿槽最大值:
smax=svmax-λ,Emax=Evmax+(T+λ)
实际齿厚、齿槽最小值:
smin=svmax-(T+λ),Emin=Evmin+λ[3]
代入已知的花键参数,可计算出齿毂λ=0.045 mm,T+λ=0.12 mm;齿套λ=0.06 mm,T+λ=0.11 mm。在检测摆动量时,齿毂齿套上、下端接触作用的仅仅是一个或两个齿面(下文将会分析),所以综合公差λ的影响会减小,在缺齿的情况中更是如此。所以在计算摆动量时应当修正。此例中齿毂缺齿近1/3,综合公差λ可取为1/3λ,即齿毂为λ′=0.015 mm,齿套λ″=0.02 mm,这样,根据实际齿厚和齿槽公式得:
Δsmax=Evmax-svmin=(Emax-λ″)-(smin+λ′)=(4.052-0.02)-
(3.802+0.015)=0.215
Δsmin=Evmin-svmax=(Emin-λ″)-(smin+T+λ′)=(4.002-0.02)-
(3.877+0.075+0.015)=0.015
2.2.2 齿侧间隙Δs′的计算
从以上参数可以看出,齿套和齿毂的基圆相同,由渐开线性质可知,从同一个基圆上作出的两个相邻渐开线,在法线方向上,彼此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理论上齿套内花键和齿毂外花键应是在大径和小径之间,具有相等间隙的两对渐开线。
从大径配合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内外花键接触点与测量点位于内花键中心线上,并且在同一侧。在花键齿侧配合的情况中,齿套与齿毂的接触点是否同样也在测量点处吗?经分析,接触点是远离测量点的。
因为齿侧配合接触点取决于齿侧间隙的大小,渐开线花键齿形以内孔圆心为中心点呈圆周分布,而测量点是不变的,所以各齿渐开线上相对的摆动方向是变化的,不同位置花键齿摆动时的相对间隙Δs′也是变化的,当摆动方向垂直于渐开线时,间隙最小,在摆动时最先干涉。
如图4,点O为花键孔中心,点C为测量点,点A为渐开线与分度圆交点,线段AB与基圆相切,同时与渐开线切线垂直。在测量摆动量时,如向上扳动齿套,测量点C满足条件OC∥AB,这时,分度圆处齿套和齿毂渐开线关系,可以用△FGH表示,如图5(a)所示,HG是径向侧隙,∠GFH为分度圆压力角α,将三角形放大如图5(b),HA为内外花键间的垂直距离,这时摆动量最小,内外花键将在点A接触。可以得出AH和GH为余弦关系。
图4 测量点与接触点位置关系
图5 齿套齿毂配合间隙
如沿花键齿向作剖面,可得到图6,在上端,花键齿左面接触点为A,如果扳动齿套的力继续作用,下端也将接触。那么同一花键齿,上端左面接触,下端也将接触吗?从以上分析可知,因右面渐开线压力角不同,摆动间隙不同,实际接触点在另一花键齿的右面,其摆动间隙为最小的垂直距离。下端接触点为A′,可见△AEF与大径配合时图4中的△ODF类似,EF是上下两端摆动时,齿侧间隙之和Δs′此时为最小,得:
Δs′=Δscosα
(2)
式中:α是分度圆压力角。
类似公式(1)推导过程,摆动量公式为
(3)
式中:r′为测量半径;h为花键齿侧接触长度。
图6 配合间隙齿向剖面图
2.2.3 齿侧间隙Δs′的变化规律
因为内外花键基圆相同,渐开线起始点至终止点各点间隙相等,所以可知,点A从齿根至齿顶间隙Δs′不变,α1是一个变动的角度区间,测量点C在这一范围内,测量的摆动量是一致的。
下面来计算角α1,可得出各花键齿在摆动时接触点的具体分布情况。
因为OC⊥OB,如图4可得:
α为渐开线任意圆上压力角,设基圆半径为rb;任意圆半径为rk,则:
(4)
α2为齿厚或齿槽宽对应点O中心角,可计算分度圆齿厚对应的中心角,通过渐开线展角公式θk=2[(tanαk-αk)-(tanα-α)]计算。
按公式(4),如齿毂大径D=φ82 mm;小径d=φ77 mm,得齿顶压力角αk1=26.64°;齿根压力角αk2=17.84°,则α1变化范围为64.96°~75.26°,在这个区间内,摆动方向是垂直于渐开线的,摆动间隙最短。作者将花键齿按1至39编号,如图7所示。设1号齿为极轴起始点,则各花键齿在极轴座标内,按360°÷Z=9.23°逆时针方向递增。这样可以得出各齿角α1的圆周分布。
根据角α1的圆周分布的计算结果,观查花键齿Z1,左侧渐开线作用范围为64.96°~75.26°,如果这个范围是上端接触,下端触点应为反方向180°,为244.96°~255.26°。花键齿Z20、Z21左侧作用范围为240.3°~259.8°,可见在64.96°~75.26°测量范围内,上端面接触点为Z1左侧渐开线,下端面接触点则是Z20、Z21的部分左侧渐开线。同理,分析各齿α1分布情况,在360°圆周内,最短摆动间隙的区域是连续分布的。
图7 角α1的圆周分布
实际情况中,因大径、小径存在公差,及具有齿顶倒角、齿根圆角,齿套和齿毂渐开线的啮合长度将减小。左右两侧渐开线覆盖范围会出现不连续的“空挡”,在渐开线作用“空挡”区域内,摆动时齿侧间隙不是法向最短距离,而会偏离一定角度γ。如图5(b),可得花键作用范围连续分布时摆动间隙:
HA=Δscosα
作用间隙偏离法向后的摆动间隙:
这样公式(2)修正为
(5)
根据各齿分布范围,在花键齿不缺齿、连续分布的情况下,偏转角度大概在1°左右,对齿侧间隙影响很小。
2.2.4 齿毂缺齿时Δs′的计算
在齿毂缺齿的情况中,以上例分析,如图7所示,39齿中缺Z1、Z2等21齿,这时偏转角度最大的情况,应出现在同侧渐开线作用范围间隔最远处。分析以上例子,因Z6~Z9缺齿,渐开线法向最短间隙出现间断,Z5左侧渐开线最大作用范围:102.59°~111.43°,Z10左侧渐开线最大作用范围:148.75°~157.58°,间断的角度为37.32°,这时齿侧最大间隙应出现在两作用齿中间处,这时偏转角度γ为37.32°÷2=18.66°,代入公式(5)可得
摆动间隙最小值为
Δs′min=Δscos20°=0.94Δs
可见缺齿带来的摆动量的变动量不大。
2.2.5 齿套齿毂花键配合长度h的计算
分析了齿侧间隙后,来看花键接触长度h的情况。如图8所示,h应为两端梅角后的花键长度,两端渐开线为倒锥与梅角形成的交线。这一区域是同步过程中、与结合齿的啮合区域,交汇处不能保留过长原齿形,即所谓“白斑”。但如果这里齿厚减薄过多,内外花键齿配合长度将大大减小,小至原来1/3左右,从公式(3)中可知,这将大大影响摆动量。
图8 花键配合长度
按照Δsmax、Δsmin对应的齿槽宽Emax和Emin,再考虑梅角角度、梅角棱宽、梅角棱宽角度、零件总长公差这几个因素,可计算出配合长度h:
hmax=19.19 mm
hmin=18.63 mm
将以上计算结果代入公式(3)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见如果在理想状态下,基本符合图纸要求。
但事实上,这一区域既要保证不留“白斑”、又不能较原齿形减薄过多,是非常困难的。从齿套加工工艺可知,这一区域形成,需经过拉内花键、倒锥、梅角3道工序,较大的累积误差使交汇处的齿侧减薄量变动较大。在上差极值时,因间隙Δs′增大,摆动量将大幅超上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摆动量如果依靠齿套孔口倒锥与梅角交线处来保证,齿侧间隙将比正常齿侧间隙大,如果部分尺寸不稳定,比如倒锥M值,齿侧间隙将大大增加,如增加到一定值,配合长度将为h′,如图(8)所示。
可见花键配合长度变化很大,会大大影响摆动量的变动量。实际情况中,按一般常规工艺要求,倒锥长度公差为0.3 mm,取(0.5±0.15) mm;倒锥尾角公差为±2°,取20°±2°,得:
h′max=9.37 mm
h′min=7.92 mm
按h′min=7.92 mm的配合长度,在Δs=0.09 mm时,得摆动量ΔLmax=1.035 mm,也基本符合要求,还是可以达到配合要求的。
2.3 对策和措施
如上所述,在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时,配合长度的变动量最大。传统滚轧工艺加工齿套倒锥,因倒锥与梅角处齿侧减薄变动较大,配合长度变动也较大。对于精度要求高、并且年产量较大的项目,建议采用加工精度较高的铣削加工工艺,以减小倒锥和梅角的累积误差,保证花键的配合长度。如果齿套孔口处齿侧间隙失控,起不到限制摆动量的作用,要达到摆动量的要求,只能严格控制齿套与齿毂的配合间隙。齿套齿槽宽主要由拉刀保证;同步器齿毂是手动变速器中应用最广的一个粉末冶金零件[4],精度由模具保证,可见,虽然配合间隙要求较高,但拉刀和模具精度高可以有效控制花键配合间隙。当然,要保证摆动量完全符合要求,齿套与齿毂的选配不可避免。特别是采用传统滚轧工艺,除需严格控制花键齿配合间隙外,由于受热处理变形及内孔毛刺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装配时需要使用专用检具100%测量摆动量,以选配出配合间隙合适的齿套和齿毂组合。
3 结论
给出了同步器摆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模型。在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的情况中,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摆动量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对同步器设计和制造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