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牦牛瓣胃阻塞诊断与治疗

2019-09-10马玉林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摘要:反刍动物瓣胃阻塞是因为前胃运动机能出现障碍,范围收缩能力变差,导致胃内容物滞留在瓣胃里面,不能正常向下运转引起的一种胃部疾病。牦牛瓣胃阻塞是放牧牦牛群中很容易发生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对牛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由于牦牛瓣胃阻塞的发病过程较急,发病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很容易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关键词:牦牛瓣胃阻塞;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90

0引言

牦牛是我国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特有的优质地方品种,具有适应能力强、抗寒、耐粗饲等特点。在青海牧区牦牛养殖主要以放牧养殖为主。在日常养殖中,如果牦牛受到多种因素刺激,或者采食不当,一次性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精饲料或者牧草,很容易导致饲料在牛瓣胃中蓄积、难以消化。牛群疏于管理,牦牛饮水不足,精饲料在瓣胃中吸收大量水分堵塞瓣胃,导致内容物不能向下运输吸收,进而诱发瓣胃阻塞疾病。临床上牦牛瓣胃阻塞具有发病急、发病速度快的特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果不能采取对症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发病经过

青海省循化县某乡镇一养殖户共养殖牦牛33头,采取放牧与舍饲结合方式养殖。每年春夏秋三季外出放牧,晚上回来后给予一定量的精饲料投喂。并对牛群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抗体水平达标。进入冬季后,逐步减少外出放牧的次数,采用养殖场储存的青干草、玉米秸秆和玉米粉饲喂牦牛。2017年12月23日,养殖户发现牛群中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下降的患病牛。出现该情况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怀疑是因为看管不当采食大量玉米粉引起的瘤胃积食,用药2d后临床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症状加重。遂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到达养殖场进行严格的鉴别诊断,确诊为瓣胃阻塞。然后结合病牛的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的进一步增加。

2 临床症状

在出现临床症状的前几天,患病牛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欲望和反刍次数下降,出现临床症状2d后患病牛停止采食,暖气增加,并出现反复消化不良症状。听诊瘤胃蠕动音逐渐减弱,触诊患病部位的位置牛疼痛敏感,拒绝触碰。患病牛站立不安,落地后不愿意站起,强迫患病牛站起时发出痛苦呻吟的声音,站立后用后腿不停的踢腹,回头顾腹。发病2-3 d后,患病牛腰背弓起,出现频繁的排便情况和排尿情况。病情严重后,采食完全停止,瓣胃蠕动能力停止,用手扣诊浊音区扩大,瘤胃蠕动音减弱消失,蠕动次数下降。被毛杂乱无光泽,眼窝向内凹陷,一鼻镜干燥发生皲裂,舌头颜色呈现紫红色,舌苔赤黄,排出的粪便稀少,干硬,恶臭难闻,在粪便中时常包裹大量黄白色的粘液或者带有血丝的粘液,排出的粪便呈现串珠状,用手触诊瘤胃出现轻度肿胀现象,轻轻按压有明显的疼痛感[1]。

3 诊断

结合整体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可以对病情做Jm初步诊断,诊断为瓣胃阻塞,但由于该种疾病和瘤胃积食、瘤胃鼓气、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症状较为相似,还需要做好上述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牛瘤胃积食常表现为精神状态不安、呼吸急促,并出现便秘和腹泻症状,2种症状交替出现,叩诊瘤胃存在浊音区和半浊音区,心跳加快,脉搏加快。用手轻轻按压瘤胃内容物坚硬,按压留有指痕。而瘤胃鼓气是一种发病十分严重的胃部疾病,通常是因为牛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饲料所致,表现为瘤胃显阔张,叩诊呈鼓音,穿刺瘤胃后能放出大量气体和大量泡沫。轻轻按压瘤胃有弹性,按压后不存在指痕。牛前胃迟缓是一种发病较为缓慢的胃部疾病,腹部维度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膨胀变化,触诊瘤胃内容物坚硬,但具有波动感。创伤性网胃炎是因为牛采食了含有杂质的饲草饲料所致。患有创伤性网胃炎的牛主要表现为行走姿态十分异常,用手触诊患病区域有明显的疼痛感,患病牛拒绝触碰,并出现顽固性的消化道障碍,即便是使用了泻药或者促瘤为兴奋剂也不能改善[2]。牛创伤性胃炎感染细菌后还很容易引发体温升高,最高升高到42℃以上。结合上述鉴别诊断结果,最终可以判定为牦牛瓣胃阻塞。

4 治疗

牦牛瓣胃阻塞主要以恢复前胃运动机能,软化瓣胃内容物,加速瓣胃内容物排出为治疗原则。结合该头发病牛的临床症状,使用硫酸钠500 g,常水8 000 mL,混合后分2-3次灌服,软化瓣胃内容物。同时选择使用10%的氯化钠注射液200 mL.30%的安钠咖注射液2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使用0.1%的氨甲腺胆碱3 mL皮下注射,增强胃运动机能,上述药物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用药2d后,患病牛静脉注射O.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使用剂量分别为200、200、50 mL,调节机体代谢技能,增强抵抗能力。通过采用上述方法用药3d后,临床症状逐渐消退,病情好转,继续用药2d后恢复健康。

5 讨论

瓣胃阻塞是牦牛养殖中尤其是放牧牦牛养殖中很容易发生的一种胃部疾病。发生瓣胃阻塞,主要是因为瓣胃收缩能力下降,内容物在瓣胃中大量滞留,吸收了大量水分,不能向下运输,进而引发阻塞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瓣胃内容物坚硬,不能正常排便。在牦牛养殖中长期饲喂刺激性小或者缺乏刺激性的饲草饲料,如米糠麸皮,长期投喂粗硬难以消化的饲草饲料,如豆秸干薯藤、花生蔓,或者采食含有大量沙土的饲料,饮用水不足,缺乏有效运动都会引发该种疾病发生[3]。另外,如果牛患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瓣胃炎症、皱胃变位和某些急性热性疾病经过时,也可以继发引起瓣胃阻塞。由于牦牛瓣胃阻塞,具有发病急的特征,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该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没有第一时间上报病情,而是白行采用药物治疗。在治疗2d,看到治疗无效后才将病情上报,拖延了病情诊断与治疗,导致病牛病情加重,通过兽医的严格诊断、治疗,有效控制了病情发展,否则很容易导致瓣胃中的内容物长时间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毒有害物质,引起酸中毒。在今后养殖中一定要重视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粗饲料,精饲料的投喂量。有条件的养殖场在冬春季节可以增加青饲料和多汁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长期投喂单一的饲草饲料,保证拥有充足的饮用水,充足的运动。

6 结束语

引起牦牛瓣胃阻塞的原因十分复杂,通常与养殖场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价值有很大关系。由于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发病速度快的特征,发病后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在对患病牛治疗时一定要结合患病牛的具体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要坚持以泻下为主,同时做好补液、补碱、纠正机体酸中毒、恢复胃肠功能、强化护理。还应该重点做好养殖技术,宣传教育工作,增加科学意识,避免该种疾病再次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郑冬,陈晓莉,侯娟,等.牛瓣胃阻塞的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 ll):55.

[2]张庆林,张国鸿.奶牛瓣胃阻塞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9):171

[3]李桂国.牛瓣胃阻塞的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2):57-58.

作者简介:马玉林(1982-),男,回族,青海循化人,中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獸医。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