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密螺旋体痢疾诊治

2019-09-10许灿博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痢疾

摘要:猪密螺旋体痢疾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症,也被称为猪血痢,感染该种病毒的猪通常表现为不断腹泻、体质下降、没有食欲、黏液性出血,极其容易导致猪死亡。治疗后,也会造成猪群生长缓慢,给猪场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结合一起案例,对猪密螺旋体痢疾诊治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猪密螺旋体;痢疾;诊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76

0 引言

猪密螺旋体痢疾称作血痢,也被称之为黑痢与出血痢疾,是致病性密螺旋体痢疾感染而引发的肠道传染疾病。各品种与年龄的猪均会被该疾病感染,而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较高的是7 - 12周的仔猪。猪群出现疾病后,倘若未能在第一时间防控就会被其他病毒感染,导致疾病诊治难度加大,使猪群死亡率持续上升,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以福建云霄县某一猪群养殖者为例,因为猪群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养殖者的养殖规模得到了拓展,但养殖者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猪群疫病出现的概率持续增加,导致猪密螺旋体痢疾的病例持续增多。

1 发病经过

福建云霄县1个养殖者向当地云陵工业开发区畜牧兽医站报告,说明养殖者养殖的猪群里发生了几例断奶乳猪腹泻,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接到养殖者的求助后,兽医站工作人员马上赶到猪群养殖场,兽医站工作人员到养殖场后,通过仔细询问与观察发现,猪群发病初期,养殖者未能及时告知病情,仅进行了隔离,消毒猪场后,采用青霉素与磺胺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病猪数目增长,导致死亡率提升。兽医站工作人员再次进行查看了解到,养殖户共饲养小猪100多头。一直到养殖者上报,共发现60头患病猪,死亡的小猪总计12头,损失较大。另外,养殖场环境差,保温功能不强,污染物累积多。根据患病经过与养殖场环境怀疑其是一种病菌感染肠道性病症。采取合适的诊治方式,确诊后马上使用有效的方案进行防治,及时控制疫情传播[1]。

2 临床症状

猪群发病突然,2头猪在不曾发生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死亡。养殖场逐渐出现病猪,小猪精神不济,食欲不佳,排放的粪便干燥,然后便出现持续腹泻,体温极速提升到40℃左右。起初排泄物內有很多肠黏膜,粪便有血液。伴随腹泻的持续增加,粪便颜色变黑,病猪身体脱水,越来越瘦,最后导致小猪死亡。

3 病理学变化

无菌环境中对4头患病死猪进行解剖,了解到病变具体位置聚集于肠道。2头急性型死亡的病猪,体现在肠道内部有卡他性出血炎症。肠黏膜出现极高的充血水肿现象,同时肠黏膜很薄,已经丧失弹性,有很多猩红色的血液与脱落肠黏膜[2]。其中1头患病死猪体现为坏死大肠炎,该患病死猪的肠黏膜表层有很多散状环状坏死病灶,并且还观察到在病灶表层有黄色与灰黄色伪膜。肠道中可以观察到有很多粘液与坏死性组织碎片,还混杂较少的血液内容物。其他脏器没有卅现实质性的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环境中收集典型临床症状病猪鲜粪便5g放在烧杯内,添加较少饱和食盐水,搅拌后,添加10倍饱和食盐水,静放半小时,使用接种环蘸取上部清液,抖落于玻璃片中[3]。革兰氏染色后,经过镜检得知,革兰氏阴性染色,两边较为尖锐,身体表现出卷曲,菌体以蛇状运动。在无菌情况下收集以上病死猪肠道病变组织,粉碎后,使用10倍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将稀释液接种至有多黏菌素血液琼脂的培育基内,在40℃左有的情况下,无氧培育5 d,在血液琼脂培育基内发生了B溶血环。在溶血环内抽取较少培育基,制作涂片后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很多密螺旋体。结合患病经过与临床症状等,确诊为猪密螺旋体痢疾。使用一般的纸片扩散方式,对分离获取到的病菌展开试验,在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育l d,结果表明这种病菌对乙酰甲喹与泰乐菌素比较敏感,而对于喹乙醇中敏,但对链霉素并不十分敏感。

5 鉴别诊断

第一,猪痢疾。该病的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主要的流行病学为断乳仔猪易于感染,死亡率较高;病期长,容易再次发病;发病没有显著的季节性。核心症状:精神沉郁,常口渴且食欲不振;粪便软、臭,且含有很多血液与粘液;体温高达40℃。病理变化主要限于大肠,有出血性炎症等。第二,猪传染性胃肠炎。该病的病原体是猪传染胃肠炎病毒,仔猪死亡率较高,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多数产生于天气较冷的阶段,如早春、冬天、秋天;该病症的症状为潜伏时间短。粪便为灰色与黄色,外面包裹粘膜,存在凝乳块;病猪快速脱水,出现口渴与耳朵下垂等情况,直到病亡。病理变化关键在小肠、肾与胃,尤其是肠壁会逐渐变薄且透明化,绒毛越发萎缩,肠管有很多黄色液体,存在凝乳块,并且会出现肠系膜淋巴结变肿的情况。第三,猪副伤寒。该病的病原体为沙门氏杆菌,3-4月龄的仔猪多发,呈现散发状态以及地方性流行。整年都可能发病,但常见于雨季与潮湿季节。关键病症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佳,食欲差,呼吸困难,耳朵与胸、腹部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的斑点,大多数病程为1-4d,死亡率较高。眼角出现浓郁的分泌物,经常被黏着。便秘、腹泻,颜色为灰绿色与黄色,发出恶臭。病变为急性关键是败血性与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变大,产生充血出血。而慢性的会逐渐消瘦,同时发生环紫外线性肠炎,肠壁慢慢变厚,粘膜中会产生一层乳状物质,并且边缘出现不规则凹陷溃疡面。

6 防治

此次治疗共有70头病猪,诊治前有30头猪诊治无效死亡。猪密螺旋体痢疾诊治必须要选取高敏抗生素对症下药。群猪饮水里面需要加入98%的酒石酸泰乐菌素粉剂,并且确保每100g兑400 kg水,持续15 d。对患病非常严重、无法白行饮水的病猪,需要进行人工喂食,每次1OO mL,2次ld,持续采用5d作为一个疗程。并且在饲料里面加入适当的维生素K,每1t的饲料加入500 g,饮水里面加入速容安基多维,加入500 g/t,持续采用7d。对于腹泻严重、发生脱水现象以及出血情况的病猪,应挑选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1OO mL,维生素C与维生素B1各1O mL,而每1头患病猪加20支止血敏,搅拌后静脉注射,确保每日1次,持续使用3d。通过以上方式,除少数病猪由于病情较为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别的病猪均已经恢复健康,且食欲良好,随后跟踪1个月发现猪群没有再次发病。在进行猪群养殖中,必须准确指导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保证猪场干净卫生,加强消毒工作。在猪群发病阶段应进行病猪无害化处理,严格清理猪舍,将长时间累积的粪便处理干净。始终坚持每日采用聚维碘酮进行消毒,并且做好通风保暖,确保猪舍清洁卫生、不潮湿。在春季与冬季,要加强保暖基础建设,保持通风,确保温度不低于15℃,避免病菌产生。

7 结束语

猪密螺旋体的m现与饲养管理环境相关,如猪圈保温功能不佳、饲养猪群的密度太大、有毒有害的气体持续增加、饲养管理不到位、营养价值不高等均是造成猪密螺旋体痢疾病暴发流行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控该病,保证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l]潘华东,韦建德.猪密螺旋体性痢疾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7(5):109

[2]王怀柱,李永彬.一例猪密螺旋体痢疾的诊疗与体会[J].科学种养,2017(8):46-47.

[3]何军其,张月欣,张秀卫.重视猪密螺旋体痢疾的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6(1):61-62

作者简介:许灿博(1989-),福建云霄人,大专,初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痢疾
羔羊痢疾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一例羔羊痢疾的诊治和预防
羔羊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猪痢疾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防治
仔猪痢疾的预防及治疗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
浅谈西藏尼玛县羔羊痢疾的防治措施
关于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
小鱼眼草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