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

2019-09-10张佳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经济法

张佳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从而也会出现弱势群体,从经济法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工作的推进就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先就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以及从经济法角度保护的需求加以阐述,然后就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不足以及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探究,能为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现状

0.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在法制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通过从经济法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就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1.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及从经济法角度保护的需求

1.1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愈来愈紧迫,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是建立合作基础上的,每个人都是社会合作体系当中的一员,对社会都有着相应的责任,如果不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提供保护,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共同发展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社会稳定发展也和合理社会阶层结构紧密联系,只有有效的保护弱势群体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体现。

再者,保護社会弱势群体也是宪政价值目标要求,宪政是制度建构,也是理念和精神追求。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是法律争议诉求,通过制度建设以及完善,能够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改善社会弱势群体不利环境,保障其生存就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同时,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是实现社会伦理目标的重要要求。

1.2经济法角度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

处在法制社会,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在进一步的完善,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就要利用法律的手段。通过从经济法的角度对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来看,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和经济法生成是相随的。经济法认识到差别,对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的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权利特别保护,从经济上进行补偿救济,这样就能使得强势和弱势差距符合正义,经济法是针对市场主体差别进行差别对待的。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是经济法分配以及整合功能反映,经济法律也是现代经济运行中重要制度,有着制度的共性,也就是制度对社会需求满足的功能以及贡献。经济法分配功能主要有两个层面,资格和资源配置,经济法整合功能比较突出,必须通过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整合协调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利益,从而形成社会合力来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经济法中和谐理念也要求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经济法力求信息对所有社会成员非歧视性待遇,透明的和谐秩序。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也是经济法平衡性的体现。

2.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不足以及措施

2.1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不足

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当前的经济立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比较薄弱,农民作为消费者时候难以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赋予的安全权以及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基本的权利。在出现消费者权益纠纷的过程中,农民财力以及身份的弱势就很难和经营者进行抗争,不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弱势群体缺乏自由以及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再有就是国家方面从宏观调控方面没有对经济杠杆保护弱势群体充分利用,客观上就比较容易形成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这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就显然打了折扣。

2.2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

经济法角度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就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分析,笔者就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构想以供参考:

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均衡。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要充分注重其权利的均衡化发展,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不同形式利益主体也逐渐形成,成为多元经济发展格局。当前新经济制度发展过程中,保障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制度以及注重利益的均衡化愈来愈重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益就要注重深化改革,建立强有力的群众监督体制。

进一步完善市场的经济制度。经济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就要从制度的完善方面着手实施,市场经济发展下,市场就成为全部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关系交汇点,经济活动需要通过市场为媒介作用,经济法要通过确认自由公平竞争的规则,以及确认宏观经济管理的规则,保障竞争双赢[5]。要注重加强反歧视以及出台相应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取消对社会弱势群体进入市场竞争不合法限制,保障农民工在劳动市场的自由流动。

注重宏观层面的管理调控。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得当,建立就业体系加强辅助弱势群体的力度。就业援助体系就要保障其涉及面的广泛,建立就业信息统计以及职业介绍制度,注重市场就业和政府托底安置就业结合的方式,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就要能从金融法的完善方面着手实施,积极改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积极整合支农金融机构的职能,将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问题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一步的拓宽存款来源等,增强信贷支农资金实力。

3.结语

总而言之,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实施措施是比较关键的,减少弱势群体所占比例要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将其他的措施和经济法的措施能结合应用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效力。制定完善的综合管理制度,强化正度的监督力度等,从这些基础层面的工作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冬梅.构建弱势群体保护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32)

[2]李全生.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3]蒋文娟,苏一星.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1)

[4]张鹏.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J]. 中外企业家. 2018(01)

[5]许子薇.当前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J]. 山西青年. 2016(16)

(作者单位:江苏天豪律师事务所)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经济法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
达州市中药材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鹤庆县草海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