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陈震华
陈震华
[内容提要]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制定精细化管理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资金管理工作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旨在企业通过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 预警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财务管理作为重点,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而精細化管理理念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企业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成本;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才能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的精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成本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企业在引进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步加强各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资金管理的问题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能否正常循环流通,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资金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众多工作交织更替,如果仅仅是遵循原来的规范化管理理念,势必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空白点,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不少企业对于外部债权的管理职责不明确,内部债务清理不及时,对实际的收吏隋况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企业的应收款项及未付款项出现异常,进而导致资金的管理出现问题,对实际的经济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薪酬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员工的福利待遇及基本工资的界限划分不够明确,在奖金发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发放的车贴餐补、发放的实物福利等,在进行工资核算的过程中没有纳入其中,而是划分到实际的成本支出中,导致在薪酬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
(三)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应用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对于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财务部门的工作经常从核算监督的角度展开,未在事前介入,实际工作效率不高;会计的基础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执行偏差,没有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执行。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对于细节的规定不到位,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三、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制定精准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1.完善财务管理方式。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财务工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财务人员要对业务合同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要对整个财务管控的环节进行梳理,通过加强各类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
2.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控制。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制定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是对生产经营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对日常收入与支出要做到充分的了解。二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多元化分析,对造成成本变化的各类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三是利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进行成本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对各个部门产生的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并根据业绩进行合理评价。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地保证考核的针对性,进而保证各部门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经营任务。
(二)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能够对财务报表及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利用有效的数控进行科学化的数据管理。通过财务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并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采取加强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延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总体来说,就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及实际的收支问题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1.科学筹资。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大部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都会面临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银行融资需定期还本付息,财务风险较高,且资金用途受到诸多限制,同时筹集的资金数量有限,使用时间也较短,但融资成本较低;债券筹资与银行融资的限制相似,但却可以大量吸收个人与机构手中的储蓄,使其转化为投资,从而优化资本结构;股权融资虽然没有还本付息压力,但会影响股权结构,且融资成本更高。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来转变资金来源单一的状况,并通过加强各个方面的融资活动,实现资金的多元化,进而为企业的资金安全陛及充足性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还要注意融资成本的增加情况,要利用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杠杆作用,通过降低整体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加强货币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会在无形中增加对于货币的管理要求,将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陛作为基本的标准,通过加强管理力度避免企业的资金沉淀成本,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提高货币管理的效率。同时,可以利用多种手段,促进企业的资金流动,将企业的资金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如在签订收款合同时要注意,收款时间应尽量安排在支付融资成本的时段之前,才能保证资金收付的及时对接,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3.加强数据管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都会通过具体的数据结果来体现和验证。因此,在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如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等,对各类信息及数据进行整合,并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对无法进入系统的其他数据信息,也需要加强管理,明确管理人及其职责,避免数据丢失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电子资料要及时备份存档,重要资料除作为财务档案保管备查外,还需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外泄。
4.利用ERP信息系统。在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中,都需要贯穿精细化的管理理念,ERP信息系统作为强大先进的载体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管理目的。如通过使用ERP系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经营需求编制合理的资金计划,并保证企业的每一笔实际收入及支出都能够经过这一系统,从而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使相关管理者能够更加明确和快速地掌握企业资金状况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综上所述,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还要将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细节及薄弱环节的管理力度,避免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