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张文凤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阅读能力小学

张文凤

摘  要:从根本上来讲,小学教育这一阶段对于学生们各项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优秀习惯的养成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是为孩子一生的学习成长打下优秀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们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时是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难点,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讲,不单单是为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是引导学生们熟练掌握科学学习知识技能的整体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们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潜能深入挖掘出来,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他们可以以主动的方式来体会语文教材之中文章要求学生掌握的内涵,在阅读时有更大的收获,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有效加强学生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身教学的思想认识做出进一步的创新与优化,在进行阅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学生们自身的主体地位确实有效地体现出来,对学生们阅读方面能力的加强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能力

一、阅读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分析

从根本上讲,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多种方法之中,阅读这一方法是最为重要且有效的,通过阅读可以使得学生们进一步地掌握语文学科之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有效提高其写作水平,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在阅读中思考可以使得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开拓了视野,美化了心灵,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清代具有蘅塘退士之称的著名文学家孙洙曾经在为其收录的《唐诗三百首》作序时提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阅读对于人们文学创作能力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在小学阶段就引导学生们进行科学的阅读可以使得学生们整体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当下我们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持续不断的深入,语文学科在考试之中的命题方面更加强调科学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阅读题得分在试卷总分之中占据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可以说,当下学生们在阅读方面的能力直接就影响到其语文学科学习的顺利与否。并且从根本上来讲,阅读的重要程度不单单是在学习之中体现出来,而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们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二、通过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式来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

在加强学生们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们在逐渐形成阅读习惯之后,不需要时刻对其进行监督,学生们就会自觉地进行阅读。文学作品是人们生活之中的精神食粮,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为精神摄入营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仔细地进行品尝,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那么最终的效果一定不会很好。而小学生由于受到其年龄特点方面的影响,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只注重速度,存在着不求甚解的问题,这在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是很不好的,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很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影响到学生们日后的学习,正因如此,在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熟练掌握阅读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科学合理的技巧有效地融入进自身的阅读习惯之中,在我的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通常会注意以下几点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字典辅助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我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在阅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经常运用工具书来辅助阅读,而且该阶段学生们识字相对来说较少,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很容易会遇到没有学习过的字,如果没有养成运用字典的良好习惯,那么对于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来讲是相当不利的。我在进行学生们阅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在阅读时准备一本字典或词典,在遇到没有学习过的字时可以先进行猜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字典来确认该字的正确读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并且如果最终的结果与学生猜的读音相同,那么学生们必然会十分开心,使得日后更加自觉地将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而猜测字的读音时也不可以随意猜测,必须要依照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起到拓展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们阅读习惯培养的整体效率,而且解决了枯燥乏味的问题,使学生们在快乐阅读之中加强对于阅读的兴趣,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阅读有了兴趣之后阅读能力自然就会逐渐提升。

(二)阅读过程中养成摘录佳句的习惯

阅读可以起到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效果,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加深记忆力,我们国家有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方式不单单可以增强记忆,并且还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含义,随着学生们阅读文章数量的不断增多,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句子都印入脑海之中,在日常交流或写作的过程中能够适当地运用,丰富了自身的语言储备库。

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式

(一)猜想阅读法

看到文章的题目后,要求学生分析一下文章的体裁,文章大概写什么内容,怎样写,怎样立意,怎样表达文章主题,要求学生在大脑中有个猜想,然后再阅读课文。因为学生事先思考过,所以在阅读中不断把自己思维与课文中的内容对比,产生质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路,课文内容就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提高对文章的有效阅读。

(二)对比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就是把风格相近或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细致比较作者的构思独特在哪里,因为作者的风格相近,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最容易感悟到文章的不同之处,这常常是文章最精髓的地方,如同样是豪放派的作者,苏轼与李白、辛弃疾他们诗词又有很多细微的区别,学生比较阅读可以增强自己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柳青.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7):170-170.

[2]吕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7).

[3]邓秀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工作单位:汕头市潮阳区谷饶大坑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阅读能力小学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