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给孩子点“赞”

2019-09-10范小刚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倾听赏识教育

范小刚

摘  要:发现一个感动的每一个细节,可以震撼一个幼小的心灵,并以此为契机,有人将会感动一生,受用一世。我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二半山区,这里的孩子学习困难较大,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他们的汉语能力起点低,还缺乏汉语的社会文化氛围,所以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如何让这里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怎样才能让这里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热爱学习的态度?这就是我校需要研究的,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注重细节;倾听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首先:赏识不是对孩子的简单表扬。因为表扬往往是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而赏识则是从本质上信任和看得起孩子,通过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其次:要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只不过主张批评适度适时,惩罚也以不伤害孩子的尊严为前提。而且,批评和惩戒应该是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当孩子因为智力问题学习不好时,就不应该用惩戒的方法。事实上,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和家长如能对孩子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并产生深刻的心灵体验,从而改正缺点。最后:还有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常竖你的大拇指,不要吝啬你的赞赏。认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并给予放大利用。我们常说:“情人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而我的眼里只看得见孩子的优点。

小孩子在小学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长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今后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成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孩子而言十分重要,加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必要。而赏识教育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办法,如何做好赏识教育?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孩子,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跟不上,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孩子,倾听孩子

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倾听是关键,有这么一句智言,人为什么长两个耳朵,一张嘴巴?那是因为我们要多听,少说。

三、激励孩子,鼓励孩子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四、提醒孩子,宽容孩子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注释。而我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优劣,故教育无比崇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表现,若是优秀生,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给他机会,但对待“后进生”,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缺乏宽容的气度,而无法与学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受到的批评自然也比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讥笑,教师的挖苦,这些在他们看来已是家常便饭,教师没有技巧的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逆反,更加封闭自己。相反,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学生自会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打开心扉。所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是我们成功沟通的金钥匙。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他提出:赏识,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等。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以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天舒.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8(73)

[2]秦秋霞,张光梅.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创新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6)

(作者单位:越西县大屯乡华阳小学校)

猜你喜欢

倾听赏识教育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