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2019-09-10宋志雲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激发写作兴趣

宋志雲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引导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努力学、专心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创设学习汉语的环境,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

关键词:环境;培养;激发;写作;兴趣

我在彝族地区农村小学任教已多年,在实践中,我真正感到一个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要教好学生学懂、学好语文知识并非容易,下面是我对彝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探索。

一、创设学习汉语的环境

针对凉山彝族学生大多居住在高山、二半山的环境里,语言语境的环境不是很好,语文教师要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要当好彝族学生的“大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指导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与教师和同学相互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汉语言方面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广大彝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地学习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同时,要支持、鼓励彝族学生在课外多与社会接触,多用汉语进行表达,多与汉族学生交流。我班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时候,很注重培养彝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彝族学生多与周围的人、事、景、物接触,使他们带着兴趣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去体验、去领会,切实做到与教师、班上的汉族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来不断提高汉语交流的水平,为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我们普格县文坪乡中心校的实际的同时,也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氛围,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我班的彝族学生很多,要培养好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说心里话,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目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要从内心深处愿意学、想学、高兴地学,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使语文教学取得实效。比如我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常常给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并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尤其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那如何培养呢?我是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根据实际情况,把语文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请我班的学生来当“小演员”,进行“演一演”。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班学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还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我就分别让我班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实现他们的愿望,真正让他们展示自己、发挥出他们的“水平”。就拿我讲授《田忌赛马》这课来说,我让班上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表演,表演按比赛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依据对《田忌赛马》這课的理解、感悟来编剧本,各个学习小组的角色一定要分配妥当,用中午、下午、傍晚的空余时间进行排练。因为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要进行表演,学生们就会认真对待,细致地揣摩课文里人物的各种语言、动作、表情,包括文章人物的内心,这样就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经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实践,不想当然地任意发挥,我就对语文课文里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说明。就说这是参加比赛评比的关键,千万不能忽视。当学生们纷纷“演出”时,我观察到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自主学习方面也得到了培养。通过我与学生的评选,我们评出最佳学习小组,最佳“演员”,并给予了小礼物的奖励。在实际教学中,我指导我班学生当“小记者”,采访采访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父母、叔叔、阿姨等,看看在自己身边最近发生事有哪些。采访之后,写成采访小作文。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我班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如何与人交往、交流,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彝族地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肯定和鼓励, 尽量少一些批评,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班上的学生走近语文、亲近语文,了解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举例子,引导学生弄懂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帮助、指导后进生有学习语文的恒心及毅力。最好让学生理出学习语文的目标,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

我在批改我班学生作文的时候,我对班上的学生都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也就是多肯定学生的优点,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有的学生写的作文、日记、片段,可以肯定地说,有的却是糟得很,根本就没有表达清楚,更谈不上是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作文、日记、片段,也有用好词佳句的地方,也就是也有闪光点,即也有让别的同学学习的地方。我就将这些同学的作文找出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举例表扬,从而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创作兴趣。相反,如果我当着学生的面,把这些糟得很的作文进行严厉的批评的话,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无法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那部分学生也许就会认为,作文这“东西”太难,没有办法写得好。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我这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彝族地区农村任教的教师而言,作文教学确实是我面对的重点,也是难点。我觉得,有的教师不喜欢教学生写作文,学生也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教师头疼,学生也头疼,这又如何激发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教师就要适当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成为写作文的“乐之者”。

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我就结合普格县文坪乡中心校农村彝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把语文课文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用彝族语言及汉语讲述出来,把课文的相关内容当故事来讲,这样学生喜欢听,也爱听。根据教学需要,我还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演示,让我班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我讲解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就在课前认真地选择相关的音乐来引入这篇课文,当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音乐中的画面,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就会产生联想、想象,让学生在十分轻松地的学习氛围中就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写作文的兴趣。

(作者单位:四川省普格县文坪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激发写作兴趣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