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庞艳
庞艳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问题。
引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新课的导入环节进行情境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渴求。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张电影票,谁能找到座位我就送给他。学生们一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纷纷举手要求找座位,连平时学习差的同学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呼“老师,我来找,我来找。”看到这一切,我会心一笑,慢慢地将两张写着“7排”“11号”的票展现了出来,这时教室里忽然安静了下来,有同学小声说道:“咦,这个票好像有问题啊?”,“对啊,好像少了点什么?”这时有一个同学大声说道:“老师,这个票有问题!”紧接着一些声音也冒了出来:“对,是有问题,和一般的电影票不一样。”听到这些,笔者接着追问:“什么问题?”有学生立刻反应过来:“老师,第一张票只表明是7排,并没有说是几号,第7排有好多座位呢,而第二张说了是11号,并没有写是第几排。所以这两张票都没办法找到座位。”其他同学听了这个同学的解释纷纷表示赞同,看到此情此景,笔者顺势小结:“同学们,看来要想准确找到位置,至少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位置。这两个数据就是我们常用的列和行。”由此,一个抽象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中学会了。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架起了抽象到形象的桥梁。
创设疑问,激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疑问的情境,巧妙地将数学内容转化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平行四边形可以拉成长方形,因此笔者出示了面积计算的三种假设:(平行四边形两条邻边长4厘米和3厘米,高为2厘米。)(1)4×3 (2)4×2 (3)2×3提问:这三种计算哪种正确呢?学生们听后跃跃欲试,大胆猜测。经过学生们的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顺势而成。而对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学生们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感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没有形象的认识,不知道这些面积究竟有多大,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甲,然后和1平方厘米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们感到很亲切,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于1平方厘米就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在认识1平方分米时,笔者趁势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粉笔盒,告诉学生:这个粉笔盒的大小大概就是1平方分米,这样学生对1平方分米也有了形象的认识。在教学1平方米时,由于有了前两个面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对1平方米的认识很积极,主动拿身边的物体进行比较。
活动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相对数学上一些枯燥的知识讲解,学生们更倾向于一些活动。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就可以使数学课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出发”“相遇”“相距”“背向而行”等词语,笔者指导学生到台前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题目中的信息,体会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含义,学生在情境剧中不但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好多新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相遇,怎么求路程?”“如果相遇了继续往前走,怎么求路程?”“我怎样走才能追上他?”等等,这些亲身体会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再比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我引導学生通过记录数作业本所用的时间,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称大米的重量等动手实践活动,推算出数1亿本作业本所用时间和1亿枚硬币的高度以及1亿粒大米的重量,通过这些“说一说”“量一量”“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了1亿的大小,并且可以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1亿的认识,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
结束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诚然,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明白数学思想,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少华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