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9-09-10周芳
周芳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尝试着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共鸣,引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继而才能够大大增强他们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和探究历史,养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详细地讲解相关历史知识,而且还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尽量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重现历史情境。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真实历史,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感悟和思考历史,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模式的建立。下面笔者将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进行阐述。
确立情感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的时候尝试着围绕余弦设立情感目标而展开教育,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材一般从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而设计的,尚未考虑到情感教学因素。教师们就需要完善历史教学这一领域,在备课的时候针对某一部分知识从多方面思考:如何更加清晰有效地展示给学生,并且能够用历史学科的属性带动学生自身情感。在确立情感目标的时候,教师应当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依照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在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同时,出色地完成课题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多了解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将所了解到的心理学理论与历史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顺应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特点开展更具明确目的性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受到自身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情感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还应当细致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划分不同的目标,致力于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为合适的教学指导。
借助历史人物促进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在为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讲解的时候,还应当善于利用典型的历史人物来举例。历史人物是在一段历史事件中具有突出表现和鲜明特征的参与者或者组织者,他们往往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也正是他们的风姿才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以历史人物为源头开展情感教育往往可以更好地引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内心对于历史人物的向往之情和崇敬之情,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以后,学生们也往往愿意模仿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品格,将其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典型历史人物为初中生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国国力贫弱,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在近现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伟大思想和高尚品格的民族英雄,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国能够得到涅槃重生,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比如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等,他们为了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而奋斗着、抗争着。教师为学生介绍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和生平,可以很好地引动学生心向往之的情感,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于这些民族英雄的感激之情,并且教师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启发诱导,鼓舞学生努力学习,为了中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高端的综合性人才栋梁。
挖掘历史素材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能够得到如此源远流长的传承就说明我国所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有着非比寻常的研究价值,所以,初中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时候也应当对于如此之丰富的历史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历史学科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深入研究初中历史教材,而且还要积极拓展自身教学水平,翻阅历史资料,找寻能够辅助正式课堂教学内容的历史资料,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
比如,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国力就十分强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强国、大国,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清朝时期我国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其他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却自视清高,拒绝进行科技文化的交往,各国之间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以为物产盈丰,不必与外国互有无”,从而我国国力逐渐衰弱,导致了列强攻入中国,造就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历史,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段历史来验证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文化对于社会进步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学生或多或少通過多种渠道了解过这段历史,以此为例,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情感共鸣,学习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尝试为学生进行更高效、有趣的教学改进,引入情感教育理念,用各种历史素材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在历史课堂上,学生一定的探究热情,并且,在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不但要记住各种历史知识,而且要从情感角度去思考历史发展规律,在今后为祖国的强大富强而学习与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