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9-09-10文琼
文琼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环节。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两字就头痛。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先导式;
教育方法创新是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深入落实的必要性条件,也是加强教育结构优化的主要渠道。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外在模式,也从其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进行创新,是双向性学科教学实践的代表。
一、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缺陷
1.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在对语言能力进行积累,那么作文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对语言能力进行运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自然不能以主动的姿态进行学习,则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启发和点拨,教师把知识“嚼碎了”强行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仅仅是以被动的姿态进行学习。尤其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甚至会抗拒作文教学。
2.不注重因材施教
任何学科、任何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因材施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因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和作文基础都不同,在教学中的“突破口”也就有着千差万别。但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案,而学生一旦对这种教学方案“不对路”,就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重读教材篇目,掌握写法
单元写作教学,主题与单元的主题基本相同,因此,写作多以仿写为主。仿写建立在要仿写的篇目上。因此,单元的写作教学前,教师应带领学生重读教材篇目,从中再次感悟写作的方法,从选材、谋篇等再次学习和分析重点篇目,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发展特征的综合性把握
依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看,小学语文主要是从汉语的基础层面对学生进行语言、情感的引导,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尽量将语文内容沿着纵向教学的方向开展,确保能够以浅显的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A教师对《金色的草地》进行教学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喜欢蒲公英吗?那有谁能为大家描述出蒲公英的样子呢?”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蒲公英的图片,然后将课文主体引出。其次,教师又通过课文段落分析,让学生按照多媒体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提出:“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分析,我们是不是对‘蒲公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找一找文中是如何细描绘蒲公英,以及课文中的蒲公英又代表着什么呢?”
案例中A教师教学实践过程,分别运用到课堂讨论、课文内容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分析三种课堂互动方式,对《金色的草地》进行探究,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逐步从感知、认知到理解,层层递进,实现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从而达到了“作文先导式”模式的巧妙运用。
3.自主创新课堂的设计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要最大限度地彰显课堂的自主创新效果。即教师注重教学课堂内容上的创新,同时,也要让学生将创新的思维模式进行语言运用。
例如,B教师进行《盘古开天地》一章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了动画片《盘古开天地》,然后向学生提出:“通过观看视频,请大家说一说你对‘盘古’的印象是什么?并说出理由。”然后,教师再继续结合课文内容,让大家对“盘古”人物进行更详细的理解。同时,教师又提出:“如果你就是盘古,面对混沌不堪的自然环境,你又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4.开展教学引导
小学时期的孩子接受能力较弱,很难理解一些繁琐的理论知识,教师要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机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作文先导式”的教学也要打破以往的教学体系,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备一些课堂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为接下来的写作课积累丰富的素材内容;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有效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第三,作文教学要与各学科内容相互配合,比如美术课堂中的绘画过程、体育课堂中的小游戏,都能作为作文中的生活素材。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让学生阐述其中表达的内容,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写作的能力,通过开放式引导来完善小学作文教学体系。
5.做好课前预习
作文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既是学生日常经历的体现,又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预习是课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是写作课的预习过程往往容易被疏忽,都是在课堂上教师先进行理论的叙述,学生就进入了写作阶段,一些学生还没有做好写作准备,写出的作文自然质量不佳。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做好写作的预习,人教版的课文内容与写作主题是相互对应的,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程中将要写作的题材内容传达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构思,通过相关阅读课程加深题材的印象,在写作时自然游刃有余。
6.研读例文,培养自主分析力
写作教学的“先导式”模式不仅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单元教材中名篇的重读和再次赏析,也包括作文问题的审题以及材料的选材,还应包括指导学生研读例文。例文的研读应改变教师带领阅读、讲解式的阅读方式,应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自读例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导读”,如巧妙设计问题,促学生主动思考。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文前,提出问题: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如何刻画人物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互动。如,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细腻、感人?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例文的主要特点: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围绕“关爱”这个主题以及主人公的表现和“我”的感受进行写作。
教师引导学生对例文进行如此“透骨”的分析,为学生的习作埋下伏笔,为写出优秀的佳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亮琴.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186.
[2]魏瑾.小学語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课外语文,20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