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思维导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9-10施媚媚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营策略思维导图

施媚媚

摘  要: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目标及语文的教学内容有着很高的契合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探讨思维导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的运用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低年级语文教学;运营策略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体系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一旦教师长时间采用抄写式的题海战术开展教学,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难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模式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小学生看图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思维导图无疑能极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1.思维导图模式简述及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之为心智导图,是提高人们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图形思维的工具,既简单又高效。这种理念与模式更注重结合文字与图像的联系,将具有语文知识主题的内容采用文字和图像的互属关系串联起来,引发学生联想与思考,连接记忆,达到很好的思考效果[1]。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辅助工具,与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将其应用在推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

首先,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课堂上,有助于深化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更明了地掌握知识,确保学生在理解单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串联与衔接,从而达到掌握单篇语文课文知识的目的。其次,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特别是在单元的知识学习中应用,能够系统化地呈现单元知识点,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最后,思维导图还能针对语文故事性的文章内容有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人物的线索和故事发展的脉络,对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挖掘事件内容有重要意义。

2.思维导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思维导图在识字学习的应用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部分,过去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或是猜字谜等方式诱导,尽管应用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一旦缺乏后期巩固,很容易出现回生的情况[3]。因此教师更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爱上识字,激发识字和积累生字词的兴趣,才能在源源不断的动力下巩固生字词,更高效地开展识字学习。

在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开展教学,比如归类学汉字。主要结合小学生学习快,忘得也快的特点加强和巩固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木”字旁的汉字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树干上写一个木字,树干上方的所有树叶中都有不同的字由“木”组成,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导图产生深刻的印象,识记这些与木有关的字,使其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让学生在写作木字旁的新字时能够联想到这棵树,并理解木与树的关系,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2.2思维导图在背诵课文中的应用

小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的过程中,背诵是必经的过程,对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语文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忽略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很容易出现学生不会融合运用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引导性地找出关键词,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关键词,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加深学习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四个太阳》一课时,文章本身具有词句优美,适合背诵的优势,凭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四个太阳。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线索绘制思维导图,在导图中,绿绿的太阳对应的是春天,学生联想到满眼的绿色,彩色的太阳对应夏天,学生能够联想多彩的暑假,金黄的太阳对应的是秋天,學生想象身处一片金黄的田野中,红红的太阳对应冬天,在寒冷的冬天中有太阳的温暖,这样的导图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清晰了,并且在理解与思考过程中能以一种学习编码的方式储存记忆,这对学生背诵全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3思维导图在习作环节中的应用

新课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写作要求提出了指示,重点阐述了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有助于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提高表述的创造性,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习作环节积极发挥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写作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起点,而思维导图具备的简单有效的工具性质,能够帮助学生将思维转变为可视化与可操作化,对发展学生写作思维,理清学生写作思路有着很好的效果[4]。

比如学习看图说话中《不要摘花》的内容时,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通常为表述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大要素,可以在几句话的表述中完成。不少学生在没有导图引导的前提下往往按照四大要素的顺序以组词和造句的形式完成,这样长久的训练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导致其语言匮乏,表述单一。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在视觉上产生直接的冲击,如为学生展示一朵美丽的花朵粘贴在黑板上,花朵下写着不要摘花,并将其引申出写作的四大要素,其中事情的要素下标上一些有关联的词语:不要摘花;对话;小鸟等有意引发学生的联想,学生描述花朵时在视觉的直接冲击下“芳香四溢”、“争奇斗艳”等词语就会迸发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发展,描述角度的转变等都有很好的激发和引导性作用,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写作千篇一律的情况,为其今后写作学习与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将思维导图模式准确地应用于识字、背诵与写作的环节,做好各阶段的衔接与串联,才能启发学生思考与联想,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11(4):62-63.

[2]王亚楠.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5):66-68.

[3]罗文彬.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运用探析[J].课外语文,2018,11(19):89.

[4]李锦春.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8,2(29):89-90.

(作者单位: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青华小学)

猜你喜欢

运营策略思维导图
社区教育平台运营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研究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与管理方法研究
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运营策略研究综述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