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019-09-10廖锡鸿

速读·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数学课堂教学初中

廖锡鸿

摘 要:初中数学的知识具有逻辑性,在数学的思维发散下,将数学的知识可结合有关的逻辑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情境空间,潜移默化的进行精神的熏陶,教师应结合初中期间学生的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特点,融合数学的重点知识信息,借助数学的公式推理等,从理性的分析到感性的认知,强化学生的数感,并将德育的信息简明扼要的融合到数学的条件中,学生徜徉在数学世界,感知数学的真知灼见,同时也获得精神的熏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有效渗透

初中时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迈向了青春新的台阶,对周围的事物均具备朦胧而又好奇的探究心理,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由于认知浅薄,思考问题容易停留在浅层面,很容易走进认知的误区,人云亦云的跟随大众的思想,受到周围不同人群的影响,出现错误的理解,但当学生走进数学的分辨空间中,能够排除数学的错误点找到正确的答案,也就能够借助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具有排疑解难的自主能力,以数学的不断自我突破,到生活中的自我进取,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也获取生活的智慧,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念。

一、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集体主义

数学的问题较为繁琐,就如学生生活中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他们自己进行问题的分析时,总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而借助集体的力量,大家共同进行数学的思考,就能够快速的领会数学的内涵,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可以联系数学的合作小组成员,以平时数学的默契与对彼此的了解,更加直观化的帮助对方分析问题,借助数学的逻辑思考能力与是对事件的分辨能力,为学生当时的数学问题化解与未来的生活问题思考带来思路。合作中教师从旁辅助,帮助学生消除合作的摩擦,学生感受到彼此取暖的温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使得学生具备集体的荣誉意识。如数学老师在讲解一些图形形状时,以圆为例:圆属于平面图形中的一个最完整最完美的图形,其不仅因为圆形的完全对称性,更在于圆呈现出了一种精神,也即是圆上有着无数个点,这些点有序、对称、有规律性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像大家庭一样的图形,每个点都有着其各自的位置和作用,而且点与点之间相互遵守规则。由圆形上的点引申到教室里的每个学生,这些学生就像是圆上的每个点,所有学生凝聚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体,就像是一個完整的圆。作为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遵守规则并团结一致,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倘若这个班级中任何一个学生不遵守规则,那么也即是这个圆上的一个点没有在圆上,这就会使得圆形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圆,那么整个班集体也就因此而可能出现不和谐或者分离的状况。通过对圆及圆上的点引申出班集体与每个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并了解自己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应如何遵守规范,同时也对圆这种图形有了更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集体主义的渗透,从而实现了在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德育。

二、耐挫能力渗透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里往往都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安逸生活,缺少面对苦难的决心以及毅力,在生活中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退却甚至产生不好的心理状态,甚至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点较难的题目就放弃去做,对于那些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以及记忆的公式、概念等都放弃了,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加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缺少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经常轻言放弃是难以取得一定的成就的,甚至有人会在以后因为承受不住打击而选择轻生,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及时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者轻言放弃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与其沟通并且对其进行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的同时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

三、精心设计教学,适时渗透德育

学习内容不仅体现了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数学学习内容中的公理、原理、公式、法则、推理过程、计算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家等诸方面都包含着理性、严谨、细致、坚韧、审美等道德因素和道德价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数学内容中的道德因素,发挥其对学生思想、充分信念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在情境引入中渗透德育,”简单的一句话,使平时有类似行为的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四、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在数学学科中,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也有着丰富的哲理知识。针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属于对点位置进行划定的工具,利用几何中的“点”同代数中的“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序实数同平面点的对应,通过两个坐标点来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因此,可启迪学生,我们身处的社会就像一个无形坐标系,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就好比平面内的点,都必须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可告诫学生,中学阶段的你们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和社会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树立好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通过努力的学习终有一日会成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德育教育的融入与渗透,让其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品德素质,进一步完善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彩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7(2):289-289.

[2]吴锐波.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24(11):278-279.

[3]刘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4):113-113.

[4]吴锐波.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J].新课程中,2015,2011,44(6):116-120.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数学课堂教学初中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