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汉语表达与沟通的影响

2019-09-10李萍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高职学生

摘  要:如今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也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语言就是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高职学生汉语表达与沟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网络语言的定义、特点以及对高职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高职学生;表达与沟通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不断影响汉语的表达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有别于传统的特定语言。由于它经济简练、幽默诙谐等特点深受高职学生的喜爱,并且发展迅速。网络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独特性对高职学生在汉语表达与沟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的狭义定义为:“网民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语言基础产生的,但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语言习惯,网络语言根据使用情景的不同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都存在不同的变化。例如,“东东”就是在汉语“东西”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高职学生在中国网民中占有较大的规模,也成为网络语言的普遍使用者。网络语言因其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学生汉语的表达与沟通。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形式上的特点

(1)符号化

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某种特定的表情或文字。如:“(*^﹏^*)”表示“超级害羞”。“$_$”表示“见钱眼开”。

(2)数字化

运用数字及其谐音来代替字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886”表示“拜拜了”。“8147”表示“不要生气”。

(3)字母化

运用字母表达自己的意思。如:“GG”表示“哥哥”。“PMP”表示“拍马屁”。

(4)文字化

通过文字的谐音及转义表达意思。如:“伊妹儿”表示“电子邮件”。“菜鸟”表示“新手”。

2.内容上的特点

(1)标新立异

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便是创新性,网民在推崇个性、追求自由的网络空间里充分发挥自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没有传统汉语的表达与沟通的约束下,网民们自创的新词往往语出惊人。如:“稀饭”意思是“喜欢”。“恐龙”意思是“丑女孩”。“什么控”就是“极度喜欢什么的人”,“微博控”就是“极度喜欢微博的人”。

(2)使用错别字

网络词语的组成经常出现很多错别字,很多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初次接触时,往往不知所云。如:“非常”写成“灰常”。“悲剧”写成“杯具”。

(3)用语粗俗

全国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便通过网络虚拟世界来释放。如:“P”表达“屁”。“TMD”表达“他妈的”。

三、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中国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就是学生,而高职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为完全成熟的阶段,是网络语言的积极使用,也是是网络语言创造者。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汉语的表达与沟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不断地塑造着他们的语言文化心态。

1.积极的影响

(1)促进表达与沟通

在校高职学生都处于同一年龄阶段,也是他们追求理想、知识的自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网络语言具备生动风趣、人情味浓、语言幽默等特点,弥补传统汉语在网络交流中的缺陷,因此在交流中会更加放松愉快。特别是结识陌生人时,正是因为网络语言的使用,会更自然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彰显自己的个性

网络语言在网络交流平台中经常被使用,如网上聊天,微薄,个性签名等。网络语言的使用使高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向他人展示自己,彰显自己的个性,在与他人表达与沟通时,也展示自己有一定的“时尚”概念。“高富帅,白富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等网络语言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个性意识,彰显个性。

2.消极的影响

(1)冲击汉语文化

网络语言的表达与沟通会因其标新立异,乱用成语等特点,使很多的高职学生失去了学习传统汉语语言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而来,当代青年丢掉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便大大冲击着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曾有学者的调查显示,一所高校里近67.2%的学生使用网络语言,55.2%的学生认为网络语言很有意思。网络信息中,网络词汇几乎是汉字、英文、符号、数字等的混杂,汉语构成的信息不到总量的1%。这种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汉语的表达与沟通,抛弃了优秀民族文化。

(2)影响汉语的正常交流

汉语的顺利交流往往是同种语言的使用,网络语言的出现容易影响高职学生的素养及语言表达,不同言语的使用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从而形成代沟无法正常交流。如把“谢谢”写成“蟹蟹”、把“同学”写成“童鞋”;使用“关我×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X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往往阻碍汉语的表达与沟通,使高职学生之间不能正常交流。

网络语言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网络语言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大多为青年一代。高职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网络语言的流行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同时也会冲击汉语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谨慎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各种影响,可以鼓励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语言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朱芳缘, 武香萍. 网络语言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北方文学:下, 2014(2):104-105.

[2]常鸿翔.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言的影响[J]. 中外交流, 2017(50).

[3]杨继美.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与规制[J]. 语文建设, 2016(8):13-14.

作者簡介:

李萍,副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高职学生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