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与碎片话
2019-09-10路来森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期
我们常说,说话要“得体”。就是说话时分场合、看对象,多考虑别人。喋喋不休者,话语多而“碎”,即所谓“碎片式”表达。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对此有过精彩的表述:“他们用碎片式的语言填塞世界,直到无法继续承受:喋喋不休者发声时,物质消失了,世界充盈著琐碎的语言。”
喋喋不休者的行为根源在哪儿?在于不去“思考”,不会“思考”,或者歪曲“思考”。马洛伊·山多尔就“思考”问题这样评述喋喋不休者:“这样的人不消化物质,他们只会将吸收的新鲜物质原样吐出。对他们来说,把舌头当成门锁的使命和威胁并不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里崇尚“勿多言”,因为“多言多败”。而“勿多言”,就要学会思考。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后表达,不做信息粉碎机、拼接机。
当下社会信息海量且多元,就算不把自己锤炼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客观倾听的思想库,那也不要甘于成为原样吞吐的话匣子和凌乱琐碎的信息粉碎机,你的喋喋不休里,粉碎的往往是沉静与理性,搅起的是混浊与浮躁。(摘自《上观新闻》 路来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