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产后护理与保健

2019-09-10李新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后护理奶牛保健

摘要:奶牛生产后身体各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生理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易给奶牛带来各种疾病,因此在产后易感阶段及时做好监控、护理、保健工作,不仅有利于产后奶牛的机体恢复,还可提高奶牛的生产率及生产质量。该文论述了奶牛产后易发常见疾病、相关监控护理及后期的保健工作。

关键词:奶牛;产后护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47

0 引言

奶牛分娩使机体内分泌、营养代谢、生理状态等方面都发生较大的应激变化,这种生理应激给部分奶牛带来疾病及非常态的反应,产道的开放也使奶牛容易感染较多疾病,此阶段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低血钙、子宫炎等高风险期,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必须做好奶牛产后监控及护理保健工作。

1 产后常见疾病

奶牛产后由于产犊应激、采食量下降,身体机能较弱,处于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及低血钙状态,容易引起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产褥热、酮病、真胃移位、产后瘫痪等疾病,其中乳房炎发病较为普遍,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乳中含有细菌、病毒,引起乳房红肿、疼痛,奶牛不配合挤奶,乳汁呈水样乳,奶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子宫炎也是高发疾病,主要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干净、子宫脱落,常见患病奶牛从阴门内流出淡红色或棕褐色分泌物;奶牛产后瘫痪是分娩前后发生的严重代谢病,由于奶牛胎儿骨骼发育,血钙大量进入初乳引发,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奶牛站立不稳、卧地不起、瘫痪[1]。因此要加强护理和疾病预防,加快产后奶牛机体恢复。除以上常见病外,奶牛还有产后不发情或发情时间推迟等问题,导致母牛空怀时间延长和繁殖水平下降,增大生产损失,根据监测统计产后50 - 80 d妊娠的母牛,平均饲养日的产奶量最高,按标准乳统计也最高,因此提高产后奶牛的发情率也应引起重视。

2 产后监控

为提高新产奶牛的健康率,要设立监控目标,及时发现异常奶牛,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监控内容包括直肠体温、精神状态、食欲、子宫分泌物、乳房、粪便等。第一,观察牛只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是否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剩料量等;第二,观察胎衣是否排出、是否产道损伤、后躯清洁度、瘤胃充盈度;第三,观察粪便形状、乳房水肿状况、是否发烧、每潮次奶产量等。如发现异常,要检测直肠体温、耳朵温度进一步判断是否感染疾病;如果体温升高,则需要确诊是否感染子宫炎及乳房炎;耳朵温度发凉要判断是否发生酸中毒、低血钙等。另外,规模养殖场应使用奶牛发情检测计步器,通过对奶牛运动量的检测,判断奶牛发情状况和健康状况,可有效提示育种人员开展奶牛繁殖和保健工作,减少人员观察的误差,降低奶牛空怀期时间及饲养成本,快速提高牧场繁殖水平。同时要及时做好产后监控记录,包括产后10 d内体温监测;产后8- 10 d尿酮监测;子宫分泌物情况,产后5d检查后驱恶露是否感染,子宫内的分泌物是否异常;真胃变位情况,对产后30 d内采食不佳,产量下降等听诊是否变位;瘤胃的充盈度和蠕动、乳房的充盈度和乳房炎症等,以达到数据化管理,根据监控记录分析问题及时建立解决方案。

3 产后管护

对新产牛进行科学护理至关重要,可发挥其潜在的泌乳期奶产量,重建其正常的繁殖功能和及时受孕,降低产后淘汰率[1]。饲养管理方面要精细化,注重TMR制作效果以及精粗比例,补充维生素和钙、磷等微量元素,确保奶牛饲料营养全面,科学合理。

3.1 产后护理

犊牛出生后及时去除口、鼻内的粘液、剪断脐带(5cm左右),再用5%碘酒对脐带、外伤进行消毒,1h内强制给犊牛饲喂3-4 L的合格初乳,保证足够的抗体蛋白量。母牛产后身体状况差,消化器官十分虚弱,繁殖器官创伤严重,及时对奶牛胎衣脱落情况、子宫恶露排卅情况进行检查护理,若12 h内胎衣仍未排出,要及时处理,并做记录,产后14 d检查阴道排出物的洁净程度,发现严重不洁净时要进行治疗;每天对新产牛进行检查,对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奶牛要及时处理;新产牛肢蹄软、负重能力差,要每周进行2次蹄浴。

3.2 产后饲养管理

新产奶牛中头胎牛和经产牛应分群饲养,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通常占牛位的80%即可;确保牛舍环境干净卫生,牛床垫草充足,提供足够大的运动场地,增加分娩奶牛的活动量,确保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提供充足、优质和新鲜的TMR日粮,增加干物质的比例,确保奶牛自由采食,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有助于奶牛产后机体的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饮用水的质量,防止因饮用水引起腹泻等疾病。

4 缩短奶牛产后发情间隔

缩短奶牛产后发情间隔主要从营养措施、管理措施及相关繁殖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营养不良通常会加速卵巢机能的衰退,对于分娩后的奶牛应采用科学喂养的方法,注意饲料的质量,确保营养物质的摄人,同时在饲料中注意添加异位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维生素E可提高产后发情率,奶牛机体内铜缺少会导致繁殖性能紊乱、卵巢机能下降,但无论添加何种物质,都要掌握用法和用量,确保奶牛实际喂食方法与制定喂食计划保持一致[2]。对于产后发情间隔较长的奶牛,可以在产后2周左右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前列腺素类药物,加速奶牛机体生殖器官的恢复,防止器官感染,增加排卵,提高卵细胞的成活率,提高产后繁殖率。

5 产后疾病预防及治疗

刚生产过的奶牛需从产房移进单独的牛舍中,有利于检测产后母牛的身体状况。新产牛由于产后体质弱,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影响奶牛正常生产,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正确预防和早期治疗各种疾病尤为重要。①要做好养牛场的消毒。建设专用消毒池、完善消毒设施。健全消毒制度,每周对牛舍进行消毒一次,最好配备荧光灯消毒设备,确保日常消毒有效。消毒液建议配备3-4种,避免使用单一消毒液出现耐药性。②做好牛群免疫。一些规定强制接种的疫苗,如口蹄疫、结核病、布病等,都要根据防疫要求强制免疫。③治疗。奶牛养殖期间,子宫炎、乳房炎等的危害最大,严重影响奶牛受孕和泌乳,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干奶期需要加强卫生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干奶后期需要药浴2d,观察15 d,干奶时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治療;针对双胎、助产死胎、产道伤、胎衣不下、低血钙症等异常群体采用非甾体药物福新安和头孢噻呋钠、VBI肌肉注射,另外,口服钙制剂或静脉给予糖、钙、VC制剂;对于子宫炎、胎衣不下除采用以上方法外,对奶牛子宫内合理投放长效土毒素,连续使用1O d[3]。患有产褥热的奶牛给予足量的钙;患有酮病的奶牛补充足量的糖,口服丙二醇400 - 500 mL,配合健胃药在产后常规灌服,以防止继发真胃变位;要对真胃变位的奶牛及时手术。要按照“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奶牛的痛苦,提升牛场经济效益。

6 结束语

日常养殖中应做好奶牛产后护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奶牛产后的各种疾病,保证奶牛的良好的生产状态,提高繁殖性能,减少新产牛的被迫淘汰,进而提高奶牛养殖业主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建丽.奶牛产后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J].中国乳业,2015(3):50-52.

[2]魏玉兵,贝丽琴,杨小伟,等.奶牛产后发情延迟及解决方案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1):51-53.

[3]王赞江,张幸开,金丹杰,等.新产奶牛产后的保健监控与护理[J].中国乳业,2012( ll):24-26.作者简介:李新华,女,张家口人,大学,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产后护理奶牛保健
小奶牛便签夹
奶牛吃草
人性照护理论在我国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浅述如何做好母牛产后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奶牛的家》
美味奶牛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