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籍装帧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创新研究

2019-09-10戎青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期
关键词:构图图形文字

戎青

【摘 要】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主要呈现在封面、扉页和插图上,包括文字、图形、色彩和构图四大元素。设计者要合理搭配这四大元素,一方面彰显书的内容,另一方面吸引潜在读者的眼球,帮助读者迅速理解书籍进而发生购买行为。文章主要从封面和扉页这两个方面研究四大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文字;图形;色彩;构图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1-0072-02

0 引言

书籍装帧是一门艺术,是书籍的装潢设计工作,它将材料工艺、思想艺术、外观内容等元素融为一体,最后凝聚于一本书。具体而言,书籍装帧设计涉及纸张、开本、字体、字号、板式、装订、印刷和制作等方面。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主要呈现在封面、扉页和插图上,包括文字、图形、色彩和构图四大元素。视觉装帧效果主要取决于这四大元素的优化组合。读者在接触一本书时,最先感知到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书籍的装帧设计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书的取舍和评价。高质量的书籍装帧设计,会让读者对书的内容充满期待,读者会认为书的内容也是高质量的。所以,书籍的装帧设计除了要契合书的内容、性质和用途,更要考虑到读者的体验,尊重读者的喜好。书籍装帧的作用除了保护和美化书籍外,还要做到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需要设计者从各个视觉语言入手,努力探索新颖且独具创新性的设计。

1 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的作用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文字具有3个美学特征: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义美以感心。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设计师要注重文字的形美以感目。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要具有可识别性和艺术审美性。书籍装帧中,对文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封面和扉页上。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有两种形式,即图形文字和记录文字。

1.1 可识别性

文字是书籍装帧中最重要的视觉语言之一,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鸿沟,扩大语言交际的时空性。印刷在封面上的文字是链接书籍和读者的纽带,直接将书籍的主题内容传达给读者,帮助读者从书海中快速定位到心仪的书籍。因此,封面和扉页上文字的设计宜清晰、准确、可读且可识别。尤其是封面文字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书籍的销售量的高与低。绝大部分书封面和扉页的文字设计,都是比较简约的,以记录文字为主,很少精于艺术化设计,目的是让读者迅速准确地读懂字面意思,了解书名,从而帮助读者迅速做出抉择。

1.2 艺术审美性

图形文字是建立在文字的图形化特征之上,是图画形式的表意文字。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至今文字结构仍然符合图形审美的构成原则[1]。在封面设计中,设计师常常利用文字的特征,化文字为图形,达到图形合一,既可以满足文字的可识别性,也增加了设计感和美感,进而与书的内容达到完美融合的效果。如图1所示,《禅》这本书主要讲述人对自身的省悟和思考,设计者将“禅”这个字图形化,故意将字的左半部分调整位置,使得“示”字旁与右半部分“单”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图形。仔细看这个图形,“单”字顶部的两点被设计成眼睛的形状,下面是人的嘴巴部分,整个“禅”字幻化为一个人体的抽象表达体,符合本书的宗旨人与禅合一,从人的自身体悟“禅”的意义。

2 书籍装帧设计中图形的作用

苏珊·朗格认为:图画与文字均是一种符号,用以表情达意,交流传达信息。书籍装帧设计者需要从图形设计的意义角度出发,研究图形与文字组合时的内在语义,甄别出差异性,找出共同点。图形艺术在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后,需要设计师进行二维设计将图片展现在书的封面和扉页上。在书的封面设计中,圖片要和文字形成一种整体形象,形象生动且简洁地传达出书的主题。各种图形设计意图表达最终要体现在书的内容上。如图2所示,《日本茶味》这本书,主要讲述日本茶道,封面设计简洁生动,契合书的内容,彰显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封面上除了书名、人名和出版社这些必要信息,就只有一个茶壶和两个茶杯。图片内容和书名高度契合,读者一看,就明白书的内容。图形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可以迅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进而探索书的内容。

在书籍装帧中,图形设计应该结合正文视觉流程、版面编排、纸张开本等方面综合考量。书籍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书的封面,而封面中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就是图形。图形不仅要美观,更要饱含信息量,吸引潜在购买者的注意力。图形的视觉传达效果可以超越文字,即使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通过书籍封面上的图片知晓书的内容。在琳琅满目的书店,一本书要如何迅速地吸引潜在购买者的目光,封面图形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3 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也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不一样。为了契合书籍的个性特征与功能,设计者要努力寻找合适的颜色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喜好和审美需求。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读者,对于书籍的色彩喜好是不同的。通常而言,儿童读者喜欢亮粉色、亮黄色、橙色、红色、亮蓝色等,这些颜色纯度和饱和度较高,鲜艳亮丽、可爱天真,比较符合儿童的审美。女性读者偏爱柔粉色、淡黄色等马卡龙色系,这些柔和的色调契合女性浪漫温柔的情怀。男性读者偏爱黑白灰等冷色系,这些颜色彰显着理性和低调的气息,比较符合男性读者的审美。色彩能展现个性、表达自我,应善于发现色彩、认知色彩、剖析色彩、运用色彩、创造色彩,呼唤出不同层次、不同情调的书籍设计。如图3所示,《音乐神童加工厂》这本书,主要讲述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封面大面积用了亮黄色,颜色定位很准确。虽然这是一本主要给家长看的书,但是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儿童的。亮黄色比较活泼可爱,和灰色的儿童和吉他剪影相映成趣,颜色搭配得生动简洁,非常引人注目。

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承载了丰富的情感。读者凭借视觉经验、记忆、联想等主观因素借助色彩传达出的信息来理解书籍的内容。封面和扉页是书籍内容的集中体现,是书籍的门面,对书籍既起着保护作用,又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此外,封面还有广告推广的作用。故而,封面色彩设计既可以体现和传达书籍内容和精神,也可以促进读者的购买欲。通常相较于文字,图形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而色彩比图形更容易被记忆。根据书籍内容的不同,色彩设计的运用和规律掌握也不同,要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书的独特性,用最感人、最形象、最容易被视觉接受的色彩表现形式,在有限的画面中诱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2]。

4 书籍装帧设计中构图的作用

书籍装帧设计中,构图主要体现在封面和扉页的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理解书的内容,提炼出可视觉化的主题。其次,设计者要综合考虑大小、轻重、高低、聚散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构图,突出重点,表达主题[3]。其次,要结合文字、图形和颜色这几个重要元素,统筹兼顾,形成一个相互辉映的整体。如图4所示,《写作课》这本书的构图就很巧妙,此书的主题就是写作。封面的中间位置文字和图片相映成趣,一张桌子上放着一本书和一支笔,桌子上是一盏灯,光线照到的地方,文字显现出温暖的黄色,和灯光相一致。整个封面用了蓝色、黄色和白色3种颜色,简洁生动。

5 结语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中的文字、图形、颜色和构图是设计师们尤其需要花心思的地方。在理解全书的内容后,设计者要调用文字、图形、颜色和构图这四大视觉语言来使得抽象的主题视觉化,进而迅速抓住潜在读者的眼球。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对这四大视觉元素的优化组合设计。

参 考 文 献

[1]易中华.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双重性[J].包装工程,2011(4):33-35.

[2]刘瑞.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语言[J].编辑之友,2012(2):109-111.

[3]葛玉峰.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立意、构图和色彩及其应用分析[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1-34.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构图图形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