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创农村幼儿园特色
2019-09-10焦水心
焦水心
芮城县西陌中心园成立于1998年2月,2012年8月成为芮城县党政北园“一体化”管理园,2015年8月异地改建“三位一体”标准化幼儿园。刚接管时,园内仅有66名幼儿,4位教师。院内杂草丛生,设施陈旧,几间简陋的校舍还是租赁的民房,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六年来,在教科局幼教股的正确指导下,总园先后投入100多万元,采取多种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育,加强了幼儿园的特色办园理念,使幼儿园在师资建设、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一、家园配合,共同收集乡土资源制作材料
我们向家长介绍乡土材料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家园配合,共同收集。我们设置了一间材料室,将收集回来的乡土材料分成植物类、沙石类、民间劳动工具类、昆虫动物类和其他废旧日用品类,将各种瓦罐、树杈、瓶子、树墩、玉米皮、纸箱、木棍、麻袋、草席、石头等乡土气息浓厚的废旧材料分门别类,这些为我园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开设特色鲜明的活动区域
我们利用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幼儿的爱好出发,顺应其天性,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为幼儿创设了符合各年龄特点的室内区域活动,如家庭区、美工区、建构区、图书区、玩具区等,还在户外开设了以下公共区域。
1.泥巴区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利于塑形的泥土、瓶瓶罐罐、小铲以及幼儿采集来的花花草草等。幼儿通过探索各种泥的特性,在泥巴上进行拓印,团泥、和泥、捏泥,通过操作,自己掌握泥的软硬,并通过想象捏出各种东西,不同年龄的幼儿都可以在操作中体会到快乐。
2.种植区
我们利用幼儿园的空地,为每班开设种植区。幼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取要种的植物种类,一起翻地、播种、浇水,并利用图画的形式把植物从播种、发芽到成熟的一系列生长变化过程进行记录。
3.欢乐谷
我园利用地形、地势,合理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欢乐谷,并在里面投放了稻草、麻袋、塑料管、塑料瓶、木块、麻绳、草编、木桩、瓦片等,幼儿可在其中滚、爬、摸、打,并利用这些材料尽情游戏。
4.艺术区
教师在艺术区中投放了衣服、头饰、录音机等,幼儿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并利用自然界中的叶子、野草、野花等开展“我的时装秀”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敲打区域中投放的锅、碗、瓢、盆、瓶子、锅盖、水桶等,感知各种声音的变化。
5.涂鸦区
我们将收集回来的各种具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如瓦片、木块、木桩、瓦罐、树枝、蛋挞、树叶、油桶等放置在涂鸦区,并投放了豐富的颜料让幼儿进行涂鸦。
三、开展丰富的传统活动
每天定时开展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跳绳、皮筋、铁环、飞盘,还有PVC管制作的呼啦圈、奶粉桶制作的高跷、空调箱制作的坦克和魔法洞洞、纸箱制作的独轮车、废秸秆制作的枪炮等都成了幼儿最喜欢的玩具。更有趣的是大中小班一起开展混龄游戏,跳皮筋、顶牛牛、滚铁环、跳高山、翻花绳、打面包、推小车等民间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愿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游戏活动,使我园真正成为一所富有乡土特色的农村幼儿园,让幼儿在乡土游戏中获得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