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炫酷的直升飞机

2019-09-10刘苏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1期
关键词:直升飞机竹节螺旋桨

刘苏

游戏背景

竹节棍是一款积木类玩具,属于一种线性积木,有各个不同的长度,能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而且竹节棍拥有不同的卡榫设计,可以锁住造型,让其更结实、更稳固。

竹节棍可作为3-4岁幼儿对空间立体结构的入门学习,培养锻炼空间立体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可适用于年龄更大一些的幼儿,但同时对精细动作的要求也会更高,可以培养和锻炼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过程

情景一:从“互不干扰”到“共同合作”

一天,小珂、李松筱和欧梦飞一起去玩具区拿了竹节棍各自搭建,谁也不理会谁。10分钟后,李松筱遇到了难题:“老师,我搭好了一个小桌子,可是拿不起来,一动它就会掉!”后来,小珂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搭好的飞机不能碰,一碰就掉了。”原来,李松筱和小珂一样,都是把竹节棍轻轻地放在上面,一个搭一个,没有卡紧。然而,我发现欧梦飞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便对他们说:“老师发现,欧梦飞似乎找到窍门了哦!”这时,小珂和李松筱着急地在那里大叫道:“欧梦飞,你怎么搭的呀?为什么我的就不行呢?”欧梦飞说:“这个太简单了,只要在两根竹节棍中间竖着插入一根竹节棍,就卡紧了。”李松筱和小珂兴奋地说:“哇,欧梦飞,你好聪明呀!”“我想和你一起搭。”李松筱叫着。“好啊好啊,那我们三个一起搭吧!”“嗯嗯,要不搭一个直升飞机吧,多酷啊!”

解析与反思

刚开始,幼儿都是自己搭自己的,谁也不理谁,后来在游戏中慢慢地发现其他小朋友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便想和其他幼儿一起玩儿,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作为教师,要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幼儿从“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游戏状态到“共同合作”的状态,只因教师巧妙的提醒——“某一个小朋友好像找到窍门了”,便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他是怎么搭紧的呢?我的怎么就不行呢?”

情景二:一起计划搭直升飞机

幼儿决定一起合作搭直升飞机后,我便先让他们商量一下,先把直升飞机的草图画下来。画完后,欧梦飞有点担心地说:“这个看起来有点难啊!”李松筱在旁边自信地说:“老师,我们一定会搭好的!欧梦飞他有窍门!”其他幼儿也七嘴八舌地发言道:“这个螺旋桨看着好酷啊!”“因为有螺旋桨,飞机才会飞起来啊!”

解析与反思

一开始的时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竹节棍玩具,在确定了直升飞机的草图后,他们能具体地知道直升飞机的各个部位,说明幼儿对直升飞机的结构已经有所了解。

在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知道幼儿的具体目标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地规划自己的目标。

情景三:忽略了内部结构

了解了直升飞机的结构后,幼儿便开始尝试拼搭直升飞机。他们先在最下面放了两根竹节棍作为支架,又在竹节棍左右两边的凹槽里各纵向搭了1根竹节棍,形成十字交叉状,通过十字交叉堆叠拼搭出立体造型。这个时候,我便发现了问题,他们只顾着搭外面的架构,完全忘记了内部结构,但我没有提醒幼儿这个问题。简单的外部结构搭好后,幼儿仍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我便轻轻地碰了一下,这时幼儿才发现飞机的结构不稳。欧梦飞最先反应过来:“是不是因为我们只搭好了外面,里面什么也没有搭,也没有卡紧,所以它才会不稳。”我向他投去了肯定的目光,可是内部结构又该怎么搭,这个问题又难住了幼儿。

解析与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观察,开始拼搭直升飞机,但是在完成外部结构之后,发现只是片面地搭好了外部结构,内部既没有支撑,也没有卡紧。这是幼儿在游戏中的发现。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的各种问题,但要学会等待,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者一句言语来提醒幼儿,同时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

情景四:第一次拆卸,第二次搭建

幼儿发现直升飞机的问题之后,认为必须把搭好的直升飞机拆了才能重新搭内部结构,情绪明显低了下来。这时,李松筱第一个站出来说:“没事,拆就拆,我们重新再搭就好了嘛,不能放弃!”小珂和欧梦飞也在旁边附和道:“就是就是,重新搭就好了嘛!”说着,他们就把搭好的直升飞机“哗”的一声弄倒了。这时,我对他们说:“加油!”

解析与反思

游戏过程中,幼儿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已经完成一半的直升飞机,需要拆掉重搭的想法难免会影响幼儿的情绪。这时,一个勇敢的幼儿做出表率,会让其他的小伙伴信心倍增,让身为教师的我很是敬佩!

作为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给予幼儿一些思考的时间,可以让他们自己商量,不必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想法。在幼儿做出自己的选择后,要肯定幼儿的做法,及时安抚幼儿的情绪,让他们坚定自己最初的信心。

情景五:怎样搭螺旋桨

幼儿在把搭好的直升飞机拆了之后,直接从最下面的支架开始搭起,利用卡榫原理,用7根竹節棍横竖卡紧,拼搭出一个固定的基本结构。在固定的基本结构中间,幼儿在支架的左右两边各竖着拼了2根竹节棍,利用十字交叉原理,直接先把内部结构固定好。这次,幼儿给直升飞机的外部结构留下了空间,用最短的竹节棍和1根长一点的竹节棍在基本结构上十字交叉交替往上拼搭,直到拼搭到自己计划中的高度,又用2根竹节棍上下拼搭在直升飞机的后面,用风扇模型和1根最短的竹节棍搭好了飞机的尾翼。然而,他们还有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螺旋桨。大家在一起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螺旋桨的结构,便向老师投来了求助的目光。

解析与反思

面对第二次重新搭建,幼儿并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认真完成自己的计划,并且在第一次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变,可以看到幼儿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幼儿重新进行第二次游戏,教师应给予支持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坚持,给幼儿充分尝试和探索的空间,并且有所改进。

情景六:我们的直升飞机完成了

螺旋桨的问题迟迟困扰着幼儿,面对幼儿求助的目光,我给了他们一点小小的提示:“其实,螺旋桨的结构和你们刚开始搭的底座结构是一样的,利用十字交叉原理交替卡紧。”“啊,我知道了!”李松筱兴奋地大叫起来。他先把2根短一点的竹节棍和1根长竹节棍放在中间,然后在最上面的凹槽里插入2根长竹节棍,又在中间的凹槽里并排插入2根长竹节棍,形成十字交叉状,最后在十字中间四个角都插入1根短竹节棍卡紧,螺旋桨完成了。幼儿轻轻地从直升飞机的最上面取出2根竹节棍,把螺旋桨插进去,然后再把取出的竹节棍放上,卡紧。好了,直升飞机终于大功告成!经历了一次拆卸,幼儿在不放弃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直升飞机的搭建。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解析与反思

面对螺旋桨如何搭建的问题,我只给了幼儿一个简单的小提示,他们便想出了解决办法。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困难只会让幼儿更加迎难而上,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幼儿面对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时,如果任由他们一直在那里胡乱猜想,也许会适得其反,消耗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这时候,教师应该给予一些小小的提示,不必过多,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会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游戏反思

在此次拼搭活动中,幼儿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困难:片面的拼搭、第一次拆卸以及怎样搭螺旋桨。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开始关注一些小细节,感知各个物体之间的连接,让他们对空间的认识以及结构的理解都得到了发展。为了完成目标,幼儿之间能很好地进行交流,互帮互助,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还表现出了专注、坚持、自信的学习品质。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我自己也感触良多。比如幼儿不放弃的这种心理状态就让我很吃惊。我还学会了如何对幼儿進行观察,积极地去理解幼儿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猜你喜欢

直升飞机竹节螺旋桨
蜻蜓与飞机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竹节人”中说“趣味”
直升机旋翼和螺旋桨飞机螺旋桨的区别
菜鸟看模型
船模螺旋桨
羊羊来了
水上直升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