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加力行政推进着力提升芮城学前教育整体办园水平
2019-09-10李俊丽
李俊丽
2012年12月,芮城县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实验区;2016年2月,芮城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承担了两项国家试点任务,即扩大普惠性资源和贯彻落实《指南》。围绕国家和省试点任务,在这六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为了提高我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促进课程内涵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外出学习。一是外出学习先进的理念。要想做好学前教育,我们不能局限于芮城县,而要走出去,多向别的地方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前,我们曾到上海考察二期课改的游戏活动,到北京、深圳等地参加高瞻课程主动学习模式的培训,到浙江安吉考察安吉游戏,到江苏无锡考察课程游戏化,到浙江宁波考察课程新样态等。今年10月,我还到丹麦去考察幼儿教育。在外出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理念冲击着我们的头脑,更坚定了我们把游戏还给儿童的信念。今后,我们还会组织更多的园长、教师走出去,多看多学。二是外出跟岗学习。从2012年起,我们和山西省康乐幼儿园、北京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建立了教师培训联盟,目前已累计派出100多名园长、副园长到这两所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
内部学习。线上,我们利用微信网络平台学习。我县创建了网络研修《指南》平台,自2017年10月起,全县教师每两周一次在网上用案例的形式解读《指南》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求每所幼儿园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把学习的照片和视频发送到群里,还会统计园长和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分享。线下,一是全员培训。从2013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以“游戏”为主题的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共计6次,使全县教师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开展城乡大教研活动。从2016年开始,我们以县直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在全县建立了五大教研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所辖幼儿园10余所。各片区龙头园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每月组织一次以游戏为主题的片区集体大教研活动,并强制要求本片区的园长、教师全员参加。具体到活动开展,每个片区都会建立各自的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征集各园在开展游戏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让各园所搜集资料,带着问题参加教研。教研过程中,要求园长全部参与,如有不能参加者,必须向教育局请假。
二、行政干预,彻底改革课程模式
为彻底改变全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自2012年起,我们多次随机走进各幼儿园进行检查落实,对“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为彻底纠正“小学化”倾向,我们主要从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室内环境空间布局、户外活动和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让幼儿园不再是以上课为基本模式,而是以游戏为基本模式。
具体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我县规定每天由幼儿主导发起的户外游戏活动不少于2小时,室内区域游戏时间每次1~1.5小时,并要求所有幼儿园至少每两周要组织幼儿到户外远足一次。2018年冬天,我们就下发通知对各幼儿园提出如下要求:冬天天气较冷,各幼儿园要按照“没有不合适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衣服”的户外活动理念,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坚持带幼儿到园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把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念落到实处。并让各园把园内户外活动和园外社会实践活动的视频、照片或报道发群里共享,教育局在年终对各园的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并通报。
三、活动推进,多渠道落实游戏课程
1.发挥县直园示范作用
在开展游戏课程方面,我县充分发挥县直园的典型示范作用。县直园先对游戏课程进行重点突破,然后我们便在县直园舉办全县游戏活动观摩会。全县所有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参加本责任片区的观摩活动。五年来,我们在县直园举办了多次室内、外游戏活动观摩会,为全县幼儿园开展游戏课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举办区域游戏推进会
从2013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区域游戏推进会。比如2018年上半年,我们召集全县所有幼儿园举办了为期八天的区域游戏推进会。利用芮城县东西向较长的地理特点,我们按照东、中、西的地理划分,分城区园、乡镇中心园和农村园分层推进。每次推进会,我们都组织该片区所有的园长、副园长参会,上午参观4~5所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下午进行研讨。研讨过程中,先由被观摩幼儿园园长汇报如何开展游戏课程,其他幼儿园园长听后既要说出别人的优点,还要明确自己下一步的做法,然后专家团成员逐个进行点评,最后由幼教股总结并指出方向。八天时间里,推进会覆盖了所有的幼儿园,强制性地让游戏在所有幼儿园变成常态化。推进会结束,我们对结果进行通报,61所幼儿园中的29所被评为优秀,剩下没有被评为优秀的幼儿园,我们会在后期逐个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不搞集体教学观摩活动,不检查幼儿园的档案,而是围绕“游戏”进行检查,包括室内外分别创设了什么区域,投放了什么材料,材料上的标记是什么,幼儿是如何玩的,教师是怎样介入的等。
经过六年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尝试,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幼儿园就是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这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和材料,教师支持幼儿的游戏,是我们幼儿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以我们一切的监控手段都是围绕游戏来实施。我们落实国家政策和《指南》的精神,目的就是把游戏变成所有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虽说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把游戏的权利还给了幼儿,但幼儿园不只是游戏活动。就目前的情况来讲,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什么时候介入,介入的策略是什么,如何来写观察记录,又该如何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来支持幼儿的下一步学习。未来几年的工作,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系列的培训和进一步的探究,包括把游戏生成教学,把教学生成游戏,游戏和教学的有效融合等。
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山西省能按国家的要求在保障机制方面有所改变和突破,能够出台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标准,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制定编制标准等。总之,我们期待能够在更好的顶层设计下,吸引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也有信心办出更优质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