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孤独》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9-09-10蓓蓓

新晨 2019年1期
关键词:何塞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蓓蓓

提到《百年孤独》,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买的人很多,读的人很少的经典之作”“史上最晦涩难读的文学作品”“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没错,这些榜单《百年孤独》均有上榜。那《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忘记人名

提到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本《百年孤独》中的一大家子人,最让人头大的就是人名。

其实仔细看一下,男性角色就是重复着用“奥雷里亚诺”“何塞”“阿尔卡蒂奥”命名,女性角色就是用“阿玛兰妲”“蕾梅黛丝”命名。

老马用这些重复的名字命名,当然不是为了增加我们阅读的难度,而是有深意的。人物的性格与其名字有一定的关联,名字相同的角色,其性格特征也相似。

“阿尔卡蒂奥”大多都是纵欲的、随性的。这里的欲望有对生活的控制征服欲,也有情欲、物质欲。比如作为布恩迪亚家族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就是一个有控制征服欲的人,极富创造力,不满足于自己落后的生活。第五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十分贪恋财产,最后找到了祖上留下的金币,但也因金币而死。

而“奥雷里亚诺”多是执着坚韧、性格孤僻、沉闷压抑,且基本没有后代。比如第二代的次子奥雷里亞诺·布恩迪亚上校在娘胎里就会哭,出生的时候睁着眼睛,从小就有预见事物的本领,参加过多次内战,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枪决,但均能未卜先知,幸免于难。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从小无父无母,被姑妈抚养长大,特别孤独沉闷,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羊皮卷。

但是第四代中的双胞胎俩兄弟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性格不符合上面所说的性格特点,阿尔卡蒂奥第二比较沉闷孤僻,奥雷里亚诺第二比较纵欲,这是因为可能两个人从小被互换了身份。

女性角色中“阿玛兰妲”大多对爱隋比较执着,喜欢自己的侄子。比如第二代中的阿玛兰妲曾与姐姐同时喜欢上一位意大利技师,特别执着,最后因误毒死了自己的嫂子而停手,但是后来又与侄子搅和在一起。第六代中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也与自己的侄子搅和在一起,生了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难产而死。

“蕾梅黛丝”大多退场比较早,上面提到的上校的妻子蕾梅黛丝就因意外被毒死而早早退场,后来的美人儿蕾梅黛丝二十多岁的时候,变得极其苍白,几近透明,一阵风吹过,和床单一起升天了。

忘记故事情节

《百年孤独》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其实就是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

好,下面我们来拓展丰富一下这个句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

这个家族的名字叫布恩迪亚家族,这个家族的特点是注定孤独,从荒芜的沼泽中兴起,最后被一阵飓风卷走抹去,被世人忘记。

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布恩迪亚家族在一百多年间,因为权力、情爱的轮回而起起落落,由于书中运用大量的篇幅影射了殖民、独裁、战争、革命等内容,所以《百年孤独》通常被认为是“反映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拉丁美洲风云变幻的历史”。

而七代人,其实就是画风不同的七出大戏。

忘记评价

《纽约时报》曾赞誉道:《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莫言说:“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余华说:“《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现在我的孩子也已经读完这本书,他在英国跟我一块在火车上读的,一边读还一段一段念给我听。这是一本天才之作。”

苏童说:“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长销书,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马尔克斯曾说过:“死后封圣对我毫无意义,我只是一个艺术家。”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这真的是一本值得认真读的书。

马尔克斯从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曾说童年是他一切创作的根源。外祖父曾参加过两次内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上校。其实在马尔克斯看来,《百年孤独》实际上是借助了“爱讲故事的外祖母的口吻”,“她老人家讲故事就是这种方式,好像人物就在眼前,事情正在发生……而且常常人鬼不分、古今轮回。”

1965年,马尔克斯在路上开车的时候,突然获得了《百年孤独》第一章的灵感,随即掉头回家,每天与香烟为伴,闭关18个月,写出了这部传世经典。当然,这背后少不了他妻子的鼎力支持,哪怕家里欠债,哪怕需要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维持生计,也没有断过老马的稿纸。

读完《百年孤独》,你可能只记得长着猪尾巴的婴儿,可能记得下了四年十一月零两天的雨,也可能是记得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蕾梅黛丝,更可能是都忘了。

但这些读过的书,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未见其用,却拓展了我们生命的维度,而且早已融化进我们的血液里、身体里、思想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许什么时候就能让你灵光乍现,不囿于形式,成为真正的“高手”。

猜你喜欢

何塞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开“垃圾银行”的秘鲁少年
一名清洁工,捡出一座图书馆
马尔克斯与略萨
一个办家庭图书馆的拾荒者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十字街头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