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2019-09-10李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重要性小学数学

李兰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还因为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数学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首先就是课堂导入,引导学生由复习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新知识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使用巧妙的教学方法,不着痕迹地引入到新课的教学环节。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富有趣味性,所以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措施,不断提高导入的效果,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作用

1.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沟通理解。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方式基本上还是我们熟悉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方式。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增加老师的威严感,但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疏远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克、千克、吨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虽然学生也跟家长去超市购过物,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还是不太明白。在上课前,老师可以先准备一台盘秤和电子秤,还有一些物品(水果、盐)说:你们经常陪妈妈去超市买东西,都是导购阿姨给你们称商品的重量,然后到收银台结账,今天你们亲自称一称,看看究竟一个苹果有多重,一袋盐有多重好吗?最后指名让学生去称,然后报出物品的重量。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必然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老师的语言自然亲切,方式实践性较强,让学生更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也更加愿意去探究,去学习。

2.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心较强,又好动,注意力不太集中。在课堂学习中,很难持久性地坚持一种听课方式。再者,数学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加上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会进行一些课间活动,注意力相对分散,在上课时,老师如果直接开始教学,效果势必不是太好。所以,应该采取恰当的导入方式,先来吸引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使他(她)认真去倾听,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不仅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韩信点兵的故事吗?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尤其是数学课上的故事)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是中国古代数学方面的创举,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韩信是怎样点兵的?然后,出示韩信点兵的图例,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列式计算,还要说出每个算式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故事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并认真倾听,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探究和列式,顺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3.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启蒙教育,虽然内容相对简单易懂,但是因为它也包含了一些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形式抽象,不易理解,对于那些思维能力不够灵活,理解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数学学习内容之间还有一些关联性,如果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太好,就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所以,导入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的读写”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复习已学过的计数单位和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导入,再来学习多位数的读和写,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一些。所以,数学课堂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可以培养学生主动预习自学的习惯。

课后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对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自学,则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而有效的导入,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时,因为有之前两步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自学,在第二天的上课前,先出示两步混合运算练习,让学生练习,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出示新授内容例题,让学生根据预习的过程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和原因。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补充和总结,从而得出运算规则。这样的导入,不仅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预习自学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所以,課堂导入虽然只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导入方式,有利于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玉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J]. 学周刊, 2012(10):82-82.

2.沈长华.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 大观周刊, 2011(36):149-150.

3.叶炎鑫.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J]. 内蒙古教育, 2016(14).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重要性小学数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