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策略研究

2019-09-10赵帅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初中地理渗透

赵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初中地理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何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初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此作为学生的行为指导,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环境教育;初中地理;渗透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严重,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容易造成生态失衡,而且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鉴于此,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成为保护环境的“先锋”,积极发挥他们“接班人”和“主人翁”的地位,从而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势在必行。

1.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要正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破坏严重,就会使大自然的生命力逐渐消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自然界将无法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学校负担起人类的生存需求。通过观看近年来的地理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高山冰川都存在消融现象,海平面也在上升,越来越多的动物物种濒临灭绝。[1]由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逐渐超过全球人口的增长率,自然资源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耗殆尽,我们被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青少年是人类发展的希望,是人类火炬的接班人,只有激发起他们的环保意识,才能调动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从而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广大教育者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初中地理作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与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地理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获得理想的活动效果。

2.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2.1明确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育实践中,老师在渗透地理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目标性原则。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渗透过程中应该具有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树立培育学生环保思维的教育意识,并且将其贯穿到初中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进环保教学模式,解决影响学生环保意识提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初中生环保意识提升扫清障碍。[2]在此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环保知识,实现地理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教师需要先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和学习,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当前气候的变化趋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便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实现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

2.2挖掘校园内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环保认知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充足的教学资源来渗透环境教育,比如图书馆的图书、网络资源平台、黑板报专栏等,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环境资源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认知。[3]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香港的美丽图片:宽敞明亮的马路、路旁的各种植物、优美而洁净的环境。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香港如此美丽?并得出结论:①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历史、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②香港市民養成了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③香港的绿化面积多,绿化率达70%。最后,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作业:根据香港的环境保护经验,对我们校园进行绿化设计,既要做到环保,又要体现美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3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

除了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学,教师在课外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师要利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环境保护知识,以此为前提,组织相关的环境保护主题为方向的节日纪念活动,比如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等。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会定期组织民众参加“绿色行动”等公益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参与到社会环保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强化学生环保观念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环保素养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地理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鉴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其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行动来保护环境,从而成为新一代的“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张利.试论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08).

[2]王裕东.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互联网教育,2018(06).

[3]赖兴贵.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教育论坛,2017(24).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初中地理渗透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