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产业转型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19-09-10赵一青黄燕玲罗盛锋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全域旅游体系建设

赵一青 黄燕玲 罗盛锋

[摘 要]文章以湖南攸县为例,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通过分析攸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全域旅游背景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围绕产业突围、转型突破,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厕所、旅游信息服务等方面,探究全域旅游背景下实现攸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旨在为解决产业转型地区旅游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产业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1-0046-06

一、引言

近年,我国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旅游公共服务还存在着供给方式单一、运行体制不完善等不足[1] [2]。旅游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革新旅游发展理念,增加有效供给,解决旅游业“供需错配”问题。全域旅游的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强调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旨在对旅游地统筹规划,产业融合,推动旅游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建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旅游局“515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添全新发展动力。“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整合全域资源,补齐短板,重点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018年,湖南省攸县积极响应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全域旅游理念做活“旅游+”文章,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攸县作为旅游资源富集地,如何以全域旅游为指导,促进全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突破性发展,成为当前攸县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

二、文献回顾

国内对旅游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7年,以“旅游公共服务”为关键词,时间截止到2018年7月,CNKI中国知网总库刊载的相关核心期刊论文有145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见下页图1),旅游公共服务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公共服务内涵、体系构架、产业产品等内容。

学术界对“旅游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但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徐菊凤等(2014)在李爽等(2010)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旅游公共服务是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和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并基于目的地公共利益而向旅游者提供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服务[1]。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是解决旅游目的地供需错配的关键[3]。旅游公共服务要与社会公共服务相融合、供给的市场要与非市场相融合,旅游软、硬件公共服务要相融合,从旅游产业综合特性入手,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民生服务力度等的目标[4]。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指在其一定的供给模式与政策规范下,依据一定的供给形式形成的有机联系且相互制约的整体[1-2]。李爽等(2010)、荣浩等(2015)从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及分类框架进行了探讨研究[5-6]。黄燕玲等(2010)、程道品等(2011)立足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7-8]。基于政府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包括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交通、旅游志愿、旅游投诉处理及旅游救助服务等几方面[9]。刘小军(2008)将旅游公共服务划分为基础性、市场性和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3大类[10]。徐菊凤等(2014)从5个W和1个H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内容体现为旅游基础设施、目的地推广、旅游权益保障三大方面[11]。王佳欣等(2017)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认为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分为旅游交通便捷、旅游公共信息、旅游惠民、旅游安全、旅游行政等5方面,并强调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是影响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12]。侯晓丽等(2011)指出低碳旅游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旅游信息、技术创新、旅游科普、政策管理等服务[13]。此外,还有旅游公共环境服务 、旅游交流服务设施、旅游金融服务设施 、旅游行政服务及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14-17]。常文娟等(2015)指出旅游公共服务内容涵盖旅游公共硬件、软件及监管3大服务内容,强调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供给主体及运行保障上都存在普适性内容,但不同地区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顺序及建设重点存在差异[18]。

在实践方面,2006年,上海世博会构建了集旅游城市、信息、救助、消费者权益、突发事件应急及志愿者等服务系统于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19]。2007年,我国首个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在厦门落地。2010年,我国首家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在桂林市挂牌成立。2011年,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在全国率先运行。随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系列规划的出台,我国开始全面、系统地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李金早在《当代旅游学》一书中指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由旅游交通、旅游信息、旅游惠民便民、旅游安全、旅游基础设施五大服务体系构成,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内涵与构架[20]。攸县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旅游,起步较晚,因此从旅游基本要素方面剖析攸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全域旅游特征的公共服务体系改进对策,助推攸县产业转型、旅游发展。

三、攸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域发展基础分析

攸县地处湖南省株洲市,是以煤炭生产、水利发电为主的工业型城市,2017年全县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51.4∶34.5调整为14.3∶45.7∶40.0,对比攸县2012~2017年的三产业占比可知(见下页图2):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呈波动式下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17年2月,攸县县委、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产业突围、转型突破”的实施意见》,通过深入实施五大战略、集中发起“五区大会战”,全面建设实力攸县。加强安全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推进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局面。

攸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山、水、洞、林、禅”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据攸县政府门户网公布信息可知,攸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共79个,涵盖6大主类,8个亚类。欧公山、紫云峰等拔地而起,攸水、洣水蜿蜒迂回,形成群山抱绿水的旅游格局,宗教氛围浓郁、红色文化突出,同时还拥有豆腐、油茶、麻鸭、米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经过10多年的旅游发展,攸县旅游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为了更高效地推进产业转型进程,攸县强力融入“长株潭3+5”旅游产业群,强调以酒埠江风景区为核心,着力构建酒埠江生态新镇,形成全域乡村旅游状态。

根据攸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7年末,攸县有AAA级景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各1处。县内各景区旅游总收入达33.8亿元,同比增长93.1%;旅游人数达到4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是攸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支撑,供需不匹配是制约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有效识别攸县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困境,有助于攸县产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发展。

四、攸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域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公共交通服务路网有效衔接不足

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不足,不能满足全域旅游交通一體化的发展要求。尤其是攸县火车南站的投入使用,改变了县域的整体交通格局,但公路网络与攸县火车南站这一新的交通节点联系仍然较弱,通往火车南站的快速通道尚未形成,各乡镇车辆进出攸县火车南站仍需穿过城区,容易造成干扰。

高等级公路占比较小。攸县公路基础设施总量虽高,但高等级公路占比较低。尤其是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够优化,断头路较多,发展不平衡,缺少对外大通道,等级公路比重小。农村公路路网结构、等级与攸县所处的地位不匹配。

水运基础设施落后。洣水历来是炎陵、茶陵、攸县三县与外界交流的主要航道,且攸洣河几近贯穿攸县南北。由于部分电站升船机不再使用,加上航道通航条件逐年恶化,攸县水运走向衰退。

(二)旅游住宿餐饮服务设施品质不高、需求不足

攸县目前各旅游区域相对独立,同时存在开发已成熟的酒仙湖和未经开发的广寒寨旅游区域,住宿设施的分布情况和接待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住宿设施普遍档次较低,缺乏与全域旅游发展相匹配的住宿设施。旅游产品单一,住宿接待能力良莠不齐,缺乏特色文化酒店及其他同类住宿服务设施,造成旅游住宿需求不足,阻碍了旅游住宿设施建设。

现有餐饮设施分布不均、数量不足。由于地形及资源分布的特征,攸县现有餐饮设施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县城和酒埠江镇分布较多,其他各镇域分布较少,且目前攸县的餐饮设施尚未形成体系,游客大部分的餐饮需求是通过中心城镇已有的餐饮设施得到解决,除个别村落有农家乐和渔家乐,其他下属各行政村基本没有设立旅游餐饮接待设施,相对于未来日益增多的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游客,餐饮设施不足。

(三)旅游厕所服务

攸县旅游厕所整体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部分景点厕所数量少,无法满足旅游旺季时的需求。其次景点的旅游厕所分布不均,一些旅游厕所相距很近,而一些则相距太远,尤其是人流量较少的地方行走半小时都不见一个厕所。再者,现有的旅游厕所建造得不够合理,存在资源浪费与管理不佳的问题。

(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咨询服务匮乏。攸县旅游咨询服务设施整体匮乏,尤其是非商业性咨询服务。攸县目前尚未建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社数量也屈指可数,仅有5家,无法满足庞大的旅游咨询需求市场,与攸县蓬勃的旅游发展势头不匹配。

旅游标识体系缺失。在攸县火车南站、汽车站等主要交通站点内缺乏县域旅游景区总导览牌;在通往景区景点主要干道上缺乏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外部标识牌;在景区景点外部缺乏景区全景牌或全景牌内容不全等;重要景观缺乏景观介绍牌或介绍内容不细致等;此外还有服务设施标识、安全标识等设施数量不够及内容不清楚等。

五、攸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策略

(一)加强旅游公共交通服务

以强化区域对外交通的联系,实现大旅游交通路网发展为目标,按照“结构优化、重点突出、保护环境、合理布局、营造景观、适当快捷、兼顾游憩”的原则,统筹区域内公路、铁路、航道及港口码头等建设,构建多式联运、外接内环、立体交通发展、高效便捷辖绿道、蓝道、越野车道、观光轨道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

1.建设景观绿道

提升、改造现有道路,与省道、国道、高速路等高等级公路对接,形成多点互通的旅游交通格局。适应发展自助式生态旅游要求,根据绿道所处位置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建设景观溪滩型绿道、城镇型绿道、田园型绿道和山林型绿道四种类别。绿道两侧种植本土树种,高低疏密适当,形成一定的层次感,展现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主打春夏花、秋果叶、冬枝干等。一级绿道以城镇、攸洣水为依托,突出攸县新型城镇风貌。一级绿道是一个完整的绿道系统,建设标准应高于其他绿道,配套齐全。二级绿道以山体、溪河为依托,突出攸县自然生态、山水融合、秀美田园的特征,各片区之间相互独立又有所联系,形成主题鲜明的次区域绿道系统。在景观绿道视野宽阔、交通通畅、景色宜人的地方设立景观亭,供游人及本地居民观景、拍照等。根据绿道线路的长度及旅游资源景观的富集度设置驿站、旅游厕所等,主要为游客提供休闲体验、能量补给、美食体验、简单医疗、垃圾处理等服务。

2.建设景观蓝道

以攸洣水系为基础,结合永乐江建设全域旅游景观蓝道。整治两岸卫生环境,做好沿岸景观布置,提高水系通航能力。根据攸洣水流经路段,在现有码头的基础上,增加大芹码头、龙翔码头、洗剑湖码头、春风码头和银塘湾码头,供游船停靠、换乘,能量补给、卫生医疗,游览信息发布等服务。

3.建设生态停车场

根据各景区发展特点,建设体现景区特色的生态停车场,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做好人性化设计。在攸县县城和酒埠江镇建设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节省占地面积。采用镂空砖嵌草铺装并设置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配置电动汽车通用充电接口。其他各镇根据发展的需要建设平面停车场,地面铺设透气、透水性材料,间隔栽植一定数量的乔木等植物。根据所在地具体情况,可选择建设一定数量的简易电动车专用停车位,并配置电动车通用充电接口。

(二)提升旅游住宿餐饮服务

建立与攸县旅游产品和市场需求相适宜的酒店,积极引导投资商开发度假型、生态型、溶洞型、主题型、精品型以及家庭旅馆、汽车旅馆等多种类型的住宿设施。重点发展休闲度假酒店和精品主题酒店等,形成酒店产业集群,打造酒店品牌和名牌。规范服务标准,打造攸县“特色美食创意宴”,补齐旅游餐饮服务规范与设施不足等短板。

1.提升旅游住宿设施

打造特色文化主题酒店。结合片区文化特色和资源特色,融入文化创意,新建历史文化主题酒店、温泉文化主题酒店、田园文化主题酒店、丹霞溶洞主题酒店等,丰富攸县主题酒店体系。

乡村民宿提升工程。对现有农家乐进行精品化和特色化提升,通过外立面改造,主题雕塑小品、生态景观建设,打造精品化鄉村民宿接待体系。主题客栈改造工程:利用居民搬迁废弃空置村落,以驿站、客栈为主要形式进行活化利用,提炼本土文化元素、建筑元素,围绕片区核心主题进行改造,打造特色主题客栈接待体系。

帐篷营地类建设工程。面向徒步游客等旅游群体,沿山道徒步系统,在黄丰桥镇、鸾山镇等各驿站附近建设帐篷露营地,设置露营设施(如搭设露营栈板)及简单的游憩设施。考量营地类型,面向自驾车游客、骑行游客,结合景区主题文化、地域文化,建设不同主题特色营地,设置综合服务区、露营区、房车停靠区、森林酒吧、烧烤区、自驾车停靠区、木屋营地、户外拓展活动区,为自驾游客、房车露营者及没有房车的露营爱好者提供户外休闲服务设施。

2.提升旅游餐饮设施

本土老字号连锁化。在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今天,攸县依旧保留着当地最传统的烹饪美食方法与诀窍,并且把这些烹饪诀窍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体现攸县特色和魅力文化的文化遗产,在材料、工艺、原料、辅料、器具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麻鸭、香干、油茶、米粉、辣椒等是攸县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美食,整合各村镇本土老字号餐饮店,通过专业化管理、执行市场化运作,打造老字号餐饮连锁体系,实现攸县特色餐饮规模化、体系化运营。

特色美食系列化。充分挖掘攸县特色美食,打造“吃了忘不了”美食系列。整理并推选出最具攸县代表性的美食,由政府部门牵头、个体餐饮经营商积极配合,在各乡镇及重要景区景点游客聚集地进行特色美食布点。积极宣传,打造攸县“吃了忘不了”特色美食系列,使其成为攸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又一大吸引力。整合攸县特色种养殖项目,尤其以网岭镇药博园、菜花坪镇云田花卉产业园、皇图岭镇三文鱼养殖基地、酒埠江水库等药用植物、食用花卉、特色食材等为代表,高效利用本土种养殖资源,打造自产、内消、外推等全套特色美食产业链。

旅游餐饮服务规范化。根据攸县不同的餐饮场所,上至星级酒店,下至民宿客栈、农家乐等,分别制定相应的餐饮服务规范,规范管理重点涉及卫生环境、服务质量、菜品特色、顾客满意度、装修内饰等方面。相关部门对餐饮场所进行不定期抽查,并且对其服务质量与经营信誉进行等级评价。

(三)改造旅游厕所服务设施

以易于寻找、隐蔽性、无污染为规划原则,规划建设符合旅游厕所标准的厕所服务体系。为对接集散中心、码头、驿站、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增设改建,在酒埠江旅游区和县城旅游集散中心根据AAA级标准建设旅游厕所,在每个特色小镇上根据其不同主题,建设风格不一的旅游厕所,并增设第三卫生间,实现县域内各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对接《旅游厕所等级标准对照表》并结合各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增改建,尤其重视细节的设计,考虑不同年龄层的用厕、洗手台设计,配置温控水龙头等,做好基础设施配置工作。

(四)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以超前理念、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攸县县城、酒埠江风景区建设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其他乡镇建设旅游服务中心,等级分别为二级、三级、四级。其中黄丰桥镇、鸾山镇、莲塘坳镇、皇图岭镇、网岭镇建设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丫江桥镇、宁家坪镇、石羊塘镇、桃水镇、新市镇、渌田镇、菜花坪镇建设三级旅游服务中心;联星街道、江桥街道、春联街道、谭桥街道建设四级旅游服务中心。

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攸县南站、攸县北站等通往酒埠江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景点主要干道设置外部标识;在主要交通站点如衡阳站、攸县南站、攸县北站、各镇区汽车站等站点设置导览牌,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攸县旅游资源整体分布状况;此外,还需设置景区全景牌、景点说明牌、景观介绍牌、服务设施标识、警示忠告标识、管理说明标识及指路牌等。标识牌应结合景区的地理、景观等选取相应的材质,攸县选取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为宜。

(五)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是攸县产业转型、旅游突破、全域发展的重要举措。遵循全覆盖、全信息原则,建设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借助旅游信息数据为今后更高效地开展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开发“攸县旅游助手”APP,集合攸县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贴身”的全方位服务。构建智慧景区,以酒仙湖等为试点,让游客体验景区触摸屏、PDA等各类体验终端,结合GPS功能,实现智能式自助游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数据、手机客户端等,建设面向游客、主管机构、旅游企业及当地居民的智慧服务系统。

六、总结与讨论

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以攸县为代表的资源型县域面临巨大的压力。旅游业作为无烟的朝阳产业,在带动产业结构重组、居民就业、经济振兴、文化复兴、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旅游与体育、农业、林业等多产业的完美融合,初步构建产品丰富的大旅游格局。在政府引导下,以超前、差异化理念,带动本地建设与产业转型,推动乡村旅游化、旅游市场化。在我国,山西的长治县、陕西的神木县等资源型县域也正在大力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因此,湖南攸县等资源型县域应当充分利用“旅游+”模式发展全域旅游,将工业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融入其他人文、自然景观,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徐菊凤,潘悦然.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兼与李爽商榷[J].旅游学刊,2014(1).

[2]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3]周永博,沈敏,吴建,等.迈向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供需错配及其治理——苏州吴江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18(6).

[4]安金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要强调三个融合[J].旅游学刊,2012(3).

[5]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2010(4).

[6]荣浩,王纯阳.论社会转型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特性与分类框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

[7]黄燕玲,罗盛锋,丁培毅.供需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7).

[8]程道品,程瑾鹤,肖婷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5).

[9]郭胜.以政府为主导提供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J].城市发展研究,2008(6).

[10]刘小军.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思考[EB/OL].(2008-11-28)[2018-10-12].http://www.cntour2.com/viewnews/20081128/gov/20081128 162323739_4.htm.

[11]徐菊鳳,潘悦然.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兼与李爽商榷[J].旅游学刊,2014(1).

[12]王佳欣,张再生.基于游客需求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次序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7).

[13]侯晓丽,胡正旭.低碳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刍议[J].商业时代,2011(25).

[14]王信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J].旅游学刊,2012(1).

[15]张广瑞.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与北京的对策[M]//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2008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16]李军鹏.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J].旅游学刊,2012(1).

[17]徐云松,詹兆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杭州转型升级[J].旅游学刊,2012(2).

[18]常文娟,熊元斌,付莹.论普适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5(1).

[19]世博会课题组.世博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EB/OL].(2008-01-16)[2018-07-11].http://lyw.sh.gov.cn/research/index_42.aspx.

[20]李金早.当代旅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全域旅游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