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公共事件的舆情应对

2019-09-10刘璐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

刘璐

摘要:本文旨在认清新形势下公共事件的传播规律,探讨智慧的舆情应对机制以矫正舆论、引导舆论、解决舆论危机及其次生灾害,从而构建适应媒介融合语境的舆论生态。而这主要依靠政府、媒体、公众在合理的社会机制内发挥各自领域的作用。

關键词:新媒体;舆论危机;舆情应对

一、媒介融合对舆论格局的影响

“媒体融合”即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我们正处于这个媒介变革的时代。互联网是这场革命的核心力量。从BBS到门户网站,从博客到两微一端,新媒体不断刷新舆论生态,重塑公共生活。公众在舆论格局中显得尤为重要,受众大众化向着分众化前行,社会舆论格局出现醉片化,多元化趋势。网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自我赋权、众声喧哗已经成为常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公共事件形成的

舆论及其演变过程

媒介融合对舆论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众在舆论格局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受众中心化。过去媒体资源是稀缺的,公众的言论在公共事件中的言论自由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声名鹊起,移动互联时代所提供的便利,从而打破了以往只有少数人享有的媒体发言权。于是在社交媒体上公众的言论成为了舆论重要的一部分。公众甚至会利用社交平台设置议题、改变舆论风向,这也是媒介融合对舆论格局的一大影响。

新媒体语境中公共事件舆论的运行中的主体包括:草根、新闻传媒、意见领袖、特定的社会组织利益集团。各类主体在舆论中所体现的力量是不一致的。其中,各类舆论主体间是相互博弈的关系。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所体现既是党的喉舌又是大众的利益。既要引导舆论又要揣摩公众心理需求。媒体作为中间角色必然要兼顾两方利益,发错声、不发声都无法获得认可。意见领袖是与公众互动中产生的,他们与媒体之间一直都存在话语权之争。他们一直依靠自身的潜质与公众的心声而存在,其与公共利益相符。草根群体所代表的也是民生民意。以此也牵连出了舆论的交互行强。在新媒体语境中这一现象比以前更为明显。

三、舆情应对措施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沟通民意的重要机制,所以应及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危机新闻发言人,满足公众知情权。

(二)政府应加大打击在公共事件中造谣传谣的行为,对不良信息严格管控,正确处理好网民知情权与网络管理的关系。近期随着管理者对造谣打击力度的加大,以及权威信息的逐渐透明化,网络焦虑情绪得以缓解的同时,舆论生态也有所好转。

(三)政府应落实社会互信。政府部门希望尽量提供确切的消息,公众和媒体希望及时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但是两种怀有相同目的,处于不同境遇的双方如何形成合力,这是信息时代对政府的一大考验。从“华南虎事件”中对公众质疑的漠视与抵触,到邓玉娇案中有技巧的沟通,表明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公众舆论的忽视,将直接导致其公信力的极大受损。与此同时,中央与部分省份的决策者,都开始通过网络来了解民意。杭州飙车案中,从官员的道歉就可以看出政府管理思维的积极转变。

四、结语

我们正处于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改变着舆论生态。

公共事件的舆论发生发展的过程是话语权解放,普通个体自我赋权的过程,是互联网催生变革,技术赋权的过程,也是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相互博弈的过程。在舆论的发生发展规律中可窥见事件的全貌及其走向。通过化解舆论危机解决社会问题已经成为风险社会的常态。舆论的主体公民、政府、媒体、相关利益团体如何面对公共事件的舆论危机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也可体现出他们所在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所以舆情应对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也成为官与民建立互信的契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切口,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也来源于此。所以公共事件的舆情应对,需要的不仅是了解舆论传播规律,利用大数据,重视民意。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官与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体与政府之间在相互博弈相互促进为应对舆论危机解决社会所形成的合力。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