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岗位锻炼辅导员胜任力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9-09-10周娜

高教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胜任力

周娜

摘 要:高校专业教师作为高校兼职辅导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辅导员岗位胜任力,共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是专业教师在承担辅导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岗位胜任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在辅导员岗位胜任力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岗位锻炼辅导员;胜任力;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1-0147-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part-time counselors, college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professional teachers need to find the way to do the work of student management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on compet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in the position competence of counselors, and probes into the solutions and methods.

Keywords: part-time counselor; competency; professional teachers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高校专职辅导员需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多数高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而辅导员数量增长远缓于学生数的增长,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基本达不到规定比例。各大院校在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多提出构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来满足工作的需求。一方面解决了辅导员数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辅导员结构的合理化,减轻专职辅导员工作压力。目前,高校中兼职辅导员的主要来源为:在读研究生、专业教师、高校行政人员等。而专业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一个群体成为了兼职辅导员队伍中较好的选择。与综合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所学专业均为医学专业,对高校教育学及教育对象学生群体的具体特征并不甚了解。而其专业辅导员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特性有充分的认知,但缺乏对学生专业的了解,在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指导、职业生涯上的规划不能起到有效促进。因此,让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到辅导员岗位上进行锻炼,有利于扩充辅导员队伍,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同时也能与专职辅导员进行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而由于专业教师专业的限制性,一方面使其在承担辅导员工作中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也因其专业与学生专业的类同性能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与指引上有更大的优势。如何使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在岗位锻炼辅导员工作中发挥其专业优势,胜任辅导员岗位的工作需求,提高其岗位胜任力,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等可测量并能有效区分绩优员工的任何个体特征”。随着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深入,胜任力理论被引入辅导员队伍培训。李密的关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中指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指辅导员所具有的所有与学生管理工作绩效密切相关的特性,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特质、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等,这些内在的、稳定的、可被衡量的特性能够促进学生思想与心理健康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众多研究者为研究影响辅导员胜任力的因素及策略构建了诸多胜任力模型,本文以郝英杰的辅导员胜任力CCR模型即能力(Competence)、素质(Capacity)、人格魅力(Respectable)三个因素出发,对岗位锻炼辅导员胜任力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阐述,有助于医学院校岗位锻炼辅导员职业胜任力的提升。

一、辅导员胜任力CCR模型概述

郝英杰通過对已有的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模型以及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人格魅力等软条件, 结合素质结构模型编制相应的辅导员胜任力因素分析表格, 然后对相关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从能力、素质、人格魅力等三个方面来设计并构建,并归纳出考核因子,如表1。其中,人格魅力属于核心层,素质属于中间层,能力属于外层。在CCR模型中,能力属于工作目标维度,素质实际上属于价值维度,个人魅力属于修养维度(图1)。

二、从CCR模型分析医学院校岗位锻炼辅导员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一)能力方面

1. 缺乏自主学习辅导员相关理论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外,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法学和社会学等知识, 以掌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有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自然科学的良好修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鉴于医学专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作为岗位锻炼的医学专业教师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一方面是自身专业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及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但对于高等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理论,加强人文素质及自然科学素养的学习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一方面存在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困难,另一方面,认为这些系统理论知识对自身的专业与教学没有相关性帮助,对职业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上以学校要求被动学习为主,主观学习意愿差,且缺乏能动性,仅仅当成是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不会深入去理解和认知,从知识理论层面影响了辅导员岗位胜任的能力。

2. 学生管理能力弱、教学能力强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在教学上主观能动性强,对教学各类问题能积极进行钻研,且从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能够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因而面对学生所提各类教学问题能给予有效的处理和解决。而与教学相对比,辅导员工作需要抓好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抓好专业知识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教师,又是家长,还承担了“保姆”角色,同时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而辅导员岗位锻炼的专业教师缺乏这些知识的系统理论与实践,加之从主观上学习意愿薄弱,因此,往往在学生事务的管理能力上差于教学能力。

3. 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优势未充分发挥

基于医学学科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需求,在教学上,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在教学基本功上涵盖了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知识体系把控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论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创新,还是课堂对学生的整体引导都具备一定的能力。但由于缺乏辅导员职位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在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遵循老旧的办法进行处理,并未积极思考如何将辅导员角色的职能发挥充分,因而无法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既有的优势。

(二)素质方面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同专职辅导员一样,在上岗之前,经过了系列高校教师素质培训,其本身具备身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特征。因此,在胜任力模型中虽然素质方面权重较大,但对于辅导员工作来讲,这部分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岗位胜任力中的影响同专职辅导员区别不大。两者同样存在需要持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持续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拓宽、如何促进职业发展与身心健康、如何改善职业倦怠等问题。

(三)人格魅力方面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总和,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结合。人格魅力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对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不论是在教学岗位上,还是在辅导员岗位上,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不断加强。

三、提升医学院校岗位锻炼辅导员胜任力策略

基于在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上对医学院校辅导员岗位锻炼专业教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能力、素质和人格魅力三方面,能力方面上升空间大,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需要持续予以培养。因此,提出以下几点提升医学院校岗位锻炼辅导员胜任力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岗位考核机制,动态促进专业教师岗位认同感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承担辅导员岗位工作能力不足究其核心原因在于教师对辅导员职位缺乏岗位认同感,认为该工作与教学工作联系不大,主观能动性不强。建立积极有效的考核机制有助于专业教师从主观上提高对岗位的重视与认同度。而专职辅导员的考核体系主要是从德、能、勤、 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出发点及针对性均是面对专职辅导员岗位。如果仅仅以这种考核体系来考核辅导员岗位锻炼的专业教师,一方面缺乏对专业教师工作角度全面性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无法从根本上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基于该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应探索建立科学的岗位锻炼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法。指标上应针对岗位锻炼辅导员的具体岗位细化职责,充分考虑到教师对自身能力提升与教学助长的需求,结合专业发展特点,评价上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并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岗位锻炼辅导员考核机制,给予岗位锻炼辅导员的专业教师持续动态的考核和激励,以促进其岗位认同感,有效调动其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构建与医学专业教师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培训体系,提高辅导员岗位培训的内涵化

医学院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同时还需与时俱进接受岗位培训,这样才能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各大院校在实行辅导员素质培训时,往往将专兼职辅导员放在一起培训,将专业辅导员培训的系列内容照搬至辅导员岗位锻炼专业教师培训的讲台上,并未单独考虑培训内容是否能吸引专业教师的注意力,是否能从实际上解决专业教师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困惑,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专业教师在培训上缺乏能动性,无法达到较好培训效果的目的。因此,要想提高专业教师辅导员岗位能力,需要以特色化的培训体系来丰富专业教师的辅导员理论体系、充实其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针对医学院校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岗位的培训不能等同于专业辅导员培训,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色需求,考虑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上的理论薄弱点及实际需求,融入特色的培训方式与内容,让专业教师听懂、会学、能用,从实际工作应用出发,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三)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搭建教师持续提升的平台

不论是对于专职辅导员还是专业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贯穿于工作的全线。而素质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对于辅导员和教师工作而言都尤为重要,影响其职业发展,是优秀教师的重要评判指标。教师与辅导员素质和人格魅力的提升,不仅需要自身内在長时间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也需要外来的培训与激励,非一朝一夕能予以提升。医学院校在强调教师自身努力修养的前提下,应为教师提供持续提升素质与人格魅力的学习与培训平台,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提供各类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科学文化与道德素质培养等有助于促进教师素质与人格魅力提升的培训及进修,以激励机制让教师明确持续学习与培训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让教师在职业发展上有所成就,最终达到提高其素质和人格魅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当前高校辅导员建设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辅导员岗位锻炼中,存在胜任力不足的情况。提高其岗位胜任力,有助于促进其在辅导员队伍中充分发挥角色作用,与专职辅导员形成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提高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在充分考虑医学院校专业教师群体特点,结合其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应努力探索建立健全专业教师任辅导员岗位锻炼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构建适合其学习的岗位培训体系与培训内容,创造促进教师素质与人格魅力持续提升与发展的学习与培训平台,提高其辅导员岗位综合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思.知识员工胜任力——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4-35.

[2]孙睿.现代教育制度下地方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45-48.

[3]李密.辅导员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8-52.

[4]郝英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建模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22-25,49.

[5]张鹏程,徐缙,张晶昕.论医学院校辅导员胜任素质要求及提升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58-60.

[6]李香善.高校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51-53.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胜任力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