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研究

2019-09-10王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共同富裕

王健

摘 要:中国当代农村的振兴,需要以脱贫为前提,新时代的脱贫,已不能单纯地将资金输入到乡村中,而是要做到“精准”,即因人因策,让真正贫困的农村群众找到脱贫的方法,早日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小康幸福生活。同时,“乡村振兴”的步伐同样不能被耽误,尤其是在2019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来说至关重要,而且迫在眉睫。而“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不同。“乡村振兴”则是一个长期过程,切不可冒进。需要统筹规划,着眼于长久,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发挥村党支部这一“主心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同心同德。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助力,使乡村成为留得住乡民的诗情画意的理想家园。

关键词:农村农业现代化;全面小康;乡風文明;共同富裕

一、精准扶贫与乡村镇现在相关概念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是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更加强调“精准”。

乡村振兴是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被形象生动地总结出二十字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

两者相互联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精准扶贫”目标是建立在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是乡村发展中的当务之机,而“乡村振兴”则以我国的现代化目标息息相关,着眼点比较长远,需要从长计议,切不可盲目冒进,不过两者可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为农民带来福祉。

二、乡村扶贫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乡村的大规模扶贫。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3.1%。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我国的扶贫方式,由“输血型”转为“造血型”扶贫,由过去单纯的经济补助式的扶贫转化为诸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搬迁扶贫等多样化扶贫新方式,如同转变经济方式那样,扶贫由重视数量的“粗放型”转变为注重质量的“精准性”,这有利于提高农村贫困人民的获得感。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脱贫取得丰硕成果。到了2017年底,东部地区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367万人下降为300万人,已经率先实现基本脱贫,中部地区则由3446万人减少到1112万人,西部地区则由5086万人降到了1634万人。[2]虽说效果可喜可贺,但当前的扶贫任务依旧繁重,毕竟习总书记提出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

三、精准扶贫的策略

当前精准扶贫有以下几种: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等。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专项扶贫款和各级扶贫干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合精准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地。由于2019年为脱贫攻坚中啃硬骨头的一年,也是大多数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的收官之年。中央财政提前下拨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额909.78亿元。[3]而扶贫干部,尤其是驻村干部,在党的号召下,深入农村贫困人口当中,开展切实可行的调研,摸清贫困人口的数量以及致贫原因,并深入思考脱贫策略。是当地脱贫的“智囊”人员,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的坚持了“群众路线”方针,上述“精准扶贫”方式,需要各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通过分析本地区的情况来具体实施。比如保障扶贫,就适合于老弱病残等无收入人员,属于兜底性的扶贫策略,需要财政的全额保障,移民扶贫搬迁则适合于自然条件不适于工农业生产,以及用于生态保护的农村地区。该政策由当地政府组织,给予搬迁群众一笔补偿款,将贫困人口安置到交通和就业条件便利的地区,并通过多种产业的发展方式,让搬迁群众在家园有业可就,真正地做到安居乐业,而且被腾出的地方可用于生态保护建设,诸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例如黄河滩区的异地搬迁政策,让多个县的贫困人口告别了旧时低矮的平房和贫瘠的土地,住上了舒适的高楼,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而原先的滩区既可用于湿地保护,也可用于高效农业,农民群众还可以从土地流转中取得一定的收益。

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结合

在这一方面,“塘约模式”可以值得广大农村借鉴。过去的塘约村是一个“村穷、民贫、地荒”的国家二级贫困村,“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到了2014年6月,一场洪水几乎冲垮了整个乡村,于是一千多名务工村民赶回家重建。村党支部抓住这一机会,团结村民走集体化发展道路,实行“村社一体”的“党支部加合作社加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村民进行土地确权、流转、入股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让农村人民的收入和就业得到了保障。村集体的收入有所提高,由2012年的不足4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200多万。产业发展的收入,除了一部分用于村民的收入,另一部分归集体所有,用于发展养老院和儿童教育等福利事业。乡村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齐头并进。正是由于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村内呈现出一片荷塘飘香,菜园蓬勃、民居亮丽、道路宽阔的欣欣向荣局面,仿佛桃花源一样。

五、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首先是确定垃圾堆放和厕所分布区域情况,政府可以建立区县一级的普查工作领导机制,以乡镇、村干部为主要负责人,明确垃圾和厕所的普查任务,实行“村建卡、乡维护、县审核、市汇总”的方法,并进入大数据平台。这有利于县市一级掌握乡村的垃圾和厕所分布的信息,促使乡村规划出合理的垃圾处理以及厕所建设的区域。

其次,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先采取宣传手段。比如是宣传栏公示、分发环保手册、组织公益电影、广播车宣传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垃圾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分类处理的知识,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垃圾处理意识。

最后说一下“乡风文明”建设。这有赖于乡村风俗陋习的改革,当然这不是一场一蹴而就的暴风雨式的变革,而是需要多代人的不断倡导与践行。村内的党员干部应该是“乡风文明”的建设带头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遵照党的各项纪律要求,有节制地办理婚丧嫁娶事项。

六、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精准扶贫”是一项实在紧迫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全面小康以及党的承诺的实现情况。目前距离全面小康的实现日期也近在咫尺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过上幸福生活,功在千秋万代,利国利民。“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旋律之一,需要长期的去实践,助力当代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支持。它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这些目标,既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合作与支持,也离不开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时,社会财富也会逐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会更加充裕。有了充足的财政保障时,乡村建设便会有了资金支持,这样“乡村振兴”有可能化为实际。那时展现给世人的便是美丽乡村的和谐图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18日

[2]国家统计局《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2019年2月1日访问

[3]中国财经报网《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2019年2月1日访问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首发暨研讨会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出席会议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