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19-09-10邱钊雄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邱钊雄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及时的做到与时俱进,调整自身的教育理念,把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积极地创新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一、引言

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不仅是日常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为了提升教育效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灵活的运用激励策略,以自身的魅力及沟通技巧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德育教育管理计划,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激励方法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采取合理的激励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正处于起始阶段,对学生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使得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正在向文化课的方向考虑,这样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德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师却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方法陈旧

班主任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也脱离了实际教学情况,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学习中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效率较低,不能实现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效果。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方法

1.因材施教的进行德育激励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并且执行能力不足,很难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以往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总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刚性的教育方式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滋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2]。对此,教师要善用激励策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他们的本质并不坏,只是缺乏责任意识,对此,教师可加强对其的监督,为其布置符合自身特点的任务,从而实现对此类学生的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对其进行表演和夸奖,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一些学困生、后进生,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不爱参加活动,课堂中不爱进行思考回答问题,对此,教师可对其培养“我也行”的意识,日常中对其多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内心的表现欲望,从而重新树立自信心。而对于一些较为内向、胆小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做其坚强的后盾,不断的基于学生激励,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表达,树立学生的自信,同时为其布置一些锻炼的日常任务,使其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提升自身的威信。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激励,从而帮助学生输咯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品质。

2.结合生活进行德育激励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雷锋月,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表扬,使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在学校或班级,班主任要做好榜样的作用,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如与人交谈时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将地上的垃圾捡起并放到垃圾桶中等等,从而为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不乱丢垃圾等等。教师要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记录评分,并在班会上给学生鼓励和奖励,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班主任还要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微信群或QQ群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为学生布置家庭德育作业,从而保证德育教育的延续性。

3.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主进行德育激励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对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要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自己今后的影响,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3]。例如:教师可实施班干部轮流制,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帶担任班干部,其他学生对班干部在担任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既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自律能力,又使学生的责任心得到培养,并学会正确的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对不同任期的班干部制定不同的德育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周期性汇报,通过有效的总结和激励,不断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并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通过激励策略的运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

[2]丁丰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21):169-170

[3]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