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

2019-09-10孙亚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新课改

孙亚明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改时代的来临和社会的大力推进,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教学理念中的不合理之处已经逐渐凸显出来。新课标活动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师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教学重点任务之一。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科任教师就应当结合物理学科背景及目前的新课改的教育形势,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本文即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与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新课改

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都已经完全不同于初中阶段,不仅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和复杂,而且学科的体系化和整体化也对最终的学习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再加之高中阶段本身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十分重视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必须要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基本要求

(一)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在高中教学中已然成为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最大程度确保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无疑就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师的要求之一,也是教师应当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二)高度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教育理念,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提高。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建立正是高中阶段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目标,更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要求。

二、如何开展高中物理学科教学

(一)教师要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领航员,必须要把好教学工作中的每一关。当前的新课改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应当紧跟新课标要求,积极贯彻新课改教育目标,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予以落实。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节,不再符合当前的高中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勇于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为之后的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确定正确的方向①。

(二)以动手实践操作为核心,结合现有条件开展实验教学

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操作。首先,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理论和原理的讲解,以及对实验步骤进行具体的讲述,让学生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原理和公式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在进入实际实验操作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基本的实验器材,如空白长纸条、记号笔、刻度尺等物品,由教师准备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等器材,提前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在让学生两两一组,合作进行实验,一人负责进行具体的实验,另一人负责数据观察和记录,及时纠正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在所有实验操作结束完成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找出在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重点是要分析论证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的规律和原理,教师加以指点,帮助学生对相应公式进行论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也能有效地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事例进行教学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其本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绝对不可将教学与生活完全割裂开,而是应当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拿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举例,开展案例教学。惯性是每一个人都十分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概念,熟悉在于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存在惯性,比如刹车、跑步冲刺等现象,但陌生又在于我们并未对这一现象进行深究,不明白其中蕴含的原理。而这恰恰是高中物理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先拿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举例,就比如说汽车刹车,在刹车的过程中,由于汽车本身自己的动力推动,汽车已经保持在一种匀速或变速的运动状态,如果此时刹车,基于惯性这一物体本身的惯有属性,即使受到了外力作用,汽車也不会马上停止运行,而是在惯性、路面的摩擦力以及汽车本身的制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才会逐渐停下来达到平衡状态。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设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尤其是对于一些艰深、复杂的概念原理和难以现实操作的物理实验,就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搜集和利用,将抽象、复杂的教材内容具体化、简单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微课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针对化。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制作微课,将知识点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辅之以相关的讲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还能通过微课视频在课后进行反复学习,课上课下相结合,双管齐下,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②。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学科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标要求,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灵活运用教学设施,还可以将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保障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掌握。

参考文献:

[1]邢广艳,张家玺.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5):86-87.

[2]孙燕妮. 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模式分析[J]. 教育界,2014(32).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