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分析
2019-09-10任辉张宏杰
任辉 张宏杰
摘 要:在国务院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召之后,多年来全国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单位已经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走出了一定的距离。但是反观“新课改”的实质要求,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出革新,还要在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上有新的尝试。这样的改革必须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同时,初中作为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和小学教育的进化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基础教育的内涵中占有关键的一席之地。所以,持续不断地对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新课改的尝试与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永远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育;教学管理
引言:
初中阶段的培养任务主要还是以教学为载体。但是,教师进行的教学行为本身并不是一种自发行为,而是在现有教育单位——学校的统一管理之下获得实现的。中学是通向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知识和人生双重培养的奠基、扶正阶段。“新课改”的推行,为的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和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下,培养出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环境,并且顺利接续国家和社会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管理改革,我们首先应当摸清问题家底,了解直到现在还不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而后才能通过管理实践,逐步建设出一条革新的得力制度。
一、初中教学管理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改实施的配套条件欠缺
要想让新课改顺利进行,必须有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相应配套措施,然而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配套没能及时跟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课改任务式的要求往往造成了“下冷上热”的局面,没有产生应有的改革效率。课改内容和部分关键问题至今不能得到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实施起来复杂性自然加大。素質教育、人性化教育与现行教育体制有实质上的冲突之处,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目标导向上的困惑。除了上述积极性上的配套不足以外,学校扩招使得班级规模过大,硬件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教学理念上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现实情况,也是与新课改不配套的表现。
(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滞后
课改实施后,怎样的教学效果属于达到了课纲要求,只有一种描述性的确定表述,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量化规章。对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效果的考量,除了中招考试升学率这一点具有含金量外,其他评价体系的探索还不够全面。应该看到,初中生一方面不能具备所谓科研成果上的量化要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而只有文化艺术上的竞赛成就,忽略知识性成果的获得。在这一点上,对教学管理评价的要求就显得难度较大,其解决方案如果不能获得权威机构自上而下的通令支持,很容易引起非议,这也是各基层教育单位未能进行主动、有效尝试的原因所在。
(三)缺乏宏观策略部署和冷静思索
抛开课改的要求不讲,仅就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而言,规范上课、科学育人是已经有经验了的。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要求和标准,究竟如何做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布局和规划。大多数教育单位,包括中学教育,都只是在自身的理解上按照旧的经验进行所谓的“课改”,这样的效果自然是改不出新东西来的。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拿出一个课改策略,并按步骤进行实施,以求达到明显的课改效果。否则,盲目尝试的后果只能是自认为不如旧的套路上手快,于是放弃了改革。
(四)课堂质量有待提高
初中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已经尝试过多种路径,但实质效果欠佳。这样的原因,主要在于尝试方向集中在课堂形式上。无论是小组研究、多人讨论还是课件展示、四人围坐等,都是形式上的强调。当然,教学效果上当然并非全部是零,只是由于评价体系更新的缺乏和社会普遍认知的守旧,使这种尝试被看作一无所获。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思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教改具体方略
为防止“新鞋走老路”,必须要有课改的顶层设计。对初中阶段而言,应当包括育人目标、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出台,还包括考试模式多元化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面对教师,还要面对学生,包括对学生除基础知识外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念、体育美育、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考查。
(二)加强课改培训,提供教改后备支持
对新课改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不仅是需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进行培训,还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合力。对初中阶段而言,主要应当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因为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还不能兼顾这样的政策性变革,他们的主要精力应当在于快乐成长、科学成才。对学校负责人的培训也要经常开展,使他们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摒弃主义式的空谈,开展真真正正的课程教学改革,从上层净化“课改”的风气。
(三)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全方位的帮助
教育管理者要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亲自参观教学一线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有了这些具备一定价值的调研,才能够争取包括人力、智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的社会各界支持。在这一点上,补充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是必做的功课。只有从教师群体身上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所有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新课改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面对新时代和新形势,更加规范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更加开放、灵活、多元地进行人才培养。这其中,对于中学教育积弊的革除和新管理模式的摸索是改革的大难题。但是,通过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问题终将得到恰当的处理和解决,这本身也是教育规律的一部分。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秉持公平公开的教育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革新的目标就一定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钱弘瑾.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8.
[2]金刚.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2012(3):200-201.
[3]侯文东等.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6):90.
[4]齐世军.浅谈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传承,2010(6):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