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预习中的作用

2019-09-10潘蔼维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习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潘蔼维

【摘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容易接受新知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思维导图可以把思维过程以图形化直观地呈现,运用思维导图预习初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承前启后,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老师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复习课前回顾。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预习

学生总抱怨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虽然课堂实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但在热闹的课堂后要思考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时,学生总是遇到困难,自信心被打击多了,慢慢对物理产生厌恶情绪。在学习新知识时如果能够降低难度,自然能增强自信,但在教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学习新知识时的难度?若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时发现问题并思考,自然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不会由于陌生而胆怯。但学生很不重视预习,不留问题的预习老师无法检测和反馈,学生觉得预习不是作业就不会认真对待,做作业的时间都不够,更没有时间预习了。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都有比较明显作用。若学生能运用思维导图预习,预习的目的性增强,有助于联系新旧知识,从而构建知识网络,知识的记忆难度大大降低,老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也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

一、有助于学生承前启后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理解能力和联系实际的经验都比较欠缺,以往预习学生像看小说一样浏览教材只是提前看了一下课本,根本无法抓住重点和了解自己的疑惑,甚至出现反作用,学生自以为知道了上课的内容就不认真听课,对所学内容反而变得一知半解。学生如果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标重点、注疑惑,课堂自然能关注老师是如何解释重难点的,课堂收获就丰富了;如果能够根据重点、疑点画出思维导图,预习就变成了不单是找知识点,而且是训练了思维能力。知识点的积累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预习使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时的过程可视化,不再是对知识点的强记硬背,获得知识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才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并不神秘,也不是需要掌握很高的绘画技巧才可以画,思维导图重在思维而非图,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用直观的图像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对思维过程的直观呈现,学生能够迅速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内化新知识。

上图是学生制作的预习《欧姆定律》一课的思维导图,展示出学生从第一节的两个实验结论联系到第二节欧姆定律定义的思维过程,能够知道欧姆定律是从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结论综合得来,有助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当然该思维导图的预习缺少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应用,这些内容在课后学生是可以补充完善的。

二、有助于学生认清疑点

学生的预习往往被大量作业挤占了时间,通常流于形式,被动完成,缺乏深层思考,起不到应有的课前自我分析作用,不清楚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中难以发现问题,总是在课后做练习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完全掌握课堂的知识。利用思维导图预习,不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细心画图,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没有理解的内容,下图是学生预习《声音的特性》一课的思维导图:

此思维导图反映出学生在仔细阅读教材后详细写出本节的重点内容,除了通过预习找到自己能够掌握的重点内容外,还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了记号,非常有利于学生明确课堂应着重听老师讲解自己的疑点。思维导图从中央向周围发散的结构,直观地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知识点的层次、关系一目了然,不经过对整节课知识点间关系的思考是无法画出此导图的。要求学生画思维导图不但便于学生养成每课预习的习惯,更重要是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阅读教材找到重点知识,还可以认清自己存在的疑点。该思维导图反映出学生在预习时顺利找到了该课大部分的重点内容,但不理解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实验和没有找到音色的影响因素,其实课本上都是有的,不理解和没有找到会让学生听课时更重视这些疑问。该学生还通过思维导图中知识点的对比,发现了在教材中无法找到的问题,如上圖中音色的实验在教材中是没有的,但学生通过对比音调、响度都有实验,则学生有了音色也应该有实验的问题。

三、有助于老师因材施教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预习经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判断察疑的过程后,老师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可以根据学情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每个学生掌握情况找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疑问,课堂重点解决这部分疑点,针对性更强,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从上面的思维导图看到学生预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课时,浮沉条件只关注了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缺了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物体所处的状态缺少了漂浮和沉底两种静止状态,学生也没有注意到这是上浮和下沉的最终状态,老师了解到这个预习情况,就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出预习中忽略的内容,成为课堂上学生重点学习的好问题,也是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好思路。

四、有助于复习课前回顾

不单新课有预习,复习课也需要预习。知识点的记忆一直是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复习课前学生少有时间可用于回顾课本或笔记,新课时所学的知识点还不能做到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复习课时就更谈不上知识点间的联系和运用,由于熟练程度和听课效率等方面的原因,用一节基础知识复习课把知识点快速回顾一遍,课后往往发现知识点根本没有落实,需要学生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时仍然有很多缺漏。

复习课前的预习,为的是找到在之前的学习中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为复习课堂做准备。预习与课堂是一个整体过程,不是分开的,采用思维导图在复习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提示、同学间的对比很容易就发现知识的遗漏、错误,对思维导图继续补充、改正、发展,就是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初中物理复习课堂教学一般以板块进行,思维导图把知识点以块状呈现,比列表式更清晰,容易理清板块内知识与板块外知识的联系,下图是电学复习时学生制作的电流、电压、电阻与欧姆定律的思维导图:

可以看出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点都已经比较熟练掌握,但板块间的联系没有很好标示出来,如果老师能够点拨一下,告诉学生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用线连接起来并标注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对这三个板块间知识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能上升一个台阶,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压是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原因,就能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必须要有电压;如电阻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两个因素都影响电流,就可以引出欧姆定律及其关系式,这样递进地复习有条理且是学生自身生成知识的过程,复习效果提高显著。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关联前后知识使思考有条理,视觉化的思维使逻辑顺序一目了然,结构清晰的导图更容易发现知识板块间的联系,在预习后还能不断添加逐步完善知识体系,能让学生预习效果在课堂、课后继续提升。但初中学生各科学业压力大,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不能保证,要让学生每天能有足够时间绘制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还需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 参  考  文  献 ]

[1]颜肇健.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79-79.

[2]蒋旭冬.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9):57-57.

[3]王黎晓.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浅谈[J].《新课程·中旬》,2018,(5):149-149.

猜你喜欢

预习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