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莲花之性 传君子之道
2019-09-10王崧舟林志芳
王崧舟 林志芳
一、铺垫“先行知识”,理解花之隐喻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出示菊花图)
生:(齐)菊花。
师:喜欢菊花的同学请举一下手!
(生自由举手)
师:说到菊花,必须得说到一个人,谁?(出示陶渊明画像)
生:(齐)陶渊明。
师: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爱菊爱到了骨子里。不信?有诗为证。请看,在《九日闲居》其二中,他这样写道——(出示。指名朗读。)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晋]陶渊明《九日闲居》其二
饮酒,能驱除各种烦恼;食菊,能延缓生命衰老。
师:在陶渊明看来,饮酒,能驱除各种烦恼;食菊,能延缓生命衰老。饮酒,是不是真的就能驱除各种烦恼,很难说。李白不是写过这样的诗吗?抽刀断水——
生:水更流。
师:举杯消愁——
生:愁更愁。
(品读:“酒”在陶诗中出现得非常多,世人想起陶渊明,只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却忽略了他曾日日饮酒消愁。事实上,在归园田居的日子里,他也有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无奈与不甘。)
师:但是,食菊能延缓生命衰老,倒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当然,陶渊明爱菊,还有更深的原因。我们继续看,在《和郭主簿诗》其二中,他这样写道——(出示。指名朗读。)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其二
凛冽的秋霜,令百花凋零,但是——山林中,盛开的菊花傲然夺目。
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但是——山岩上,苍翠的青松巍然挺立。
师:是啊!你们看,凛冽的秋霜,令百花凋零,但是——
生:(齐)山林中,盛开的菊花傲然
夺目。
师: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但是——
生:(齐)山岩上,苍翠的青松巍然
挺立。
师:看得出,陶渊明爱菊,更爱的是菊不怕风霜、不惧严寒的品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诗句)
(品读:菊有“傲霜”之意。)
师:其实,陶渊明爱菊,还有更独特的原因。我们继续看,在《饮酒》其五中,他这样写道——(出示。指名朗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
其五
东篱下,采撷我的菊花;悠然间,南山在我眼前。
师:有点悠然的味道了,谁再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师:他把自己放进去了,悠然之意,溢于言表。一起来——
(生齐读)
师:陶渊明在干吗呢?你们看,东篱下——
生:(齐)采撷我的菊花。
师:悠然间——
生:(齐)南山在我眼前。
师:这是多么自在、多么逍遥的生活啊!但是你们要知道,这是在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官职后的生活。当那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陶渊明呢,却过着这样的生活——(指名朗读诗句)
师:当那么多人为了荣华富贵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陶渊明呢,却依然过着这样的生活——(指名朗读诗句)
(品读:这首诗的题目是《饮酒》,微醺的诗人在东篱下采撷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人悠然闲逸,山静穆高远。这种人与自然相望相契的感覺正是“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诗人在这样的情境里获得静穆淡远的暂时安顿,此中真意,欲辨忘言。)
师:是啊,离开官场,离开名利场,离开尔虞我诈,离开勾心斗角,回归自然,回归田园,这才是陶渊明想要的生活。于是,从陶渊明之后,菊花就不仅仅只是菊花,菊花有了一种象征——(出示:菊花—隐逸)
生:(齐)隐逸。
师:把“隐逸”这个词记下来。
(生做笔记)
师:隐居田园,自由安逸,就像东篱下的菊花一样。
(品读:学习陶渊明写菊花的三句诗。诗中“菊花”的意义由浅入深,从现实食用之物到坚韧品性的代表,再到物我合一的隐逸文化特指。)
师:(出示牡丹图)这是什么花?
生:(齐)牡丹。
师:喜欢牡丹的请举手。
(约三分之一举手)
师:要是生活在唐朝,你们对牡丹就不是这个态度了。不信,我们一起看——(出示)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师:这是大诗人刘禹锡为牡丹写下的诗,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师:这个“动”是什么“动”?
生:惊动。
生:轰动。
生:震动。
师:来,把这份感情读出来——
(生齐读)
(品读:为关键的字组词不失为帮助理解的好办法。毕竟文言词汇以单音节居多,联系前后语义组词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师:难怪,诗人白居易在《牡丹芳》一诗中会这样写道——(出示。指名朗读。)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白居易《牡丹芳》
师:我想,你们的眼睛都会聚焦到一个字眼儿上,哪个字?
生:狂。
师:男女老少,为谁而狂?
生:(齐)牡丹。
师:大街小巷,为谁而狂?
生:(齐)牡丹。
师:花开花落,为谁而狂?
生:(齐)牡丹。
师: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所以,诗人徐凝在《牡丹》一诗中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指名朗读。)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唐]徐凝《牡丹》
师:谁不爱牡丹?谁不爱牡丹?谁不爱牡丹?好像不爱牡丹,你就是个另类,你就会跟全唐朝人格格不入。正因为有那么多人为牡丹痴,为牡丹疯,为牡丹狂,于是,就有人——(出示。指名朗读。)
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唐]李肇《唐国史补》
种牡丹,挣大钱。一株牡丹,价格竟然高达数万钱。
师:请你告诉大家,一株牡丹,价格多少?
生:价格是数万钱。
师:你们看,牡丹不光是国色天香,牡丹还成了摇钱树,成了聚宝盆啊!(出示:牡丹—富贵)所以,从唐朝开始,牡丹也有了某种象征,象征什么?
生:(齐)富贵。
师:请把“富贵”这个词记下来。
(生做笔记)
(品读:牡丹属于盛唐。那种繁花锦簇、雍容华贵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写照。在这个环节中,执教者用四句诗带领学生理解了牡丹之于富贵的隐喻。)
师:(出示莲花图)这是什么花?
生:(齐)莲花。
师:莲花就是荷花。喜欢莲花的请举一下手。
(生自由举手表态)
师: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盛爱牡丹。但是,也有人却独爱莲花,谁——(出示周敦颐像)
生:(齐)周敦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周敦颐的简介。(出示)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
师:这里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周敦颐是哪里人?
生:湖南人。
师:第二,周敦颐开创了什么学派?
生:宋明理学。
师:你们可能没听说过“宋明理学”吧?不要紧。你们应该听说过这两个人,孔子,知道吧?
生:(齐)知道。
师:孟子,知道吧?
生:(齐)知道。
师:2000多年前,孔子和孟子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学派——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看重仁义道德,看重君子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是,儒家学派后来慢慢衰落了,看重仁义道德、看重君子美德的人越来越少了。到了北宋的时候,出了一个人,谁——
生:(齐)周敦颐。
师:是的,周敦颐。周敦颐开创了宋明理学,复兴了儒家文化。慢慢地,仁义道德、君子美德,又一次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核心、最持久的价值观。你们说,周敦颐厉不厉害?
生:厉害。
师:好,我们来看第三个重要信息。周敦颐做过官,老百姓是怎么评价的?
生:清正廉洁,爱民如子。
师:千万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八个字,可以说,字字千金啊!我们一起说——
生:(齐)清正廉洁,爱民如子。
师:这样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为什么要写《爱莲说》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爱莲说》。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爱莲说》原文,生自由朗读。)
(品读:课至此时,方出现作者介绍,引出《爱莲说》。
回顾开课之初的教学内容,執教者用大力气带学生拓展学习了关于菊花和牡丹的诗句并了解花之隐喻,这自然不是“闲话”或者“随笔”,而是为后文精心准备的“先行知识”或“背景知识”,了解这些之后,再进入课文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加涅在谈到教学设计时认为“教学包含一套外在于学生的、设计用于支持学习内部过程的事件”。在王老师的这一课里,此处的铺垫拓展当然属于精心设计的“教学事件”,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若从教学艺术上看,它类似写作中的“伏笔”。)
二、找出主要信息:领悟“烘云托月”之妙
师:读完课文的同学,请你用单横线画出所有写菊花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所有写牡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所有写莲花的句子。
(生默读,画出相关句子。)
师:好!通读全文后我们知道,《爱莲说》其实写了三种花。第一种花是——(出示菊花图)
生:菊花。
师:请把所有写菊花的句子找出来——(指名朗读写菊花的句子,相机出示。)
晋陶渊明独爱菊。
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第一句,我们能理解。第二句,读了陶渊明写的那些诗,应该也没有问题。第三句,讲什么?
生: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师:哪个字的意思是“很少”的意思?
生:“鲜”字。
师:“鲜”的读音是第三声。陶渊明之后,爱菊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怎么听说了。
(品读:“鲜”是学习难点,这里的读音与意义学生都不常见,需要特别强调。)
师:好像不是。不信,我们现场做一个调查,台下听课的老师,喜爱菊花的请举一下手!
(很多老师举手)
师:你们看,菊之爱,陶后大有人在啊!所以,这话写得好像不符合事实啊!你们怎么看?
(品读:借用“鲜有闻”与现场仍有许多老师爱菊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菊之所指。)
生:像陶渊明这么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师:你强调了喜爱的程度,有点道理。
生:陶渊明爱菊,爱的是菊花的品格。
师:你的意思是,一般人爱菊,爱的是菊的外形。
生:像陶渊明那样爱菊爱到骨子里的人,很少很少。
师:那么,怎么才算是爱到骨子里呢?还记得菊花的象征吗?
生:隐逸。
师:隐居田园,自由安逸,就像东篱下的菊花一样。这才算是爱到了骨子里。所以,这里的“菊之爱”,其实就是什么之爱?
生:隐逸之爱。
师:(出示:隐逸之爱,陶后鲜有闻。生齐读。)是的,陶渊明淡泊名利,隐逸田园,他是真正的隐士。但是,陶渊明之后,真正的隐士就很少听说了。作者真正感叹的,不是菊之爱,而是“隐逸之爱”。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品读:简短的三句话凝练了“何人爱菊”“菊象征什么”“世人对菊的态度”三层意思。因为上一板块已经对陶渊明与菊花做了足够的铺垫,此时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
师:好!文章还写了第二种花,什么花?
生:牡丹。
师:谁来读一读写牡丹的句子?(指名朗读写牡丹的所有句子,相机出示。)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生齐读)
师:理解了“菊之爱”,我想,理解“牡丹之爱”也应该没有问题了。“牡丹之爱”,其实就是什么之爱?
生:富貴之爱。
师:(出示:富贵之爱,宜乎众矣。生齐读。)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都是为了——
生:富贵。
师:当然,爱富贵没有什么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是要爱得有道。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品读:与“菊花”的学习模式完全相同。)
师:好!我们来看文章写的第三种花,什么花?
生:莲花。
师:请把所有写莲花的句子找出来——(指名朗读所有写莲花的句子)写莲花的句子特别多,我们筛选一下,也就是三句话——(出示)
予独爱莲。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理解了“菊之爱”,理解了“牡丹之爱”,我想,“莲之爱”的理解也应该没有问题了。“莲之爱”就是什么之爱?
生:君子之爱。
师:我们一起读——(出示:君子之爱,同予者何人?生齐读。)
(品读:对莲花的描写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执教者并没有迅速把教学重心放在细节上,而是同样筛选出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设计看,此处三种花的教学形成一组“排比”,这种教学修辞的使用不是出自教学艺术化的纯粹追求,而是促进学生认知的需要。当学生默会了一种学习模式,在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就会很快领会分析问题的关键,并运用之前的认知储备去处理它。)
师:我们知道,《爱莲说》真正要写的只有一种花——
生:莲花。
师:所以,莲花写得最详细,也最传神。既然真正要写的只是莲花,那为什么还要写菊花?还要写牡丹呢?
生:这是在对比。
生:为了更加衬托莲花。
生:我觉得这是反衬,反衬周敦颐爱莲花。
师:是的,这是对比,这是衬托,这是反衬,也可以叫作“烘云托月”。(板书:烘云托月)请把这个词记下来。
(生做笔记)
(品读:《爱莲说》全文仅有116个字,但章法分明,笔意超越。文章通篇使用的“衬托”手法向来为人称道。有学者认为,文中的“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把菊花之隐逸、牡丹之富贵与莲花之高洁相对比,更能突出“爱莲”之
主题。
在这一板块,王老师带领学生分别找出描写三种花的句子,然后将它们分析比较,使学生对全文结构形成整体把握,理解“烘云托月”写法之妙。)
三、理解莲与君子的联系,体会“借物喻人”之意
师:写菊花,写牡丹,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只是为了烘托谁?
生:莲花。
师:那么,周敦颐笔下的莲花,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怎样的品性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周敦颐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他笔下的莲花又有哪些品性?想清楚了,就请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板书:莲花品性)
(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一。)
师:通过思考和练习,我想,我们一定已经明白,周敦颐是从七个方面来写莲花品性的。我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出示课堂练习一)
莲的颜色 不蔓不枝
莲的姿态 出淤泥而不染
莲的花茎 濯清涟而不妖
莲的叶柄 中通外直
莲的香气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莲的外形 香远益清
莲的位置 亭亭净植
师:在周敦颐的笔下,莲的颜色有什么特点?
生:出淤泥而不染。
师:什么叫不染?
生:就是从淤泥里长出来,没有被污染。
师:比如,本来是洁白的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依然是——
生:洁白的。
师:本来是粉红的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依然是——
生:粉红的。
师:这就叫出淤泥——
生:(齐)而不染。
师:继续看!在周敦颐的笔下,莲的姿态有什么特点?
生:濯清涟而不妖。
师:什么叫不妖?
生:没有因为被清水洗过而显得妖媚。
师:你们应该都看到过莲花,无论是洁白的莲花还是粉红的莲花,都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是清新。
生:很纯洁的一种感觉。
师:跟妖媚、妖艳肯定沾不上边,是吧?这就叫濯清涟——
生:(齐)而不妖。
师:继续看!在周敦颐的笔下,莲的花茎有什么特点?
生:中通外直。
师:莲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生:不蔓不枝。
师:莲的香气有什么特点?
生:香远益清。
师:莲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亭亭净植。
师:在周敦颐的笔下,莲的位置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师:什么叫“亵玩”?
生:就是玩弄的意思。
师:为什么莲花可以远观却不可以亵玩呢?
生:因为莲花是长在水里的。
师:好!莲花的七大特点,全部连对的请举手——
(生绝大多数举手)
师: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我们发现,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是那样独特、那样传神。我们看——(对照“课堂练习一”再次提问,生齐答。)
(品讀:聚焦《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的语段,这些句子中不乏生字难词,也存在不好理解的句式。但王老师并没有字字解释,句句串讲,而是以连线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与选择中完成理解。连线题的好处在于:化难为易,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支架。)
师:既然周敦颐对莲的观察如此仔细,对莲的描写如此传神,我想,他应该不会忘记,莲除了颜色、除了姿态、除了花茎、除了香气,还有这些吧——(出示)
莲叶: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师:这是什么?
生:(齐)莲叶。
师:可以入药,清热解暑。(出示)
莲蓬:可以入药,有化瘀止血的功效;
师:这是什么?
生:(齐)莲蓬。
师:可以入药,化瘀止血。(出示)
莲藕:可以食用,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师:这是什么?
生:(齐)莲藕。
师:你瞧!莲叶、莲蓬、莲藕,多有特点,多有价值啊!为什么不写写这些呢?
(品读:文中之莲是审美对象而非实用对象。)
生:因为他要写的是莲正直的品性。
生:在莲众多的特点、优点中,他最欣赏的是莲的君子之性。
师:原来,周敦颐真正要写的不是莲,而是谁?
生:(齐)君子。
师:(板书:君子美德)那么,问题来了,你们怎么看出他写莲就是在写君子美德呢?请大家再细细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周敦颐写莲的这些特点跟君子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想明白了,就请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出示课堂练习二)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君子,刚正不阿
莲花,濯清涟而不妖 君子,洁身自好
莲花,中通外直 君子,泰而不骄
莲花,不蔓不枝 君子,通达正直
莲花,香远益清 君子,自尊自重
莲花,亭亭净植 君子,德布四方
莲花,可远观而不可 君子,高洁独立
亵玩
(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二。)
(品读:连线练习的第二次运用,提供理解支架。)
师:我们知道,在周敦颐看来,莲,花之君子者也。他写莲的特点,其实就是在写君子的美德。我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思考。
师:周敦颐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实是在比喻——
生:君子,洁身自好。
师:周敦颐写莲花濯清涟而不妖,其实是在比喻——
生:君子,泰而不骄。
师:周敦颐写莲花中通外直,其实是在比喻——
生:君子,通达正直。
……
师: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借物喻人。
师:(板书:借物喻人)请把这个词记下来。
(生做笔记)
师:借莲花之物,喻君子之德。在周敦颐的笔下,莲花就是君子,莲花的品性就是君子的美德。(指课堂练习二)所以,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其实,他真正爱的是——
生:(齐)君子,洁身自好。
师: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其实,他真正爱的是——
生:(齐)君子,泰而不骄。
……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莲花,想到这样的君子,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我心中涌起了敬爱之情。
生: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生:我对莲花充满了崇敬之情。
师:这样的莲花让人喜爱,这样的莲花让人敬爱,你们体会到的感情,正是当时周敦颐体会到的感情。所以,周敦颐说,予独爱莲。这里的“爱”,是喜爱,更是崇敬。(板书:独敬爱。生做笔记。)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喜爱之情,怀着崇敬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出示课文并配乐,师生合作轮读。)
(品读:《爱莲说》通过描写莲的外形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清通俊雅的君子人格的赞美与向往。据史料记载,本文创作于公元1068年,周敦颐彼时任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周敦颐凭栏赏莲,爱莲花之高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这篇千秋美文。文章借物喻人,也是作者以我观物时产生的“物我交流的回响”。
莲在文中喻君子,这是学生容易看懂的,但莲的品性与君子为何相关?这是教师不教,学生很难自悟的。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王老师两次使用连线题,以练促读,帮助学生理解与思考。至于对君子品行的深入描述,王老师没有涉及,甚至对相关词语也未作任何解释——这些词语只怕解释了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接下来教师用故事与之互证。)
四、走进作者故事,感悟“知行合一”的高洁人生
师:这就是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我们知道,一个真正的君子,不光要说到,更要——
生:(齐)做到。
师:我们来看看周敦颐做到了没有呢。这是周敦颐的故事——(出示。指名朗读。)
周敦颐担任江西南安的司理,负责案件审判。他的顶头上司要判一个犯人死刑。周敦颐审理后,认为此人罪不当死。上司非常生气,坚持己见。
周敦颐愤然说:“为讨好上司而乱杀人,我坚决不干!”说罢,他交出官印,准备辞官。上司从没见过这样刚正不阿的下级,就重新审案,最终免了犯人的死罪。
——据《宋史·周敦颐传》
师:这一年,周敦颐才29岁。这一年,《爱莲说》还没有开始写。但是,你在哪里看到了他的莲之爱?
生:我从“刚正不阿”看出了莲之爱。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刚正不阿”的呢?
生:周敦颐愤然说:“为讨好上司而乱杀人,我坚决不干!”说罢,他交出官印,准备辞官。
师:你知道,周敦颐这样说,这样做,对他自己可能意味着什么?
生:没有官做了。
生:养家糊口的钱也没有了。
生:可能会被上司报复,有性命之忧。
師:这些都有可能,周敦颐也知道这些可能。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生:为了公正。
师:人命大如天啊!上司刚愎自用、草菅人命,而周敦颐呢,却像莲花一样不蔓不枝、刚正不阿。我想,当周敦颐挂印辞官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的时候,你的耳边一定会响起他的《爱莲说》——(出示完整课文。指名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品读:君子之刚正不阿。)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指名朗读。)
广东端州出产端砚,非常名贵。端州知府贪得无厌,垄断采石以牟取暴利,百姓怨声载道。
周敦颐担任提刑官,去端州巡视。知府送端砚作为厚礼。周敦颐说:“我确实喜欢端砚,但人格比端砚更值钱。”他不仅拒收礼物,还下令任何人都不得私自采石。禁令一出,贪风顿止。
——据《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
师:这一年,周敦颐55岁。这一年,距周敦颐写出《爱莲说》已经过去8年了。他可曾忘了自己的《爱莲说》?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我确实喜欢端砚,但人格比端砚更值钱。”
师:由此你看出了他怎样的品性呢?
生:洁身自好。
师:我想,当周敦颐拒收端砚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的时候,你的耳边一定会又一次响起他的《爱莲说》——(出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指名朗读。完成填空。)
师: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品读:君子之清正廉洁。)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指名朗读。)
周敦颐从四川合州卸职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他们相聚王府,谈政治,谈哲学,雄辩滔滔,心心相印。
王安石主持变法时,遇到各种阻力,他如履薄冰、独木难支。这时,周敦颐挺身而出,他说:“新政谋天下太平,是数百年来都不容易做到的事。”
——据《周敦颐集》
师:这一年,周敦颐已经57岁。半年之后,他就驾鹤西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装的是谁?
生:老百姓。
生:国家。
师:莲之爱,他可曾忘记?君子之爱,他可曾失去?我想,当周敦颐挺身而出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的时候,你的耳边一定会又一次响起他的《爱莲说》——(出示)
予独爱莲之( ),( ),
( ),( ),( ),( ),
( )焉。
(品读:君子之心怀天下。)
(指名朗读。完成填空。)
师: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是啊,真正的君子,说到做到,这叫知行合一!这就是周敦颐!
(品读: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读《爱莲说》,不能不去了解周敦颐。面对官场浑浊,他没有消极避世,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旗帜鲜明地做一个正直、高尚的君子,做一个廉洁、进取、受人敬重的好官。“石韫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爱莲说》正是因为暗含着人品与文品的深刻统一,才为历代人们所喜爱、所传诵。
当王老师引导学生走进周敦颐的人生故事,就为前文的君子品性做了最好的注解,也将《爱莲说》的教学目标落地。值得提醒的是,王老师在作者故事与文本内容之间建立连接的方式—— 一次次引导回读,正是通过回环复沓式的读,学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也完成了积累与背诵。)
五、点染余韵:感悟莲之文化传承
师:(出示周敦颐像并配乐)1000多年前,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他用自己的文字,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身为一朵圣洁的莲花。(出示)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引读)
师:当然,周敦颐所处的那个年代,爱莲的人不多,爱君子的人不多,所以,他感慨地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他是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那样爱莲、爱君子啊!可以告慰这位圣贤的是,自《爱莲说》以后,自他高洁的人格被人传扬之后,爱莲的人多起来了,爱君子的人多起来了。“莲”成了中华民族又一个高贵精神的象征。(出示鲁迅像)
师:他是谁?
生:(齐)周树人。
师:家喻户晓的鲁迅先生。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我们一定记得他写过的诗,横眉冷对——
生:(齐)千夫指。
师:俯首甘为——
生:(齐)孺子牛。
师: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你们知道吗?鲁迅先生,也就是周树人,他就是周敦颐的第31代孙。他以自己的精神,化身为一朵圣洁的莲花。(出示)
出淤泥而不染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他出淤泥而不染——
生:(齐)濯清涟而不妖。
……
师:(出示周恩来像)他是谁?
生:(齐)周恩来。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中国人民最最敬爱的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
生:(齐)死而后已。
师:你们知道吗?周总理就是周敦颐的第32代孙。他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化身为一朵圣洁的莲花。(出示)
出淤泥而不染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他出淤泥而不染——
生:(齐)濯清涟而不妖。
……
师:同学们,这就是“文化”,这就是“传承”。(板书:永传承)
师:(指着板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周敦颐的——
生:(齐)《爱莲说》。
师:我们知道,從表面上看,周敦颐写的是——
生:(齐)烘云托月,莲花品性独敬爱。
师:实际上,周敦颐真正要写的是——
生:(齐)借物喻人,君子美德永传承。
师:(指着板书)1000多年前,周敦颐想告诉世人——
生:(齐)莲花品性独敬爱。
师:1000多年后,我们以实际行动告诉周敦颐——
生:(齐)君子美德永传承。
师:下课!
(品读:课至尾声,王老师补充了鲁迅与周恩来的事例,原来鲁迅与周恩来是濂溪先生后人,这种生命的关联令人慨叹。王老师引导学生走近这两位现代的君子,用1000多年前《爱莲说》中的文字与他们的品行互文互解,也就完成了一种文化基因的相认。是的,莲之品性是周氏家族的文化基因,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语文课上,让我们带领学生一一辨认。)
【总评】
文化本位的课程自觉
研习王老师《爱莲说》时,正是7月。看过视频,我便到大明湖边看荷。溪亭日暮,在水边坐下,顿觉暑热消去。大明湖的水汽本身便有一股清冽的香,托着田田的叶子、盈盈的荷花。每年我都会来这里赏荷,今年不同,因为心里装了课。
《爱莲说》一课,仍然鲜明地体现着王老师文言启蒙的基本理念。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文言学习的目标不在于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理解部分简短文言文的主要意思,初步感悟其文化意蕴便可以了。文言知识不是教学重点,在这样的教学里,没有句句串讲,字字落实,文言语感的涵养全落在“读其言”“通其意”“背其文”上。
课中的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拓展的众多诗句中,只要是稍有难度的,王老师都在课前导学案以及授课时的PPT上附了白话注解。所以,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字面意 思本身不会成为学生认知的障碍。妙的是,这些注解始终未被教师刻意点明,王老师在课堂中从未有诸如“请看注释”这样的用语,教师与学生似乎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些注释可以帮助你理解诗句,如果需要,你可以去看,现在我们继续讨论我们的话题。这种不言说的好处在于,不会破坏课境中“场”的建立。王老师的课,确实常常着力于建构一个“心理场”,他用描述性的语言、辅助音乐、美术,以及教学修辞中的反复、排比等手段,营造出一个浓浓的审美场域。场论心理学借用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它把环境或个人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任何心理与行为都在这个整体的制约下发展、变化。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苛勒使用场论提出了“顿悟说”,认为学习是忽然顿悟的结果,这种顿悟不是个别刺激物所产生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理解的结果。在这样的课上,我们往往忘记了认知的动机,课文不是外在于我们的学习对象,而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精神之旅。这个过程当然有认知发生,但它更是艺术的,审美的。
当然,“心理场”的营造是过程是手段,也可视为目的之一,但绝不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在《爱莲说》一课的教学中,传承“莲”之文化,才是王老师想要带领学生到达的地方。这体现了王老师文言启蒙课一贯的文化本位自觉。 “莲”是中国文化典型的意象,以莲喻人,最早出现在屈原的笔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但将“莲”与“君子”品性联系起来,写得丰盈充实的,是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古朴自然、简洁明快,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周敦颐用百余字结撰成文,却用一生为文做注。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在课中,王老师特意强调了周敦颐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文化地位。周敦颐也曾接触佛学,甚至有学者认为《爱莲说》中“莲”之意象与佛教相关,但是,周敦颐最终坚守践行的仍是儒家的道路。相较于隐居的陶渊明,周敦颐的人生态度更为积极进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也有“士不可不弘毅”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猜测,他比采菊东篱、日日饮酒的陶潜可能获得了更多的心灵安顿。课中,王老师拓展了周敦颐生平的三个典型事例,又补充周恩来、鲁迅的事例,在我看来,这也是本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试图让学生认同并传承的文化,从来不是一个僵化的符号,而是与社会人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生命格局。
想到这些,我在心中默念着王老师在课中带着学生反复诵记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也默念着鲁迅先生青年时期所作的七律:“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莲蓬人》)
大明湖边,荷塘风起。这些零碎的关于课的思绪飘开去,眼前,一一风荷举。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