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的启蒙教育更有文化
2019-09-10黄亢美
黄亢美
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的汉字是有理据的。几千年过去了,尽管汉字历经了演化和简化,但绝大部分的汉字仍然顽强地维护着自身的表意特点。毋庸置疑,大部分汉字依然是可以进行字理析解的。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识字教学中忽略字理,机械教学,死记硬背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简单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变成了识字教学的主流教法,正如瑞典汉学家林西莉所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从小学到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字教学,却不加以解释。”由于把神奇形象的汉字当成了抽象的符号来识记,结果就是充满内涵的汉字文化味被稀释了,淡化了,直接导致学生书写错别字多了,国民汉字文化的素养普遍弱化了。
文化自信首先要从汉字文化自信开始,在当下,要让汉字的启蒙教育更有文化,就必须关注汉字特点,切实地提高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一、注重字理析解,领悟汉字的文化
内涵
识字教学方法是多样的,但是按照它自身的构字方法施教应是最主要的方法。课标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就识字教学来说,就是要特别地关注汉字的构字理据——字理。
1.注重字理析解,让学生形象地识记汉字形义
初始阶段的汉字学习,独体的象形字是主体,教好这些构字率极强的独体字关系重大,正如统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说:“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更多的字。”因此,对独体象形字的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字理析解,引导学生领悟其蕴含的文化。如“日”是个构字率很强的独体象形字,有些老师教学时把它析解为“上下两口紧相连”,这样的析解顾形失义,不但与本义太阳没联系,还会产生干扰作用。教学时可先引出古文字“”,其时,就像圆圆的太阳,中间的点或横表示太阳的光亮从里面发出来。用“日”作偏旁构字时,组成的合体字自然都会与太阳有关,如上下结构的“旦、旱、昌、显、是、晨”以及左右结构的“时、旺、昨、晚、暗”等一大批字。与“日”相近的是“曰”(yuē),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了文言文的篇目,因此“曰”的出现频率就高了。一位老师第一次教“曰”时析解为“日字扁扁就是曰”,这样的说解与表示张口说话意思的“曰”没有关联,其实看比较平扁的楷书字形“曰”也可以想象出人的“嘴”形,如果引出甲骨文“”就更形象了。分别理解“日”与“曰”的字理后再来学习会意字“昌”,上日(rì),下曰(yuē),金文写如“”,《说文》析义为“美言也”,此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情景:面对着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不禁高声赞叹(曰):“啊,多美的情景啊!”由此,“昌”又引申为美好、兴盛等义。而一些教师将“昌”解说成“两个太阳,越升越高”,如此析解是不符合字理的。“冃”(mào)与“日”和“曰”形近,细察可见“冃”内的“二”是悬空的,是远古简易的皮帽形,篆文写如“”。后下加“目”组成“冒”,金文写成“”,以“目”代头,头上戴着“冃”组成“冒”,是“帽”的古字,“冒”后引作覆盖、顶着的意思。后再加表示材质的“巾”组成“帽”。我们如果都能像理解形近字“日、曰、冃”一样来施教,定能凸显汉字的特点,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汉字的文化内涵。
2.上好开篇第一课,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汉字
今年秋季开始全国都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教材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一年级新生一改过去花一个多月先学拼音的做法,而是开篇第一课就学习汉字“天地人”。上好第一课关系重大,但一些教师教“人”字时只是机械地说解为“一撇一捺组成人”,教“天”字時则分解为“二人为天”或“大字加横就是天”,这样把汉字当成符号的教学,学生只知其形而不明其义,缺失文化含量。我们教学时可先教“人”,引出古文字“”,让学生站立起来模拟侧身站立的人形;楷化后写成“人”,又可以让学生转身成正面跨腿站立的人形;再加一横变成“大”,再让学生做跨腿伸展双臂形。由“大”字引出“天”的古文字“”,“大”上加圆形符号表示人头,人头在人体最高处,本义为头顶,篆文将上部的圆点用“一”取代,进而变成指事符号,特指人的头部或天的方位,引申为大自然。对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直接告知“大”加“一”表示人头顶上的一片蓝天。“地”是个土形,也声的形声字,“土”按《说文》就可以想象为植物(丨)从层土(二)里萌生出来,土生万物,构字形象;“也”是“它”的形变,金文写如“”,篆文写如“”,古文字像蛇形,“也”的表音作用已退化,“地”的篆文写如“”,也可灵活识记为:蛇是一种紧贴着地面爬行的动物,人和动物均可跳跃行走,瞬间离开地面,鸟类更是在天空飞行,唯有蛇是永远贴着地面爬行。理解“天地人”的本义后,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图字结合的图片,图片里分别写上“太阳、爸爸、跑步、狐狸、下雨、上课、游泳、闪电”等词,先让三位学生手持“天”“地”“人”三字作领队,然后让其他学生举着自己手持的图片分别归队,如“太阳”归“天”队,“爸爸”归“人”队,森林归“地”队等。最后结合《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天”空气象,“地”生万物,“人”间万象,其实千万个字词也都归属到这“天、地、人”三字里,学好汉字就能知道“天、地、人”里更多的人、事、物了。这样的开篇学习蕴含着文化,蕴含着趣味,一定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有兴趣,才愿上学,愿识字,愿读书。
二、了解汉字组构规律,提升学生自能识字能力
汉字由独体到合体,通过有机的组构造出了成千上万的汉字。在这庞大的汉字系统中,又组构成了一个个子系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抓住这个规律,注意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就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怎样引导学生去认识汉字的组构规律呢?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打开汉字组构规律之门的第一把钥匙——造字法。掌握造字法主要不是让学生背读它的概念定义,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汉字特点加以认知。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课文中的“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独体象形字都配有图画和古文字,实际上这一课就是要告知学生,这些字就像一幅简笔画,这样的汉字就叫象形字。学习《日月明》,课文中的“明、男”等由两个以上象形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的字就叫“会意字”;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里“我的发现”中的字串“方——放 防 房”“包——饱 抱 炮”,当页的“爱动脑筋小男孩”在泡泡里说的话“我发现‘放 防 房’的读音和‘方’很接近”,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特征。总之,造字法的名词术语暂时不教也可以,但这些造字的基本方法还是要让学生逐步了解的,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一层层的汉字之门。
汉字中绝大部分是合体字,了解汉字偏旁的形义就能举一反三地依形推义,例如,“贫、财、购、贿、赂、贸、贩、费”等字虽然读音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贝”,古代先民曾用“贝”作钱币,因而遇到从“贝”的字就能以钱财为线索去推断它的字义。对于常见的“提手旁(扌)”“三点水旁(氵)”“木字旁”等一些偏旁的形义,大多老师还是了解的,但对于如下的偏旁不少老
师就只是知其名称,却并不十分了解它们的含义。
页字旁——“页”与“首”是同源字,不少老师只知道“首”是头,而不知“页”为何物。如果懂得“页”的繁体是“頁”,“頁”与“首”同源都是表示头,那么,当学到“顾”“颈”“项”“颜”“顶”“须”“烦”等这些“页字旁”的字时就能自觉地引导学生从“人头”上去析解它们的形义。
欠字旁——“欠”篆文写如“”,上半是气(),下半是人(),表示人在呵气。现在我们说“打呵欠”正是这个“欠”,因此,有关呵气、呼吸意义的字往往从欠,例如“吹、炊、歇、歌、欢、欣”等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字与“气”有怎样的关系。
双人旁——“彳”读chì,名称虽叫“双人旁”,但却不是表示两个人。
“彳”是“行”的半文,“行”又读háng,古文字像十字路口形(),道路自然与人足有关系,所以从“彳”的字大都与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等有关,如“径、循、彻、征、很、徐、得、待”等。还可试着让学生“走两步”,让他们体会这些字为什么与行走或道路有关的。
左阝旁(阝)——左旁的“阝”是“阜”字的简形,篆文写如“”,横倒成“”像山岭形,竖着看像山崖形,在字的左边写作阝。“左阝旁”的字一般都是与山岭、山崖、高地或逐级而上的台阶有关,如“阳、陵、阴、陆、阻、陟、降、阵、陆、阶、除、陛”等。
右阝旁(阝)——右旁的“阝”实际上是“邑”字的简形,甲骨文写如“”,上面“口”(围)表示人居住的区域(方城),下面的“”像跪坐的人,因此,“右阝旁”的字一般都与城邑、区域有关。如“郑、邓、鄢、邯郸”等均是古国邑名,后代有些姓氏就来源于此。另,“邦、郡、都、郊、邮”等也都与区域地方有关。“阝”的确有些像人的耳朵,在左在右虽名称叫“左耳旁”和“右耳旁”,实际上与耳朵毫无关系。
单耳旁(卩)——“卩”与“”同,读音jié,古文字写如“”,像人跪坐之形。如“即”的甲骨文写如“”,像一个人跪坐在食具前饮食形。其他从卩()的字如“却、叩、印、危、卷”等,都与跪坐的人形有关,与“单耳”无关。
王字旁—— 在“珍、珠、玩、环、玲、弄、玛、瑙”等字中的偏旁虽是“王”,实际与“王”无关,而是“玉”字的省笔,“玉”原来就是写成“王”,三横等距,像一条绳带串起三块玉的形状。“大王”的“王”中横靠上写成“”,因两字易混,故“王”加点变写成“玉”,作偏旁时又省点写作“”,因其下横斜提上去,所以《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中的规范名称就叫“斜玉旁”,称为“王字旁”无助于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月字旁——在“肚、腿、脚、腰、脾、胃、育”中的“月”实际上是“肉”的变形,现在变写为“月”,为了能显示其义,《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中的规范名称就是“肉月旁”,意为“肉”但变写为“月”的意思,而“明、期、朝”这些字的部首的规范名称才叫“月字旁”。如果不分“肉”和“月”统称“月字旁”,既有违规范名称,也不利于学生对这一偏旁含义的理解。
有些字作偏旁时会有多种变写,如“手”作偏旁的变形:(看)、扌(打)、(举)、又(友)、攵(牧)、 爪(采)、彐(秉)、(右)、寸(导)、廾(弄)、支(鼓)、攴(敲)、殳(毁)等,如果懂得这些偏旁原来都是属于“手字家族”,那么,学到这些字时,就能自觉地把它们与“手”的动作联系起来理解。
汉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合体字中绝大部分又是形声字,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好一般的汉字偏旁的形义,并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这样就一定能学一个带一串,多快好省地学好汉字,感悟文化。
三、科学施教,让学生乐于识字和热爱汉字
著名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说:“有人说汉字难学,我说不难,之所以难,是教的人没教好。”的确如此,汉字难学与否,关键是能否科学地施教。为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 字理析解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字理析解的趣味性首先是依据字理科学析解,同时还可伴以情境演绎等方式进行。 例如一教师教学“夫”字时说道:一个男孩子出世了,由婴幼儿慢慢地长成了少年,长啊,长啊,到了20岁时长“大”成人了(在黑板上写个“大”字,让男同学站起跨腿伸臂成“大”字形),古時候要举行“加冠礼”,这时候就会将头发束起来插上簪子(在“大”上加“一”成“夫”,并让站立的同学将一支铅笔横插在头发上再伸展双手),大家看,这不就成了个男子汉大丈夫了嘛!这下可要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更大责任哟。这样的描述加情境演示,能使学生形象地识记“夫”字,书写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跨腿伸臂的人形(大),簪子横插束发上,簪子肯定要比人的手臂短小,于是就会自觉地把上面的一横写得短一些。这种情境演绎的教学无疑是既有趣又有效的。采用歌谣或顺口溜识记汉字也是一种重要的激趣方法,如“男”字用顺口溜识记为:“田加力,组成男,田间出力好儿男;男字读音又通难,男子汉就不怕难。”字理析解与韵语歌诀的结合,能使学生在诵读中识记汉字的形义。编拟顺口溜或歌谣要注意形义结合,如教学“男”字时,一些教师让学生识记为“一人真有力,举田到头顶”,这样的解说顾形失义,不合情理,对理解字义没有帮助。趣味识字是以“理”为先,“理”“趣”结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因字而异,因境有别,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
2. 要科学地进行汉字结构的分析
识字教学中对部分汉字结构的分析有时会有分歧,如“谢”有的说是左右结构,有的说是左中右结构,这样的分歧实为分类标准不一使然。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对合体字进行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它的形义,因此,就应该依据造字法从字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如“谢”是形声字,定然是言形射声,左右结构,而在“写字”的时候,一些教师就会特别地提醒学生先写左边的“讠”,再写中间的“身”,最后写右边的“寸”,这实际上是把“谢”分解为“言、身、寸”的左中右结构了。再如“旗”是个形,其声的形声字,读音yǎn,古文字像旗帜飘扬形(),用作形旁的字如“旗、旄、旌、旋、施、旅、族”,识字教学的结构分析就应该是左上包右下的半包围()结构;写字时说成是先写左边的“方”,无形中就是把该字当成左右结构了。因此,一般来说,“识字”时的结构分析着眼于字理,要符合汉字造字的特点;“写字”时的结构分析着眼于美学和书法。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者的结构分析是一致的,少部分的字发生分歧时,可按“识字”与“写字”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分解。
3. 一些形义比较抽象的字可以适当地引用比照
(1)“引古识今”——汉字楷化后,一些象形字变化较大,看不出它原来的面貌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适当地引出其古文字,以了解其原字形。如“木”字的树形变化较大,于是就可以引出甲骨文的“”,这样就可以看到树根稍微收紧往下斜扎,树枝斜着向左右伸展,由古文字的“”到今文字的“木”,树木之形态就形象地呈现眼前,这样就不会把“木”当作符号死记了。
(2)“引繁识简”—— 一些简化字形变太大,难以理解其义,便可适当地引出繁体字进行比照。如教学“见”字,字形已经看不出有“见”义的痕迹了,此时便可先引出繁体的
“見”,看到“目”字自然就会与看见的字义联系起来了。
(3)“引图识字”——在教学一些象形字时,我们常常会进行引图比照,图字结合。例如教“牛”“羊”两字,所引出的牛羊图就应该是正面的凸显牛角和羊角的图,而不是随意引出横着行走的一头牛和一只羊。再如“鸟”字,所出示的图就应该是左向侧立的鸟形图,这样才与古文字的“”形相匹配,汉字文化的意味才能凸显。
人生聪明识字始。在学生的汉字启蒙教育中,教师只有用文化教文化学生才会有文化。为此,我们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汉字文化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科学的态度,字理为本,多法施教,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汉字文化素养,使汉字这一国粹能真正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从小学到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字教学,却不加以解释。
——[瑞典]林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