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
2019-09-10罗银新张爱丽
罗银新 张爱丽
摘 要: 在国际、国内和地方教育文化发展需求之下,黔南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该项活动呈现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保障、地方主动作为、学校的整合,包括开发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总之,该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黔南州;学校整合;教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7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1-0108-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21
21世紀初国家施行三级课程体系改革。这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整合进校园提供制度性的保障。[1]2002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将贵州省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教学资源,整合进学校教育之中。至此,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知识整合进学校教育中。目前,全州州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95所(其中2017年新命名66所),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15所。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学校8所,民族教育教学名师4人。①由此可见,黔南州在地方知识进校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成效,并产生了积极的意义。那么,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发展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瓶颈?本文基于实地田野考察和工作总结数据的分析,回答上述问题,并重点阐释这一行动对各方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经验
(一)国家政策保障和地方主动作为
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为全省各个地州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地方性的政策保障。这两个政策的出台,实际上也是在回应全球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的诉求。从全球层面来看,全球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为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地向文化多样性开放教育体系,即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来整合不同的文化。[2]因此,三级课程改革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出台,都是国家政府在人类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积极作为。
笔者在田野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将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整合进学校,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自2002年贵州省下发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文件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就高度重视,为抓好此项工作进行了各方各面的部署。黔南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黔南州电视台、黔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等传媒手段,定期播放、刊载全州各民族学校的教育动态及研究成果。此外,为顺利推进各地方民族学校工作开展,黔南州民宗委每年争取一定的省级民族教育经费投入到各民族学校,形成长效机制,用于学校购买项目工作开展所需要的道具、服饰等物品。民族工作部门、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各民族学校申报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经积极争取、专家评审,目前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有15所,州级95所,民族教育“双百工程”学校8所,名师4人。
由此可见,国家政策的保障是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是关键。黔南州教育局、州民宗委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根据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工作,出台了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制定《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要求各民族学校在认真建设民族校园文化的同时,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由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相关师资培训,同时,州内也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培训,如水语国际音标、双语教师、传统手工等各类培训,尽力满足师资上的需求,促进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地整合民族民间文化
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地方政府让政策在落地之后,实际上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主体——学校。黔南州在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各县市学校根据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及现状,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进入校园。通过各种文化艺术节、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与改进,使得活动不仅具备教育功能,同时兼具观赏性、可操作性。师生了解民族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展示民族文化教学成果,各民族学校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实现全州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校有:
翁安县桃子冲民族小学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凭借地域文化优势,开办“民族特长班”,对象为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教授极具民族特点的苗族芦笙歌舞、苗族蜡染、苗语、剪纸等。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做到:会唱三首苗歌,会跳三个以上的民族舞蹈,学会民族刺绣和剪纸。学校定期开展竞赛评比,两年举办一次大型民间文化教育文体节目汇演。
荔波县翁昂小学依照“布依族-特色强校,育合格+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学校地处布依族聚集地,故把特色教育定为传承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化,邀请民间艺人到校座谈,并把布依矮人舞、布依花棍舞、布依打粑舞、布依傩戏的起因及基本动作撰成文本,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进行传承。通过多方长时间的努力,翁昂布依矮人舞已成为学校的第一张名片,矮人舞的小演员们还参加了央视“芝麻开门”栏目,在各地进行表演。
惠水县雅水中学充分利用教育阵地优势,开发地方乡土教材。枫香染技术是每班每周的必修课,花棍舞表演是学生课间的重要活动,这两项已成学校喜闻乐道的校园艺术,成为雅水中学的代名词。惠水县鸭绒民族小学历史悠久,是最早命名的民族学校之一。学校积极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工作,在中高年级利用每周音乐、美术、体育和“民族常识”四节课穿插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苗歌、苗族舞蹈、苗族传统体育、苗族民间工艺等教育活动。
荔波县永康小学“以办民族品牌学校,创特色文化校园”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五水”文化(水书、水水歌、水族歌舞、水族马尾绣)进校园工作。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水书的书写、马尾绣特长班等,坚持进行水汉双语教学。
独山县狮山希望小学聘请“花灯艺术团”的老师和当地民间艺人到校讲课献艺,花灯歌舞已纳入课间操活动,学生基本做到“四会”(会跳布依舞、会讲布依话、会唱布依歌、会写布依文)。该校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尤其是在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的评选中,分别获得民族特色学校和教学名师,这极大的促进了该校的发展。
(三)开发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教材
为更好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各县市民族中小学把民族特色文化纳入课程,研究开发了一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贵定县新铺中学将苗族芦笙舞整合进校园,并编写了校本教材;长顺县整合了三个主体民族的文化编写了《这方热土这方情》的地方教材,该教材建设是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地方教材;独山县希望小学开设了布依语课,保证民族语言的流传;惠水县雅水中学将特色的枫香染制作、剪纸引入课堂,学生们不仅学到一门手艺,而且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荔波县永康小学开设了独具民族风情的马尾绣特长班,教授传统手工刺绣;而荔波县水尧小学则编写了一套分低、中、高年级的“水书”校本课程。黔南民族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也将苗族芦笙舞和花灯戏作为课程资源整合进幼儿教师的培训课程中。
(四)用好本校教师和引进民间艺人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有了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之后,师资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难题。纵观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师资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第一是用好本校的教师。从民族民间文化被整合进学校的情况来看,开展这项活动的学校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学校没有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学校没有足够的师资。这才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整合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展。而那些整合得较好的学校,其主要原因是本校有熟悉本地文化的师资。由此可见,学校有没有师资,决定着学校能否整合地方文化。第二是引进民间艺人到学校授课。通过这两个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二、学校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过程遇到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黔南州学校教育在整合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取得不菲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不足制约发展
学校教育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教材、聘请教师、培训教师、民族文化设备的购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地方教育经费往往没有专门的资金用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开展,这就严重影响了活动的开展。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对评选上的学校和名师都有专门的经费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校经费紧缺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很少学校的问题,毕竟只有评上的学校才能享受这个待遇。因此,解决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经费问题不能一味的从政府投入的视角来看,应该在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前提之下,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从而更好的促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科研滞后影响发展速度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教学问题还是科研问题?相信很多人会问到和提及。笔者认为这既是一个教学问题,更是一个科研问题。因为,教育科研的开展要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收集夯实的数据,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科研成果,也才能提升科研的质量。黔南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过程中这方面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族民间文化教师的科研滞后。实质上是在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资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一线老师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才能得以解决。第二,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和校本研究滞后。[3]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追问我们需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以及谁来决定教授什么样的知识。从现有的教材质量来看,大多数教材的编写存在编写队伍单一,要么是学校老师自己编的,要么是县市级教育部门或民委编写的,这样就使得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相对单一化。为此,这就需要让编写队伍实现多样化,让地方不同的知识精英来编写教材。
(三)人才匮乏影响教学质量
这里的人才紧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不足;二是缺少专门的科研人员。在師资队伍的建设上,首先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缺少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民族文化教师。其次,师资结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不利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与时俱进的展开。此外,一些民间艺人大多较为年长,不再适合四处走动进行宣讲,且时间不固定。在科研人员方面,由于很少有研究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有的研究成果又被束之高阁,使得研究与教学相互脱离。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中去,并且提高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
三、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意义阐释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相关人员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演变、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有的学校还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和校本教材研发组,为研究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通过广大教师的走访、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大大的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各学校打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建筑群,民族特色、民族知识处处可见。通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整理与挖掘,师生及家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得到有关部门对于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论是学校师生,抑或是学者、社会各界,普遍提高了文化意识,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有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提升民族认同感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以来,全州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民间文化艺术的队伍逐渐壮大,各民族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涌现出一批新型的民族歌舞苗子,打造出原生态文化品牌,形成了一支民族文化的演出宣传队伍。通过校园演出、节日庆祝、参加各项比赛等形式,使得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这一形式吸引了社会各界民众的热切关注,他们积极地参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保护与传承,使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持续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对成长中的学生们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热爱本民族文化,而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则能够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大繁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一致,和谐发展。
(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指出各族群众要“像爱護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还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学校、整合进课程中对文化传承、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黔南各州市民族中小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除课程教学外,大力开展了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艺术节等各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这就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各民族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比如荔波县永康小学在2018年受邀参加水族的“额”节,“额”节是水族大团结大团圆的节日,学生从小受到民族团结的节日和氛围的教育。在活动开展中,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老百姓出谋划策,使得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开展,无形间提升了学校社会声誉,同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意识。通过进一步了解民族历史,了解到各民族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加深学生各民族团结、互不分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01).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育体系中的文化多样性:国际比较的视角[M].华东师范大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滕星,罗银新.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01).
(责任编辑:涂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