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2019-09-10袁奇林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隐性新媒体大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类文化思想利用互联网迅速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新媒体环境,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隐性;教育

一、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

(一)新媒体产生与发展

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变得成熟起来,颠覆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方式。跟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新媒体更加灵活,能够不受时空条件的束缚,利用各种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咨询。实际上,新媒体只是一个概念,是人类对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新工具的定义。目前,新媒体主要是指各类主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APP发送相关信息内容的一种传媒方式。新媒体应用优势更加显著,是目前各行各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种相对的概念,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它不受教育场所、教育主体的限制,能够利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目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

二、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与道德规范

新媒体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接受人员进行“三观”的构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处于一个正在形成的阶段,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影响和规范,能够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熏陶,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有效的融入社会,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

(二)引领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新媒体凭借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容易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奉献精神,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引导大学生逐步实现社会化

大学生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其思想和心理处于一个不够成熟的阶段,通过新媒体资源能够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成熟,逐步实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群体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必备的技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新媒体的普及,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更加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能够为大学生适应环境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踏入社会之后会面临的酸甜苦辣,从而积极调整思想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利用新媒体环境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教育环境

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培育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括思想政治、人文素养、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内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充满趣味的活动方式,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建设更加开放互动的校园文化,从而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受到政治思想教育的熏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净化媒体环境

尽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但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和文化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给我们的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高校应当重视新媒体环境的净化工作,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过滤那些不良信息,为大学生构建更加洁净的新媒体网络环境。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深入了解大学生当前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分析客观世界,从而在繁杂的文化环境中洁身自好,不受不良因素的侵害,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教育工作的紧迫意识,积极适应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交融的新理念,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提升自己职业领域的适应能力,不断学习更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把控。高校还可以聘请网络传播学专家,为思政教育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保证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四、结语

为了充分保障大學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需要完善教育环境建设,净化媒体环境,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从而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常叔杰.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实践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03):88-92.

[2]范益民.近十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基于新媒体的视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3):6-9.

[3]谭志敏,吴叶林.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3):60-63.

作者简介

袁奇林(1981.09—),男,汉族,湖南衡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隐性新媒体大学生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