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视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9-09-10胡秋婷
胡秋婷
微博、微信的兴起,手机用户越发享受即时通讯产生的“微时代”所带来的快速与便捷。伴随着人们强烈的交流和分享欲望,文字、图像、语音等系列的应用软件应景而生。微视作为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典型,其自身的性质和发展历程值得关注。
一、微视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一)微视的概念
2013年9月,由腾讯公司推出的8秒短视频软件——微视IOS版1.0上线。2018年4月,安卓4.0版本上线。“微视是一款基于通讯录的跨终端跨平台的视频通话软件,其用户可以通过QQ号、腾讯微博、微信以及腾讯邮箱账号登陆。”同时可将视频内容分享到以上相关平台。
(二)微视发展的原因
1.海量高黏度用户群
微视的发行依托腾讯网络的强大优势,海量高黏度用户群成为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庞大载体。仅从QQ用户数量来看:“2014年4月11日晚间,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其中腾讯QQ手机用户贡献良多。”
由此可见,借助多平台的分享功能及腾讯的网络社交链,微视的传播率快速提高,用户量在同类型应用产品中能夠占较大优势。
2.长视频向短视频过渡
UCG——用户生成内容,是造成传统视频向移动端短视频过度的一大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全民参与互联网内容的创作形成了一个多、广、专的局面。信息共享的同时,移动运营商也通过不断改进UGC的展现功能来实现业务增长点的提升。短视频社交软件,降低了UGC的生产门槛,较快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二、传播学理论在微视中的应用
新兴媒介的出现,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是一种挑战,但与此同时,新的媒介是建立在原有的媒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播的继承和创新。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最早由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正式提出,即“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微视开通的多个频道入口及设置的各类话题等,就如设置议程的缩影。群体的归属感可能大多来源于对某一兴趣的持续追随,在网络传播中,热门话题、公众事件或公众人物都是议程设置的重要代表。
(二)沉默的螺旋
在无定向的网络传播中沉没,但其实它依然存在。ID作为用户在网络中的人身载体,具有被定位和管制的可能性。在微视中,用户需要通过视频来“经营”自己的ID,个人或家人朋友的形象、信息的公开程度将被放大,用户依然会为自己是否处在主流意识圈而表现出猜疑或困惑,并因自我关注量的多少引发相应的焦虑感。
三、 发展与思考
(一)面临的现实问题
2015年中旬,微视因多方面原因被关闭,2017年5月,微视重新上线。如今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已在短视频江湖上各分天下,形成各方鼎立之势。短视频的发展在顺应了时代的同时,不得受软件开发及运行成本等多方原因的限制。微视前期靠明星达人做宣传,以名人效应带动“粉丝”成长,宣传费用,外包装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4G网络暂未实现低流量高效率的成果,尽管是短视频,也无可避免昂贵的宽带开销。市场主推原创,但原创并非不讲究创意和技术含量,在用户普遍素质有待提升的背景下,短视频要以短小精悍博人眼球,获得持续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把关的规范和信息监督
“把关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短视频应用门槛低、制作简单、分享快捷、手机用户数量多,原创视频通过微视进行传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不乏严重模仿和抄袭的可能,甚至视频内容过于恶搞、低俗,没有教育意义。微视在视频内容的把关上应该形成相应的机制,在视频信息的发布、扩散和循环环节进行把关,媒介在设置关口的同时,也应该在议程设置中倡导用户自尊自律,逐渐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三)作品保护
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对自由性以及受各种利益化的驱使,作品抄袭、严重模仿、版权盗用等违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微视作为视频社交平台,在作品保护机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短视频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没有一个明显严格的把控。其次是无限量的视频量占用大量的网络空间,容易形成资源浪费。
(五)商业价值
以微视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开发理念、管理机制和产品自身的技术等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更多新生成的事物,都会在网络社会的这片大海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_nhy5-8FU2SnaM3mU2XXBDfQMSjG4jJpBSVuJB-5zD0Jfyrszqg30x6ctjj9x92B9h0K71N-Y1pFZOBj67TFK.
百度词条[Z]
[2]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J/OL]. http://tech.qq.com/a/20140412/000129.htm, 2014-04-12.
[3]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10.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218.
[5]汪碧芬、无英.“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J].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