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

2019-09-10张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歇后语字义字谜

张静

汉字像一幅水墨画,像一首古诗,更像是一个千古之谜。由最初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为一种文字体系,内涵极其丰富。我国著名语言學家罗常培曾经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识字课堂盛开优良传统文化之花呢?我认为要站在“认识汉字就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识字教学,从传统的的优秀文化中汲取汉字精华,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反哺识字教学,助力识字教学。

一、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世界文字主要分为两大体系,即象形文字和拉丁文字。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是表意文字的典型,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汉字的造字特点,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并根据造字特点进行形义联想。如教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时,通过多媒体演示象形文字“日、月、水、火、羊、鸟、兔等”这几个字演变的大致过程。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再告诉学生其实上面这些字叫象形字,这是汉字最初发展阶段,之后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让学生切身感受动笔画一画,推荐学生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了解汉字起源于甲骨文。通过这些让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

汉字是表意文字,许多汉字从外形上就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法。如学习“明”时,引导学生发现“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还可以用图解法学习“灭”“男”“休”“灾”,让学生看图猜字,然后编顺口溜形象的记忆;而“尖”“鲜”“从”等字可用联想法教学,让学生看字想象画面。“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祖先造字的智慧,欣赏汉字的独特美感,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钩点的奇妙组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

二、利用诗词韵语,体会汉字的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华。

识字教学中还可采用传统的韵语形式,如对子歌、绕口令、童谣、儿歌、谜语、谚语、歇后语、顺口溜等,指导学生识字。《对韵歌》中的“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学生读起来郎朗上口。拼音教学中的绕口令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识字,学生识字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春节童谣》用幽默明快的语言把过年的热闹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识字、诵读中体会祖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搜集编写字谜、歇后语、顺口溜等,这种形式学生会非常喜欢。比如为了记住“草”字,可以编字谜“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多,他们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编一些简单的字谜。如“芽”,有学生编了“牙上长草了”,如“实”,有学生编了“头上戴一个大帽子”。字谜虽简单,却是学生可贵的创造。老师与学生编的字谜,还可让他们带回家让家长猜,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比比谁更棒。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对字谜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展现汉字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汉字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古诗、歇后语、对联等,如古诗《敕勒歌》中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歇后语比较常见,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谐音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搜集后让同学互猜,作为课间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奇特。

三 、探秘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灵动

汉字是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古人“因物生义、由义取音、依音造字、声义相关、声转义连、音义相联、音近义通”,故可“由字求声,沿声寻义”。

识字时,在学习字音和记住字形的同时也要渗透字义。汉字一字多义,一音多字,如果不探索汉字的文化内涵,那学生就会感到识字很枯燥、乏味。只有把汉字的音、形、义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学生才会感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汉字的基本特点是表意。一个汉字基本上就是一个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利用“扩词”丰富字义,如当学生明白了“视”字表示近看,“跳”字表示远看的意义后,在今后遇上“审视”、“注视”和“眺望”、“远眺”等词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了。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美”的字义;通过借助字典这一工具书来理解“丽”的字义;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和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等方法。给会写字组词时不要漫无目的的随便组词,最好是结合这个字在课文中的字义来组相同字义的词语,学以致用,如一年级上册我的学校一课中习是指学习,那么可以组词为自习、复习、学习。

此外,依托经典识字,诵读《弟子规》有关语句,巩固对“诚实”的认识;《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专心的重要;可搜索有关“热情”的成语,加深对“热情”的理解;学习成语时,了解成语的典故,在典故中挖掘词义,熏陶文化情感。认识有关花草的词语时,向学生介绍这种植物背后的经典诗句,在古诗词中熏陶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整节课的教学无不显示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这既丰富了汉字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

猜你喜欢

歇后语字义字谜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歇后语知多少
谜语时间
纵横字谜
绝和决
纵横字谜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
“鸡当了官”
字谜答案